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背景下,中國電力系統面臨轉型。但在此過程中,克服其巨大體量帶來的慣性成為一大挑戰。11月16日,在由中國新聞社舉辦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上,來自國內外的多位業內人士線上參會,圍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問題、向新型電力系統過渡過程中的煤電角色轉換趨勢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表示,過去30年來,中國電力系統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目前在電力裝機、發電總量、電力輸送系統建設和規模,以及常規發電技術、電網運行技術和可靠性等方面均位居于世界前列??擅媾R巨大轉型,要從這種大規模集中型的、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電力系統轉化成零碳電力系統,過去的很多優勢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一種阻力。
但他同時指出,好的方面是,中國在核電、水電、新能源發電技術和裝機,以及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現在處于國際先進地位。特別是光伏、儲能電池等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已經處于世界最前列,可以說正引領新能源發展。同時,由于光伏、風電以及儲能系統的快速技術進步和大規模制造能力,中國具備了低碳轉型的巨大潛力。
周大地表示,全國電力裝機容量近23億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超過40%。中國實現碳達峰需要電力零碳先行。今后能源系統的碳中和,必須要建立以零碳電力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電力系統要力爭2040至2045年期間實現零碳化。與此同時,必須加快非化石能源電力發展速度。
周大地還表示,電力系統改革創新,要加快零碳電力建設。其中,電價系統改革具有關鍵作用。他舉例說,近期所謂的“缺電”現象實際上是一個電價煤價的理順問題,而不是生產能力或者“缺煤”“缺火電能力”的問題。所以今后要對電價進行合理的結構性調整,“不是說電價要大幅度上升,而是電價結構要有合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