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計劃到2025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35微克每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左右;消除劣V類水體;生態保護紅線占市域面積不低于26.1%。
“十三五”末,北京提前超額完成污染防治目標,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劣V類水質河長比例下降到2.4%,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累計提高9.3%;北京全面消除142條段黑臭水體,污水處理率達到95%。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簡稱《規劃》)提出了16項目標指標。其中,碳排放總量率先實現達峰后穩中有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左右,以及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重點工程減排;PM2.5年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左右、優良天數比率穩步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地表水國控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穩步提升、消除劣V類水體。
《規劃》聚焦減污降碳重點領域,從能源、產業、建筑、交通等方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一是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外調綠電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左右。
二是推進產業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加快推進產業綠色提質升級。
三是提升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水平,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碳改造,加快既有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努力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大力推進車輛“油換電”。
四是強化碳排放控制管理制度建設,加強重點碳排放單位精細化管理,深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開展碳中和科技攻關和示范,加快構建法制化、市場化、精細化的低碳治理體系。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深入開展PM2.5和O3污染協同治理。將強化源頭替代,推進低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膠粘劑等產品使用,在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加強執法監管,從源頭減少VOCs排放;持續開展石化、工業涂裝、汽車制造、印刷等重點行業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一廠一策”精細化治理。
移動源是北京市NOX的主要來源。對此,《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將聚焦“三大結構優化”,推動NOX治理。優化出行結構,推動建立和完善軌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車和步行網絡系統等,構建綠色交通發展模式,推動綠色出行。優化車型結構,通過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油換電”、高排放老舊車淘汰更新,推動移動源清潔化、低排化。優化運輸結構,以大宗生產生活物資“公轉鐵”為突破,不斷提高貨物鐵路運輸或新能源車運輸比例。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