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噸原油意味著什么?
這個數字相當于我國原油年產量的1/7;把它開采出來,年均需要488口井鉆井同時作業,鉆井總進尺112萬米,相當于126.6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3000萬噸投入市場,可以為全國2.9億輛燃油汽車加1.5次油……
1月9日,中國海油宣布,我國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產量達到3013.2萬噸,成為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原油增量約占全國增量的近50%。
渤海油田始建于1965年,是我國海洋石油工業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海油精心培育的產量最高、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主力油田。投產50余年來,已發現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44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近5000億方,累計為祖國貢獻油氣超4.93億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勘探總師薛永安介紹說,渤海灣盆地地質構造復雜,就像是一只“金盤子”,掉在地上摔碎了又被踩了幾腳,油藏分布十分零散復雜,而且還隔了一層海水,勘探開發難度更高。
為了將這些分散的油藏找出來,渤海油田不斷解放思想,陸續應用“立體勘探”“集束勘探”“組合勘探”與“價值勘探”理念,探明儲量不斷攀升。進入“十三五”后,渤海油田又創新提出“湖盆成氣”理論、“匯聚脊”成藏理論,發現了多個億噸級油氣田,為建成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夯實了儲量基礎。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開發總師趙春明表示,渤海油田不僅油藏分散,且原油黏度大,以稠油油藏為主,要經濟有效開發這些“低邊稠”油田,難度極大。為此,中國海油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已連續開展三次“優快鉆井”提升行動,使平均鉆井周期從57天下降至10天以內,鉆井效率提升了6至7倍,為渤海油田的快速發展打通了關鍵瓶頸。
此后,以優快鉆完井技術為代表,渤海油田的儲層描述技術、地質數模和建模技術、工程建造技術以及在生產油田綜合調整技術等均達到世界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以“叢式井”調整增產為例,針對海上大中型油氣田開發井網密度大、碰撞風險高等難題,渤海油田研發形成了海上叢式井組平臺位置綜合優選及極限井槽分配技術,實現一個平臺可以打88口井,讓地下井網仿佛在“掃把里面又插了一把掃把”,高精度鉆井和安全控制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十三五”期間,渤海油田又陸續在地球物理技術、智能分注技術、采油工藝技術、稠油規模熱采、岸電、智能油田等新技術應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這些成果標志著我國近海勘探開發技術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國內原油產量增長看海上,海上原油產量增長看渤海。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總經理閻洪濤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渤海油田將高質量推動“七年行動計劃”,將渤海油田打造成為集勘探開發一體化、工程建設標準化、油氣生產智能化、經營管理精益化的標桿能源基地,努力實現勘探大突破、原油硬增長、天然氣大發展,確保2025年實現油氣上產4000萬噸。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中國海油將大力推動“增儲上產攻堅工程、科技創新強基工程、綠色發展跨越工程”,持續加大勘探開發投入力度,進一步發揮海上油氣增產對于我國油氣資源安全穩定供應、降低對外依存度的重要作用,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