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入股一礦產開采公司,持股比例65%。據天眼查App顯示,3月4日,原宜春鑫豐鋰業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股東新增寧德時代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5%。
1、新能源頭號玩家,“搶鋰”停不下來
在宜春“扎根”的不止寧德,江特電機此前公告在宜春擁有鋰瓷石礦2處采礦權和5處探礦權、國軒高科在宜春開工建設、贛鋒鋰業與宜春經開區簽署了投資協議……原因很單純,宜春儲藏著世界最大的鋰云母礦,氧化鋰的可開采量占全國的31%、世界的12%,是當之無愧的“亞洲鋰都”。
海外方面,特斯拉“搶鋰”也是接二連三。
3月2日,澳大利亞鋰礦商Core Lithium宣布與特斯拉達成協議,4年內向其供應高達11萬噸的鋰輝石精礦。
2月澳大利亞鋰礦商Liontown宣布將在5年內向特斯拉供應共計15萬干公噸(DMT)的鋰輝石精礦。
去年12月,澳大利亞礦業公司Syrah Resources表示,已與特斯拉簽訂了一份為期四年的供應協議,向特斯拉供應石墨陽極材料。
近一個月碳酸鋰、氫氧化鋰、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價格走勢繼續迅猛。電池級碳酸鋰成交價已集中在47~48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成交價在46萬元/噸左右;氫氧化鋰 42萬元/噸,硫酸鈷11.15萬元/噸,磷酸鐵鋰正極16.00萬元/噸,中端人造石墨5.15萬元/噸。目前鋰鹽大廠也由此前的一個月一次價格變動改為現在的每兩周或者每周變動。
國際能源署最新數據顯示,到2030年,僅靠現有和在建的鋰礦生產項目,全球將出現約50%的鋰需求缺口。
鋰礦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給與需求的錯配。
2、供給端
2.1上游礦山供給有限
全球的鋰礦的供應以西澳鋰礦和南美鹽湖為主。西澳鋰礦包括Greenbushes、Mt Cattlin、Mt Marion、Pilbara、Wodgina(全球已知最大的鋰輝石礦)、Altura、 Bald Hills,七大鋰礦已成為全球鋰價的錨。南美鹽湖,成本較低,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但產能擴張緩慢。中國鋰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排名第三,僅次于澳大利亞和智利,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四川、江西和湖南等省區。其中四川甘孜州和阿壩州鋰輝石資源儲量豐富,江西宜春地區主要生產鋰云母。
但西澳鋰礦主要以長單包銷為主,并集中在國內一、二線的鋰鹽加工企業,其他企業想要獲得資源,一般需要通過收購、參股、散單、勘探等方式。
2.2礦山產能擴張周期延滯
礦山供應過程分為礦山發現勘探與研究、礦山設計和建設以及礦山生產三個階段;礦山從發現到供應全周期需要12~ 15 年以上。
目前全球主要待開發的礦山多數處于詳查或勘探階段。從勘探到礦山建設平均耗時1~2年,但推進速度受到開采審批權證、周邊環 境、行業景氣度、資本開支、國家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該階段耗時可能延長。從預可行性研究到投產至少需 3-4 年,最終可行性研究到投產至少需 2-3 年。投產之后再到達產一般還需要經過產能爬坡期,耗時1~2年。
2.3補充供給提取技術待提高
Mt Cattlin指引2022H1產量下滑,全球鋰精礦散貨供給預期進一步收緊;同時海外長單定價機制調整,Olaroz項目未來再無固定價格合同,預示著全球鋰資源稀缺性提高。對于國內來說,鹽湖鹵水鋰資源占全國鋰資源總量的79%以上,并且鹵水提鋰成本僅為礦石提鋰成本的50%左右;相較于鋰輝石和云母提鋰,目前吸附法鹽湖提鋰單噸碳酸鋰成本能控制在3萬元及以下。
鹽湖提鋰已經成為進口鋰資源的重要補充。目前,青海東臺吉乃爾、西臺吉乃爾、察爾汗、一里坪和西藏扎布耶鹽湖等已基本實現工業化生產,產能規模約達到10萬噸。通過鹽湖生產單噸碳酸鋰的現金成本為4000-6000美元,顯著低于硬巖礦提鋰的現金生產成本(生產單噸碳酸鋰的現金成本為6000-9000美元)。
我國鹽湖多數鋰濃度較低或高鎂鋰比。由于鋰鎂化學特性相近,分離存在較大困難,高鎂鋰比鹵水實現低成本鎂鋰分離是鹽湖提鋰工藝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的難點。
此外受到鹽湖所處的高原環境、日照條件、淡水資源、曬場投資建設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開發難度較大。
3、需求端 | 應用場景豐富,增速迅猛
鋰資源下游應用場景包括: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儲能和傳統工業領域。其中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是近年來的需求主力。
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汽車產銷同比呈現增長,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局面。其中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超過35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超過335萬輛,其中純電動車276萬輛,同比增長121.7%,插電式混合動力車59.8萬輛,同比增長162.4%。
資料來源:中汽協、星礦數據
2022年1月,動力電池產量大幅增加,磷酸鐵鋰增幅較大。三元電池產量10,815.30 GWh,同比增加57.9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18,790.10 GWh,同比增加261.79%。
儲能領域,目前儲能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2020年全球儲能電池對鋰需求2.63萬噸 ,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對鋰需求20.44萬噸(CAGR=50.7%)。
2020年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儲能電池和傳統工業四大下游應用場景對鋰需求共37萬噸,2025年對鋰需求共148萬噸,CAGR=31.95%。
4、各家產能盤點
4.1海外鋰資源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星礦數據
4.2國內鋰資源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星礦數據
4.3總結
縱觀國內鋰資源的分布狀態,四川、江西鋰礦將有望率先成為鋰資源國產化供應的主力;而不斷升級的鹽湖提鋰技術、鋰云母和鋰黏土等作為重要補充。礦權優勢讓企業擁有相對更低的成本并享受更高的毛利率。伴隨著海外新增供給推進進度的不確定性增加,鋰資源供給需求錯配時間延續,擁有上游礦權、掌握資源自供安全的公司預計持續受益行業紅利。
資料來源:中國資源部,星礦數據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