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1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經過4000個小時的試驗運行,日前在貴州畢節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在電力儲能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一排排的集氣管道,就是剛剛并網發電的1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動力源。在夜間用電負荷低谷時,用電把空氣壓縮儲存起來,在白天用電高峰時,再將高壓空氣釋放出來帶動發電機發電。每天最多能發4萬度的電,相當于30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量。起到了電網調峰的作用。
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研發中心綜合部部長安海:晚上波谷的時候電價很低,那么我們就把電能存儲起來,白天波峰的時候電價相對比較高,我們又把它釋放出來,那么就是低價存儲、高價發電,從而實現盈利。
這套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技術和設備均由我國自主研發,具有規模大、成本低、壽命長、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環境友好等特點,是可以大規模推廣的一項儲能技術。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工程師郭文賓:它的存儲介質只有空氣,不存在突然爆炸的風險,而空氣壓力存儲的范圍屬于中等壓力范圍,風險可控。
系統成功并網發電,不僅可以增強電網調節峰谷電力負荷的能力,還可以將不穩定的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儲存起來,相當于電網“穩定器”和“蓄電池”。
南方電網貴州畢節供電局工作人員盧人杰: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接入電網的話,隨著天氣的變化、光照的變化,都有一定的不可控性,電壓時高時低。儲能技術就把它(波動的電能)存起來,以穩定的形式接入電網,改善電網的能源結構。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