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政府印發《深圳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作為開啟美麗中國典范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規劃》被列為深圳市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并報市委批準同意后頒布實施。
《規劃》提出,到2025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以先行示范標準推動碳達峰邁出堅實步伐,大氣、水、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增強,基本建立完善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構建深圳特色指標體系
更高標準提升環境質量
《規劃》圍繞2025年深圳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目標,按照科學可達、適度加嚴的原則,構建了一套具有深圳特色的指標體系,涵蓋綠色低碳發展、環境質量改善、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修復4大方面共19項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設置了“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和“河湖生態岸線比例”等深圳特色指標。
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發展,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指標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到2025年,萬元GDP水耗降至6立方米以下。
在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涵蓋大氣、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聲環境等全要素環境指標,按照持續向好、自我超越的要求,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其中,大氣質量在當前全國領先基礎上再向國際一流邁進,到2025年,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18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5%以上;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不低于80%,全市達到或好于Ⅲ類優良水體河長占比力爭達到8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52%以上,東部海域和紅海灣海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在環境風險防控方面,環境風險有效管控,土壤安全利用水平鞏固提升,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環境健康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7%以上,工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率穩定在100%。
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穩固,區域性生態系統結構改善和功能持續提升。到2025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降低,森林覆蓋率不低于37%,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40%,河湖生態岸線比例提升至65%。
加快綠色發展轉型
打造綠色低碳城市標桿
《規劃》對標美麗中國典范和美麗灣區建設,針對性地設置五大板塊內容、48類任務措施,配套提出24大領域共95項重大工程項目。
在加快綠色發展轉型,打造綠色低碳城市標桿方面,《規劃》提出,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等。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方面,《規劃》提出,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全面整治工業源、移動源、城市面源,率先推動臭氧穩定步入下降通道。構建全收集全處理治污體系,率先實施全河段達標治理,依托千里碧道建設推進水生態修復,探索深圳特色的生態美麗河湖體系等。
在著力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維護城市環境安全健康方面,《規劃》提出,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加強遺傳多樣性保護,有效防范生物入侵。深化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強化固體廢物安全利用處置,全面提高環境風險防控和環境應急處置能力。率先推進環境健康管控,加強噪聲源頭預防和監管,完善光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管控機制,為市民營造出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等。
在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方面,以綜合改革試點為抓手,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全鏈條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生態環境法規體系等。
在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動生態環境共建共治方面,《規劃》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打造“特區文化”品牌,率先構建綠色系列評價地方標準體系,推進生態環保全民行動等。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