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將儲能推向了行業聚光燈的焦點。2022年兩會期間,“儲能”成為了頻繁出現的熱詞。多位代表委員就儲能領域所存在的“痛點”“難點”給出了建議和方案。
- 政府 -
-01-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孔發龍 | 研發推廣“鈉”“氫”等元素為主的電池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特別關注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并建議研發推廣以“鈉”“氫”等資源豐富的元素為主要材料的鈉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
“本土保障程度嚴重偏低,存在不容忽視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隱患。”孔發龍表示,為了確保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穩定,更好地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全面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孔發龍表示,建議加強產業戰略規劃,完善頂層設計,出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關鍵資源保障專項規劃,全局性、前瞻性、系統性加強對鋰、鎳、鈷等能源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收儲和產業鏈上下游建設,更好地統籌新能源汽車發展和資源供給安全。
“加大對鋰云母、鋰輝石、鹽湖等國內鋰資源的開發力度,在財政投入、項目審批、要素保障、稅費政策等方面給予更大傾斜,從而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孔發龍建議,全力把國內相對豐富的鋰資源儲量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優勢,最大程度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孔發龍代表還建議,研發推廣以“鈉”“氫”等資源豐富的元素為主要材料的鈉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通過研發新技術新材料,可以加大力度促進其規模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構建更加完備、更有韌性的動力電池資源供應保障體系”。
-2-
全國人大代表、漓渚鎮棠棣村黨總支書記劉建明 | 把四川建成國家鋰資源安全供給地
全國人大代表、漓渚鎮棠棣村黨總支書記劉建明建議:加強四川鋰資源勘查開發利用頂層規劃,開展四川鋰資源“提質增量”專項勘查。
加大鋰礦資源新技術投入,建議支持將四川作為全國探索地勘單位提出礦業權出讓區塊建議、參與勘查成果收益分配、完善市場化收入分配等多元化地質勘查投入機制試點省份,并給予具體指導,進一步增強地勘單位鋰礦資源勘查新技術投入能力。
支持優化鋰電產業空間布局,建議支持四川探索資源所在地政府和群眾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受益機制,引導政府群眾支持鋰礦資源開發,支持資源所在地企業通過飛地園區等方式向環境資源承載能力更好的地區集聚,并在能源、土地、環境容量等要素上給予企業支持,進一步優化四川鋰電產業空間布局。
加強綜合利用核心技術攻關建議大力支持四川鋰礦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并將其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開展鋰礦提取、高效分選、尾礦重選收硫和海相鋰鉀資源開采等技術攻關,提高鋰礦綜合回收利用率。
- 企業 -
-01-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 關于提高動力電池安全監測標準的建議
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強消費者的信心與安全感,同時促進相關企業優勝劣汰、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建議建立更嚴格的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具體如下:
1、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監測標準,如將針刺實驗等更為嚴格的安全測試方法納入國家強制性標準,并根據新材料、新工藝、新特點進行修改相關標準。
2、規范鋰電池回收利用市場,避免劣質廢舊鋰電池大規模流入市場。建立相關法規,禁止鋰電池的非法供應及改裝。
3、明確執法主體,健全綜合執法機制,保障動力電池從出廠、使用到回收的全過程安全。
-02-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 加快啟動電池碳足跡研究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建議,我國應盡快啟動電池碳足跡標準和方法論研究,建立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參與全球碳中和規則制定,推動與歐盟建立電池碳足跡管理互認機制,這對于確保我國電池領域全球競爭力十分重要。
建議有關部門按年度、分區域更新發布我國電力碳排放因子,并以此為基礎建立電池產業鏈各環節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及時更新并向國際通報。同時,加強綠色電力認證國際合作。此外,還要研究適用于我國電池產業發展和產品需求的綠證管理制度,并通過區塊鏈、5G、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為其確權。
在鋰電池國際化競爭中,運輸配套服務是重要環節。建議完善鋰電池運輸管理,嚴格運輸準入并加強執法監管,針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投機倒把、鉆法規漏洞、違反國家運輸法律法規的企業,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建立“綠色通道”,對信用良好、安全合規的鋰電池企業給予合理激勵,如取消夜間高速禁行等管理限制,提高運輸效率。針對一些安全性較高的運輸場景或產品,如市內小批量運輸的鋰電池,制定差別化管理措施,降低運輸成本。
-03-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 | 儲能規?;l展的前提是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應加快制定出臺新型儲能系統安全規范。儲能安全是系統工程,建議有關部門關注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風險分析,推動建立儲能設備制造、建設安裝、運行監測等環節的技術標準規范。
同時,應鼓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池。建議在考慮循環壽命、規?;?、安全性、經濟性和能效等指標的基礎上,鼓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池,特別是要鼓勵新型高能鉛炭電池應用,打造更多的安全高效儲能電站。
-04-
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陳康平 | 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以推動行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陳康平就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其一可研究編制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指南,其二可指導各地合理確定新型儲能配置規模。
陳康平就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一是在加快建設各類電力市場的基礎上,研究編制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指南,明確新型儲能參與中長期交易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的交易機制、價格形成機制、技術標準等。
二是指導各地合理確定新型儲能配置規模。根據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按年度發布儲能容量需求信息,為各地區儲能產業發展提供明確依據,指引儲能項目建設更好開展。
-05-
國家電網東北分部石玉東 | 多維度推進儲能行業發展
儲能在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提升電能質量、實現電力系統靈活調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東北分部黨委書記、副主任石玉東建議,從政策、管理、市場等多個維度同步推進儲能行業發展,最大限度利用儲能靈活調節與支撐能力,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在石玉東看來,充分利用儲能技術的各種優勢,能夠保證新型電力系統在多時間尺度下穩定運行,實現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儲能是實現新能源友好接入和協調控制的有效途徑,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諸如成本較高、政策補貼不到位、部分技術路線尚無法實現大規模應用等情況。
石玉東建議,一是加快完善儲能參與市場機制設計,深入研究儲能參與電力調峰、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的市場主體定位、價格形成機制和交易模式。通過建立市場機制,創新開展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參與新能源消納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儲能運行商業模式。
二是建立儲能創新應用模式,一方面鼓勵獨立儲能電站建設運營,明晰儲能電站成本邊界及盈利模式,增強新能源場站或獨立開發商參與儲能建設的意愿;另一方面探索儲能電站通過重組等方式開展聯合商用,實現共享。
三是進一步細化儲能發展管理,加大儲能產業政策扶持力度,明確儲能電站建設要求、配置標準等管理辦法,明晰儲能電站建設目標、運營模式、投資收益等相關問題,促進儲能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是加快制定和完善電化學儲能電站消防相關標準,及時總結現有儲能電站并網運行經驗,針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標準化體系建設,健全儲能電站并網及運行安全檢測管理相關規定,從本體、設計、運行等方面全鏈條提升儲能電站安全性。
-06-
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 | 關于合理配置儲能,提升儲能利用率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表示,國內部分省份未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和布局合理性,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新能源高比例配置儲能。同時,由于缺乏電源側儲能的配套市場機制,新能源配置儲能出現大量閑置,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建議避免行政命令式新能源配置儲能要求,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安全穩定運行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科學要求確定儲能配置方式和比例,鼓勵共享儲能模式;明確已配置的電源側儲能獨立儲能地位,提升儲能經濟價值,實現新能源與儲能的和諧發展。
-07-
全國政協委員、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 | 完善投資回報機制 推動電化學儲能規?;l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指出,電化學儲能作為新型儲能的主要形式,目前面臨統籌規劃不足、安全認識不強、市場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實現規?;l展,建議加強規劃統籌,探索建立容量補償機制,完善儲能投資回報機制,加快關鍵技術創新突破。
舒印彪建議有關部門牽頭制定我國電化學儲能發展專項規劃,根據電力系統調節需求,確定各地儲能容量,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各類主體投資建設。電網企業根據新能源出力特性、網架結構和負荷特性等,統一測算配置儲能的容量、位置和投產時間等,向全社會公布。促進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鼓勵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大容量儲能裝置,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
探索建立容量補償機制,完善儲能投資回報機制,加快完善電力現貨市場,豐富交易品種和方式,加大峰谷電價激勵作用,建立發電側與用戶側共同分攤輔助服務費用機制。推動儲能電站以獨立主體或與新能源等發電設施聯合參與市場交易,為電網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鼓勵建設“共享儲能”,通過電網統一調度,實現儲能在不同新能源場站間共享使用,取得收益按參建企業投資比例分配。
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組建電化學儲能技術“創新聯合體”,整合產學研用資源,加快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低成本和長周期存儲等關鍵技術。完善電化學儲能技術標準體系,健全設計制造、建設運營和回收利用等全產業鏈規范化管理機制。
-08-
國網新源侯清國 | 推進抽水蓄能科學有序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侯清國認為,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對于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他建議在抽水蓄能加快開發建設過程中,加強電力系統需求論證,完善抽水蓄能電站核準機制,規范開發建設基本程序,確保抽水蓄能科學有序高質量發展。
侯清國建議國家能源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抽水蓄能項目前期階段涉電涉網專題論證要求,投資企業就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必要性和系統接入等專題與電網企業及時對接,履行相關技術程序;借鑒國家常規水電項目核準管理權限劃分,將抽水蓄能電站核準權限調整至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管理要求,嚴格落實基本建設程序,支持投資企業合理勘測設計周期,夯實工程安全質量基礎,推動抽水蓄能科學有序高質量發展。
-09-
全國政協委員、哈電集團董事長曹志安 | 推進抽水蓄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推動抽水蓄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迫切要求,是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支撐,是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發展的有力抓手。”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安在接受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采訪時表示,本次兩會上,他將就推進抽水蓄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言獻策。
曹志安建議,支持企業加快提升抽水蓄能產業的裝備制造能力,國家在政策層面應給予大力支持,投入一定的國有資本金(投資額的30%-50%),緩解裝備制造企業資金壓力,協助企業進行裝備升級改造;進一步規范抽水蓄能產業的市場秩序,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實力強、業績好、技術優的企業開展良性的市場競爭,避免爭相壓價低價中標,以保證整個產業鏈良性發展;加大關鍵材料和配套部件自主化研制力度,國家繼續投入政策、資金支持企業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突破關鍵“卡脖子”難題,從整條產業鏈深度推進,加大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力度,確保項目建設整體可控受控,真正將“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外,曹志安還建議,立項開展關鍵技術開發與標準制定,國家層面充分利用抽水蓄能發展的良好時機,建立重大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增強國際標準話語權,加快主導制定或完善水電行業國際標準以及國內標準國際化,大力推進中外標準互認,及時將先進適用的科技創新成果融入標準,引領抽水蓄能乃至整個水電產業發展。
- 專家 -
-01-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 | 加快推進新一代儲能材料與裝備產業發展
當前,全球新一代儲能材料與裝備的研發已成為熱點,但產業剛剛起步,潛力巨大,如何加快推進新一代儲能材料與裝備產業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建議,應理清思路,科學確定新型儲能技術和產業領域,科學確定戰略發展重點。“目前有關部門和地方出臺的很多文件和政策中并沒有全面理清什么是新型儲能技術、什么是新型儲能產業、什么是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重點,只有做到科學分類,才能合理制定政策支持范圍。”
潘復生建議,要加大對顛覆性前沿性新一代儲能材料與裝備技術的開發投入,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具有戰略意義的鎂儲能材料的開發應用。潘復生說,要著重解決傳統儲能存在的瓶頸問題,發展安全性高、成本低、環境友好的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重點應發展固態氫儲運、新材料管道運輸等新一代儲運氫技術、鎂電池、鈉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固態鋰電池等新一代電池材料及系統。
研發平臺是人才聚集和產業技術開發的基礎。潘復生說,應盡快規劃建立全國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啟動建設“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國家實驗室,開發一批國家急需的新能源儲運材料與裝備技術,并加快發展新一代儲能材料與裝備專業技術服務機構,鼓勵第三方研發、試驗、檢測檢驗機構做大做強,建立完善的標準化工作機制,構建面向全行業的研發、試驗、認證、檢測、計量等公共服務體系。
-02-
全國人大代表、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 | 安全是電化學儲能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電化學儲能雖然前景廣闊,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在接受中能傳媒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盡快出臺儲能電站建設維護安全指引標準,指導國內儲能、電站安全體系建立,為儲能安全有序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如何促進電化學儲能高質量發展?姜希猛對此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盡快出臺儲能電站建設運維安全指引標準,完善電化學儲能電池系統熱失控發生前預警、事故時保護機制、事故后防擴散技術要求,指導國內儲能電站安全體系建立,降低儲能電站失火風險,為儲能安全、有序、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
二是出臺儲能產品設計和生產安全架構指引標準。在系統設備的技術層面,要求儲能系統制造商具備從電芯、模塊、電池簇、到集裝箱系統的多級安全保障設計,用先進的技術架構提供安全、可靠的儲能產品整機方案。
三是從國家層面建立鋰離子電池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機制。鋰離子電池作為電化學儲能關鍵部件,應將其生產制造、系統組裝、運行、維護、退役等環節納入數字化平臺監測,做到事故可追溯,產品質量可溯源。從源頭上提升電池質量,杜絕儲能安全事故,為電化學儲能的長期發展鋪好基石。
四是建立健全儲能系統權威、透明、統一的國家(或省級)安全管理實時監控平臺,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儲能系統安全監管實效。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對中大規模的儲能系統運行實時監控,實現全國各地區儲能信息有效共享,提升安全檢查及上網設備運行狀態評估能力,助力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結構轉型。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