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綜合
  • 電力行業2009年十大“關鍵詞”盤點

電力行業2009年十大“關鍵詞”盤點

2010-07-20 13:01:07 互聯網

1.智能電網
2009年5月21日,國家電網宣布將分三步走于2020年全面建成堅強智能電網,而試點工程的開工意味著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全面啟動。國家電網公司將于2010年3月至2011年底陸續完成堅強 智能電網試點工程的建設,并將于今年底或2010年初出臺智能電網標準。

我國不僅是一個電力生產大國,也是電力的消費大國。一個國家建設堅強的電網,不是體現在電壓等級上,而是體現在電網的安全性上,也體現在線路損耗的減少、環保和電量的高效輸送上,這就是線路的安全性、經濟性和技術創新,建成這樣的電網才能稱之為堅強的智能電網。堅強電網、智能電網是以技術為基礎,電價也要像股票一樣每天公布,要讓老百姓知道一天24小時各個時間段的電價情況,知道哪個時間段電價貴,哪個時間段電價便宜,鼓勵晚上用電,做到電價透明。由于現在還有很多設備達不到要求,目前實現不了這個目標,所以需要將其作為方向來努力。根據國家電網特高壓建設部的統計,國家電網每年2000多億元的投資中,70%以上要轉化為設備和材料。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不僅要立足國內市場,也應積極開拓前景看好的國外市場。 

目前我國中壓、低壓、高壓輸配電設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一些智能開關也已投入批量生產。由于開關的制造和應用水平提高較快,已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電網市場需求。在目前的國內輸變電及供配電設備市場中,國產設備已經占到70%以上,雖然外商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只占30%,但西門子、ABB和施耐德等知名公司生產的產品比較高端,這就要求國內企業要不斷加強創新。 根據國家電網給出的時間表,到2020年,堅強智能電網將全面建成。屆時,我國清潔能源裝機包括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在內將達到5.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5%,每年可減少消耗5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3.8億噸。 我國現已掌握了世界級的特高壓交流和直流輸電技術,并成為設備的研制和開發基地。”現在,國家電網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智能電網建設的準備工作,在工程建設方面成功完成了特高壓輸電的首次跨越長江、世博配套電力工程首座變電站的投運,以及新疆—西北聯網工程的啟動等。智能電網的發展是世界能源變革的必然,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我國智能電網的建成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國幅員遼闊,電網長度居世界前列,但是長期以來電網設施落后,因此國家預計在未來幾年之內將投入巨資進行電網改造,以期能夠減少電力損耗,從而確保智能電網領域的相關企業迎來高速增長期。同時,中國的智能電網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在技術上差距相對較小,加上其屬于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具有穩定的高增長前景。

2 .特高壓工程
2009年11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1000千伏交流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等15項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國家標準,該標準將于2010年5月正式實施。該15項國家標準涉及11類具體設備,相當于給相關設備商提供了技術指引。目前國家電網對于智能電網規劃的制定已經接近尾聲,這意味著電力設備商的市場增量屆時將得到兌現。 

此次特高壓交流輸電標準體系的全面形成,有利于我國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同時能夠推動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特高壓標準的制定。15項標準中,1000千伏交流系統電壓技術已經成為國際標準,其他的標準也有望逐步提升為國際標準,隨著其他國家特高壓交流輸電設施的建設加速,這無疑有助于符合該標準的國內生產商的增加產品出口,包括印度在內的國際市場有望向國內生產商開放。 

此次公布的15項標準涉及對11類設備的具體標準規定,具體包括變壓器、開關設備、互感器等關鍵設備,對于參與了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設備供應的設備商來說,標準的制定無疑對其產品貼上了“通行標簽”。 參與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設備商基本囊括了國內在變壓器、開關等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包括特變電工、平高電氣、保定天威、西電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門檻標準的設立將對國內的電工制造商產生較大影響,一方面可能鞏固目前的設備商龍頭的地位,另一方面對行業新進入者提供技術方向引導。 

3.電力信息化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行文,經過嚴格測試和科學、公平的評價,并報公司信息化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同意上海、華東、浙江、西北、福建、河南、華北、陜西、青海和江蘇公司通過信息化SG186工程驗收,標志著公司系統的信息化SG186工程建設進入了全面收獲的季節。

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按照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驗收工作的整體安排,公司組織總部、網省公司和科研單位的業務和信息技術專家成立驗收測試專家組,采取在京遠程測試為主、各單位現場補測為輔的驗收新方式,對已提交自評申請并初審合格的10家單位,按照3000余條驗收標準測試項,逐項對信息系統功能完備性、貫通性和應用的深度與廣度進行了嚴格測試。測試表明,上海、華東、浙江、華北、江蘇等單位通過信息化SG186工程建設,在信息化領導力、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績效水平、IT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西北公司在ERP建設中穩健踏實,努力創新,為其他網省公司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積極借鑒作用;福建公司在豐富提升系統應用水平方面具有鮮明特色;河南公司采用了“大兵團集中作戰”的信息化建設方式,有力促進了信息化又快又好發展;陜西、青海公司在系統建設推進、業務支持、應用深化等方面,工作扎實,建設規范,措施有力,成效顯著。

這10家單位首批通過公司驗收,是公司系統上下緊密協作,各業務部門、各單位積極參與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成果,也以實際成效驗證了公司黨組決策在全系統實施SG186工程的前瞻性和正確性,有力支撐了公司“四化”建設,堅定了相關單位的決勝信心,為年底建成SG186工程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其他單位也正在對照驗收標準,系統梳理并加快工程各項建設,補齊“短板”,打好工程最后階段的攻堅戰,確保年內SG186工程建設目標的如期完成。近期一批網省公司和直屬單位按照驗收標準自測合格后,提出了SG186工程驗收申請。公司將有計劃地安排驗收測試工作。

4 .國慶保電
2009年10月1日,在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的天安門廣場上,有近30萬人為新中國的六十華誕舉行慶祝活動。數據顯示,慶典活動期間廣場用電負荷約1.1萬千瓦,基本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鳥巢的用電負荷持平。廣場用電環境復雜,527處用電點幾乎全部置于人海之中。ATS箱、電纜馬道等不僅承受幾十萬人的擠碰、踩踏與重型車輛的碾壓,還要在規定時間內經歷臨時用電的接入、拆除和再接入的反復“折磨”。

國慶保障技術支撐系統主要包括了顯示廣場地區重點配電設施和上級電源變電站實時信息的國慶保障自動化系統,采集展示廣場重點站實時圖像的工業電視系統,查詢供電設施地理分布、設備參數及保障隊伍等信息的廣場數字化供電信息系統,用于各級指揮部之間信息聯絡的視頻會議系統和600臺800兆無線通訊系統。
北京電力公司針對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實施不同級別的保障模式。比如彩排演練和國慶活動期間,實施的是一級保障模式;兩次演練的間隙,實施的是二級保障模式。作為國慶保電的核心區,天安門廣場被劃分為多個功能區,實行區域管控。據北京城區供電公司史永介紹,在彩排和慶典活動期間,由不同專業人員組成團隊負責單塊兒區域內的全部設備運行,形成了時間和空間上的無縫鏈接,對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

10月1日當天,北京電力公司817名供電保障人員,62輛保障車和5臺發電車為天安門廣場核心區及長安街沿線進行供電保障,全面滿足了各方面的供電需求。在天安門廣場之外,9071名電網外圍保障人員(包括國家電網系統從外省市調集的支援人員377人)守護著157座變電站,巡視著496條線路,1251輛保障車對電網設備進行24小時不間斷看護,3946名應急搶修人員,783輛搶修車分布在不同地點備崗待命,全面實現了“電網零閃動,設備零故障,供電零差錯”。

5.電價調整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9年11月19日宣布,自本月20日起全國非居民電價每度平均提高2.8分錢,暫不調整居民電價,未來居民用電將逐步推行階梯式遞增電價,用電越多電價越高。各地區、各行業此次電價調整的標準有所差異。對發電企業銷售給電網企業的上網電價做了有升有降的調整,陜西等10個省區市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適當提高,浙江等7個省區市適當下調。調價將統籌解決去年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上調對電網企業的影響,同時將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的附加標準,并適當調整部分地區脫硫電價的加價標準。 

在調整電價的同時,對銷售電價結構做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加快了城鄉各類用電同價、工商業用電同價步伐,并按照公平負擔的原則,適當調整了電壓等級之間的差價。 此輪調整不涉及居民電價。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要求各地研究對居民用電推行階梯式電價改革方案,將居民用電分檔定價,對基本電量保持較低的電價水平,用電越多,電價越高,以促進節約用電。具體何時實施,如何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由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充分論證后,提出可操作的方案,并嚴格履行聽證程序后實施。此次電價調整方案的出臺,有利于理順電價關系,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同時,也為進一步深化電價改革創造了條件。

為減排二氧化硫,大幅度減少酸雨,近年來,中國燃煤機組普遍安裝脫硫設施,使得電網企業需支付的脫硫加價資金增加,需要通過提高銷售電價疏導。另外,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目前在電價中收取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不敷使用,需要提高標準。 

6.抗雪保電
2009年11月9日夜間開始,河北南部、山西中南部等地區出現強降雪天氣,河北石家莊至山西陽泉一帶的積雪深度已達30-50厘米,為1955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降雪。罕見暴雪對電網安全運行造成嚴重威脅,河北、山西部分輸電線路、變電站出現不同程度覆冰現象,觀測到導線最大覆冰厚度70-80毫米,桿塔最大覆冰厚度100毫米。為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國家電網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緊急發出加強特大雪災應急處置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電網安全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公司所屬河北、山西公司已派出輸電線路巡線員、護線員等5600余人,緊急出動搶修人員近1400人次、車輛330輛,安排95598客服人員300多名24小時受理客戶的報修、咨詢。截至11日15時,因導線覆冰舞動造成山西500千伏、220千伏線路各掉閘1條次,均已恢復供電。因冰雪壓垮的樹木歪倒在導線上,造成山西10千伏線路掉閘35條次,已修復31條,其余4條因大雪封山正在搶修中。同樣原因造成河北南網10千伏線路掉閘29條次,已恢復25條,其余4條仍在搶修中。當前,河北、山西兩省電網運行基本平穩,電力供應充足,重要及高危用戶未斷電。

國家電網公司已向所屬相關單位發布預警,啟動應急機制,在組織受災單位全力以赴做好電網搶修工作的同時,安排部署臨近網省公司做好各項應急準備,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一是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及時調整電網運行參數,防范大面積閃絡事故發生。二是加強跨越鐵路、公路、輸電線路的線路巡視,對主要覆冰區線路進行24小時特巡,及時消除覆冰等安全隱患。三是迅速組織力量對故障線路進行查線搶修,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送電,最大限度地減小社會、企業和人民生活用電受到的影響。四是及時通知供電范圍內高危客戶,做好停電應急措施和應急預案等自身防范措施,保證高危客戶安全生產。五是實施行政、應急雙軌值班,近2000名供電搶修人員隨時待命,將發電車分布至城區各重要地段和重要客戶區域,時刻準備應對電網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六是加強信息報送,每日向當地政府報送搶修進展,及時向社會公布電網應急處置情況。

7.企業文化
國家電網公司第四季度工作會議強調,要打造“百年老店”,建設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企業集團,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統一企業文化。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黨委深入學習領會,不斷提高認識,更加明確了建設統一優秀企業文化的目標和方向。山東公司將大力發揮四個關鍵作用,增強企業文化軟實力,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

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突出培育核心價值觀,增強向心力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縱觀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百年老店”,無不具備深厚的企業文化和統一核心價值觀。國家電網公司確立的“誠信、責任、創新、奉獻”核心價值觀,是對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提煉,充分體現了廣大員工超越自我、永不停滯、爭創一流的價值追求,是凝聚全體員工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2009年,山東公司圓滿完成全運會電力保障任務,再次生動詮釋了國家電網公司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今后,山東公司將把學習核心價值觀納入形勢任務教育,納入干部員工培訓體系,納入企業文化評價體系,積極開展以弘揚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增強推動企業發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加強機制建設,增強創新能力

規范健全的內控機制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根本保障。山東公司充分發揮企業文化激勵作用,促進文化軟性管理與制度剛性管理的有機結合,把強化依法治企作為轉變企業發展方式、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內涵,實行黨建工作責任制,改進先進評選表彰機制,完善“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等一系列制度,把企業價值理念充分體現在制度和戰略選擇上。山東公司將成立“四統一”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健全企業文化專家委員會工作制度,完善各部門、各層級協作推進的企業文化工作機制。堅持定期考核、動態管理、改進提高,積極開展企業文化評價,并將其納入業績考核體系。以載體建設為重點,創新企業文化建設方式方法。把加強典型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開展選樹實踐核心價值觀先進典型的活動,宣傳具有先進性、時代性和山東公司特色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努力實現“開創新局面、開拓新事業、提高新水平”的目標。

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約束作用,加強標準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標準化建設是強化管理的基礎。今年,山東公司以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為重點,全面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快ERP建設,創造了八個月成功上線的“山東速度”,刷新了國家電網公司系統ERP建設速度的新紀錄。山東公司將大力加強企業文化標準化建設,認真學習貫徹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管理標準,明確各層級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工作任務、主要職責和工作程序,形成統一的管理標準體系。大力開展國家電網公司員工行為準則學習競賽活動,明確在工作、學習、服務、協作、溝通等方面的基本標準和要求,使行為準則成為全體員工的行動指南。以開展政工同業對標為契機,對企業文化建設管理流程、工作標準進行細致梳理和比較分析,確定對標指標、計劃和方向,不斷改進工作, 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加強執行力建設,推動科學發展

企業文化能強化動力,削弱阻力,提高執行力。今年以來,山東公司黨委認真貫徹國家電網公司黨組部署,確立了“堅持繼承創新,強化依法治企,確保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強調走出山東看山東電力、走出行業看山東電力、走出國門看山東電力,不斷解放思想、創新工作,保安全、保增長、保穩定、保任務。當前,山東公司正處于深化“兩個轉變”的關鍵階段,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發揮企業文化推動發展的關鍵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部署,以深化“四統一”主題實踐活動為重點,積極推進核心價值觀落實到電網建設、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經營管理、人力資源、反腐倡廉等各項工作中。堅持統一品牌戰略、統一品牌傳播、統一品牌管理,大力開展企業文化環境建設,把國家電網公司核心價值觀和品牌標識等充分應用和體現在辦公、會議、營業、施工等場所,加強對網站、刊物以及各種傳播載體的管理。加強農電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促進一體化企業文化的形成。

8.社會責任
水是生命之源。電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物質動力。社會運轉離不開電力,停電會導致電信、交通和供水等中斷,政府機關無法辦公,科學實驗無法進行;企業生產離不開電力,停電會導致機器停轉,合同無法履行;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電力,停電會導致家庭生活無序,商店無法營業,醫院無法診治,如此等等。人均用電量的多少已成為衡量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高低的標尺,可見電能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電網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獨特載體,她的發展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同時她的發展也離不開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因此,電網企業在關注經濟利益的同時,應當積極主動地承擔起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作為社會的重要組織,應當以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保證利益相關者關系的和諧融洽,為和諧社會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這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對員工發展的責任

因為人是社會構成的主體,一切生產都是為了滿足人自身發展的需要,離開人就不必談社會責任,這是目的性的前提。主要理由在于:第一,企業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企業是市場的主體,而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支撐力量。在生產力構成的諸要素中,勞動力是最活躍的、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亦即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最寶貴資源。企業只有承擔起保護員工生命、健康和確保職工待遇等責任,才能提高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向心力,進而激發出最大的潛能——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為企業永續發展、創造最大價值提供內在動力,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電網企業為了員工的人身安全修訂了《電力安全生產規程》,對在職員工每年組織安全知識考試,合格的才能上崗;對新進員工實行先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上崗,其目的就是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第二,企業勞動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在新時期、新階段要實現的宏偉目標和工作大局。企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勞資關系主導方的企業所有者和管理層積極營造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切實對職工負責,才能發展和諧的勞動關系,進而對社會的和諧穩定發揮基礎性作用。《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企業用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電網企業應堅持合法用工,誠信履行自己的義務。第三,對員工負責才能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的承擔,需要以企業長足發展為條件,而企業的發展是通過對員工負責激發內在動力來實現的。近年來,電網企業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企業在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方面有了更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勞動關系的穩定和諧。

對產品質量的責任

電網企業依靠向客戶提供合格的電能產品和規范的服務獲得利潤。電力體制改革后,電網企業一改過去重發輕供不管用的思維模式,大力加強電能質量管理。為了維護市場的秩序,保障用電客戶的利益,電網企業必須承擔起提供合格電能的責任。合格的電能就是電壓、頻率、供電可靠性等符合國家技術標準,電網穩定運行并且持續供應。電網企業主動向社會公布電壓合格率和供電可靠率,是對產品質量的公開保證和承諾,是負責任的表現。

對自身發展的責任

電網企業要想承擔長久的、更多的社會責任,就必須不斷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馬斯洛提出過著名的“需求層次論”,他把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一是生理需求;二是安全需求;三是歸屬需求;四是尊重需求;五是自我實現需求。電網企業在法律上是法人,也有自己的需求,與自然人有相通之處。電網企業的生理需求是生存需求,企業首先要能辦下去,有供給(發電企業生產的電能和輸配電設備、設施)、有資金(現金或貸款信譽)、有產品(符合客戶需求的電壓等級的電能)、有客戶、有利潤;企業的安全需求是持久健康的生存能力,不斷增強的競爭能力,抗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企業的歸屬需求是希望得到投資者擴大投資,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贊譽,社會調查機構對同類產品市場高占有率的認可;企業的尊重需求是希望得到政府重視,社會支持,客戶尊重;企業的自我實現需求是期望自己的企業對經濟社會、對國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貢獻。因此說,電網企業創造財富和支配財富的過程,就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負社會責任的程度。中國電網由沒電、缺電走向平衡,由低電壓供電走向特高壓供電,由點狀供電、區域供電走向全國聯網供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真正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電網企業非常注重自身的發展,走過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程,現已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但是,在人均用電水平還很低的情況下,電網發展仍略遜于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對電能的需求,為此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一強三優”的發展戰略,就是關注自身的發展。

對客戶服務的責任

電網企業對客戶的責任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首先要承擔誠實信用的責任,這是《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基本原則,也稱之為“帝王條款”。要求供用雙方按市場經濟規律,依據《合同法》、《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和《供電營業規則》,簽訂符合法律精神的供用電合同,不得以格式合同或欺詐性條款損害客戶的合法權益。因為電網企業是自然壟斷型企業,在合同簽訂方面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其次,承擔公平交易的責任。供用雙方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合理確定分類、分時和分壓電價,確定產權分界點和電能計量點,合理分攤損耗,公平交易。第三,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頒布了《電力監管條例》、《供電服務監管辦法》和12398舉報電話。國家電網公司提出“規范自己,方便客戶”的經營理念,公布“三個十條”服務標準和95598熱線服務電話。2008年3月15日國家電網公司又啟動了“電能計量監督活動”儀式,提出“公平為上,準確為先,可靠為重,服務為本”的活動理念,自覺接受政府主管部門和廣大客戶對電能計量的監督。第四,增強持續服務的責任。就是主動做好市場調研,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技術咨詢,接受客戶投訴,幫助客戶解決用電過程中的實際困難。

對資源和環境保護的責任

我國的自然環境南北、東西差異大,人口大多集中在東南部和中部地區,西北部地區多為高原、沙漠和草原,由于開發過度,環境壓力前所未有。沙漠化、淡水缺乏在威脅著民族的生存;經濟建設用地持續增加,威脅基本農田的穩定;林木的無序采伐,導致水土流失嚴重,長江已逐步變成第二條黃河;礦產的無序開采造成很多地面塌陷;企業違法排放有毒廢氣、廢水和垃圾,污染空氣、水源和土壤……作為國有的電網企業,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場上,不能顧此失彼,不顧全局,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電網企業的設施遍布在全國的城市和農村,既有地面的變電站,也有空中的線路走廊,對環境保護負有重大責任。一是對可耕地的保護,變電站建設嚴格遵照設計標準,應盡量少占地,避免占用耕地;二是線路建設應提高標準,盡量避開人口稠密的城鎮和宜種植地區,少折遷房屋,少砍伐竹木,少穿越交通要道和航道;三是應用“四新”技術,提高設備使用效率,盡可能使用無污染的電氣產品;四是開發可再生及清潔能源,如風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等;五是加強電磁監測,減少電磁污染。

對財政稅收的責任

國家興辦和鼓勵個人(含外資)興辦企業的目的除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求,還有就是為了增加稅收。不言自明,企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制造合格產品,從而取得贏利并上繳稅收。為此,企業必須擔負起發展生產和增加稅收的使命。英國在政府稅收方面有一句名言:納稅與人的死亡一樣,誰都不可避免。作為國有的電網企業,上繳稅款是義不容辭的職責,并且應承擔起中堅的角色。在日常的生產和管理中必須注重節約,避免浪費,充分利用資源,降低損耗,提高效益,增強盈利能力,依法繳納稅款,支持國家建設。

對公益事業的責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每年國內生產總值以10%的速度在遞增,國力明顯增強。但是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缺乏,經濟基礎薄弱,技術相對落后的大國,還有3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和1000多萬城市低收入家庭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扶貧濟困。效益好的企業應勇于為國分憂,參于社會的扶貧濟困。電網企業在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如開展戶戶通電工程,建設希望學校,牽手失學兒童和貧困大學生,贊助北京奧運會,向受災地區捐款,照顧空巢老人等。筆者認為,電網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要求,調動企業和員工兩個積極性,設立公益性基金,重點支持國家扶貧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發展。

對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國門未打開之前,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是人口眾多,地大物博。其實,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特別稀缺的國家,人均可耕地、淡水、礦物蘊藏、林木蓄積量等均是全球人均的幾分之一至幾十分之一,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受到資源匱乏的制約和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電網企業作為國家特大型骨干企業,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是高度重視電網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引領電網建設,實現電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如西電東送工程的建設,變輸煤為輸電,可以減輕原煤運輸和環境污染的壓力,增強全國電網安全運行的可靠性。二是高度重視自主知識、技術創新,注重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科技,利用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契機,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加大電網建設資金的投入,建設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堅強電網。三是高度重視管理創新,走集約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之路,實現節能降耗(降損)目標,徹底改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四是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加快人才的培養,為電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儲備生力軍。

隨著改革的深入,國家必將由經濟建設為中心,進入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新的發展模式,這是歷史的必然。電網企業必須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提高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認識,不斷探索承擔社會責任的新思路、新舉措。電網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趨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在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前提下,制定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建設一流的供電網架,為承擔社會責任提供物質基礎;加強內部管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創新技術和管理方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技術基礎;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為承擔社會責任提供形象基礎;創建長效公益捐助機制,建立愛心扶助基金,陽光操作,為承擔社會責任提供資金基礎。總之,一切以電網發展為前提,以人的發展為終極目標,在發展中承擔愈來愈多的社會責任,促進人類社會共同進步。

9.低碳經濟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低碳經濟的基礎是能源的清潔開發與高效利用,其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基于這一本質的內涵,電網走向低碳時代的發展路徑,一是支持綠色能源開發利用;二是在做好自身節能降耗的同時,引導上下游產業和全社會節能環保;三是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清潔環保、經濟上可承擔的電力。因此,電網企業在配合低碳經濟發展中可以大有作為,應當主動承擔起責任,為建設低碳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根據南方區域資源、經濟分布的實際,結合低碳經濟發展的需要,南方電網發展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促進綠色能源快速靈活接入電網。通過努力,爭取到2020年,全網水電裝機比重上升到41.3%,核電裝機上升到9.4%,其它新能源(包括風電、氣電等)裝機上升到4.7%,火電裝機下降到44.6%。

第二是大力推行節能發電調度。公司將繼續大力推廣應用節能發電調度、流域與跨流域梯級水電優化調度、全網經濟調度等智能調度技術,進一步促進發電側節能減排。

第三是強化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靈活配置。在形成了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等各電壓等級比較協調的網絡的基礎上,繼續研究應用先進的柔性交流輸電技術和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提高主網的輸電能力與可控性,增強電網運行對節能減排的技術支撐能力,同時努力提高配網智能化水平,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提高配網經濟性與靈活性,適應清潔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需要。

第四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電網損耗。繼續優化各電壓等級電網結構,減少迂回供電和交叉供電,推進高電壓等級向負荷中心延伸,縮短供電半徑,節能降損。到2010年,南方電網城市配電網將全部應用節能型變壓器;全網綜合線損率將下降到6.3%,比2005年降低1.08個百分點。

第五是努力提高終端負荷側的科學管理水平。一是構建技術手段豐富、適應低碳社會發展需求的負荷側管理體系,通過技術、經濟等手段引導終端用戶建立科學的用電行為模式。二是逐步構建智能用電系統和雙向互動的營銷技術支持平臺,為客戶提供可靠、優質的用電服務和多元、互動的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能效管理策略,通過與用戶的友好互動實現電網設備利用效率與用戶能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高。三是把握機遇,登上研發、應用綠色新能源的戰略高地。

10.新能源

盡管新能源產業在眼下陷于補貼斷奶和過剩困境之中,但從長期看并非沒有機會,畢竟,研發和投資熱潮已經讓該產業跨越了許多技術和工藝門檻,上游的過剩或許會為下游創造一些廉價機會。特別是在一些傳統能源不易覆蓋的領域,新能源已經可以站穩腳跟。但是,在各種新能源得以實現大規模應用之前,有一個障礙必須首先排除,它就是以單一壟斷電網和電力統購統銷為核心的現行電力體制;這一體制下,新能源的發展將極度依賴于電網的接入能力、接受意愿和入網價格標準,能源供給者無法與需求者直接交易,對新能源的研發、投資和生產,也無法借助價格信號和市場機制的引導,比如某些風力資源豐富的偏僻地區,原本一個風電場可以帶來收益,但由于所產電能不能直接賣給用戶,必須輸入大電網,而電網公司又不愿為此而改造輸配系統,結果潛在的發展便無法實現。

單一電網和統購統銷,是因為電力的兩個特征很容易導致自然壟斷或誘使國家實施壟斷:其一,電力生產的經濟規模和消費規模差異極大;其二,電力很難存儲,一個規模較優的電站產能通常在幾十或幾百萬千瓦,必須分配給大批用戶,又因為難以存儲,這批用戶必須是事先已知的、并且簽有長期交易合約,不能等到產出之后再去尋找買家;更困難的是,電力消費是隨機的,且波動很大,而發電則在技術和成本上都要求連續平穩,因此,只有把海量用戶集合在一起時,才能將負載波動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然而,在新能源充分發展、電力來源不斷多樣化的未來,支撐上述模式的技術和工業基礎正在改變:首先,風能、太陽能和燃料電池的規模十分靈活,從幾瓦到幾兆瓦都有現實方案,其次,電力存儲技術已有長足發展,對于千瓦級以下的小功率應用,電池已足以彌合電能產出流與消費流之間的不匹配,在更遠的未來,一旦燃料電池和制氫技術突破成本門檻,氫燃料便可成為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產出-消費匹配的可行手段;這兩方面的變化都暗示著,電力系統的去中心化將是未來發展方向,大電網將不再是不容動搖的唯一選擇,相應的,電網的國家壟斷經營和電力統購統銷體制也就需要作出改變。

立即可行的變革,是允許消費者和企業自行發電、自主選擇供電方。各種發電和儲能技術的相對優勢,在不同的地理氣候和人口分布條件下差別很大,采用何種技術更經濟,應由分散的個體和企業各自作出;其次,是允許社區、鄉鎮和城市自行選擇本地的公共電力配置,允許中小發電戶將剩余電力在社區網絡內調劑和交易;當各種能源獲得平等競爭機會之后,圍繞新能源是否有前途的爭議,便可交給用戶和市場來回答,政府只需在稅收上給予一定優惠。

實際上,過去的許多小水電便是社區自給自足的,而風能和太陽能結合新型儲能技術,將為分散式應用和局部調配創造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條件適宜的地方已經具備發展條件,未來適用面將會逐步擴大;同時,自下而上的分散發展,反過來也將迫使電網公司進行智能化改造以適應新能源;開放和用戶自主選擇條件下的新能源發展,才是基于真實需求的可持續發展,而能源多樣化和分散化,也將削弱甚至瓦解大電網的壟斷地位,創造有利于消費者的競爭格局。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電力行業 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