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簡要介紹浙江省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八個方面、38條政策措施。
現場,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孟剛就浙江下步在穩投資、保能源方面的政策舉措為大家作了解讀。
我們看到,5月25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投資穩定增長對穩住經濟大盤具有重要作用,請問浙江下步對穩投資會有哪些方面考量?會實施哪些方面的政策舉措?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穩增長的“壓艙石”。今年1-4月,我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有力地支撐了全省穩住經濟大盤。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各地各部門,重點在政策引導、項目推進、要素保障、爭先創優上下功夫,全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
第一,抓政策引導。不折不扣落實省政府年初確定的擴大有效投資政策二十條、優結構擴投資“1+9”行動等政策措施。同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近期系列決策部署,研究出臺《浙江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實施方案》《浙江省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實施方案》,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投資建設鐵路模式,探索軌道交通項目、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 s)試點,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第二,抓項目推進。緊盯上半年省重大項目“新建項目開工率70%、投資完成率60%以上”的目標。6月份增補一批省重大項目。一是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領域,推動通蘇嘉甬鐵路、甬舟鐵路、嘉興機場、六橫大橋二期等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力爭杭州地鐵四期規劃早日獲批,加快衢麗鐵路衢州至松陽段、杭淳開高速、溫州機場三期等項目前期取得實質性進展。二是水利重大項目領域,重點推進杭州西險大塘、擴大杭嘉湖南排西部通道等重大項目年內開工建設。三是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重點推進一批快速路、綜合交通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今年新建城鎮燃氣管網1200公里,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不少于600個。
第三,抓要素保障。加強省級層面對重大項目的協調力度,會同省自然資源廳,抓緊組織下達新增省重大產業項目清單;會同省財政廳,抓緊發行完畢今年的專項債券,加強專項債項目儲備,優先支持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等領域項目;暢通能效水平先進的重大項目節能審查“綠色通道”。同時,堅決遏制高耗能項目盲目發展。
第四,抓爭先創優。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落實“季目標、月晾曬、專班干”,按季開展投資“賽馬”,對投資增長快、結構優、推進實的地方給予激勵。對重大項目推進實施紅黃綠亮燈機制和紅旗、蝸牛項目評定機制。加快投資領域的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加強三率晾曬(復工率、開工率、投資完成率)、三色預警。切實引導各地把投資工作著力點放在實實在在謀劃推進重大項目上,放在要素保障、優質服務上。
我省能源資源匱乏,但是能源消費需求旺盛,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能源供應緊張和能源價格呈上漲趨勢。那么請問,貫徹落實國家一攬子政策,在能源領域省里有哪些具體措施?
能源是經濟的血脈,能源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為全省能源主管部門,我們有信心保障好能源供應,切實支撐經濟社會穩進提質。下一步,我們將協同各地各部門、各能源企業,著重抓好能源保供穩價和重大項目建設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全力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今年以來,受國際形勢、供需關系等影響,能源資源量緊價高,我省能源保供穩價面臨較大壓力,預計迎峰度夏電力最大缺口達650-750萬千瓦。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這場大考,主要是做到“三個全力”:一是全力攻堅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我們已經制訂了電力保供攻堅方案,提出了十大攻堅行動,接下來將通過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增加950萬千瓦高峰保障能力,以平衡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缺口,確保電力供需總體平衡,確保電網運行安全穩定,確保居民企業生產生活可靠供電,決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二是全力落實燃料資源。指導督促企業盡快簽訂電煤、天然氣年度合同,壓實地方城燃保供主體責任,確保6月底前全省電煤庫存提升至550萬噸以上,確保生產生活用氣供應安全。三是全力做好能源穩價。進一步規范電力市場交易秩序,加強售電公司監管,協調上游資源方,穩定用能價格,助力企業降本減負。
另一方面,加快推進重大能源項目建設。重點是加快“四個一批”:一是加快建成投產一批,確保今年6月底前,長龍山抽水蓄能全容量投產運行,新增并網新能源、儲能250萬千瓦以上;年底前,白鶴灘輸浙特高壓項目力爭單極投運,新增并網風光裝機400萬千瓦以上,投運油氣管道250公里左右。二是加快開工建設一批,確保三門核電二期、浙江LNG三期、400萬千瓦煤電、300萬千瓦氣電和3座以上抽蓄電站等項目開工。三是加快謀劃推進一批,加力推進“十四五”規劃內的核電、火電、特高壓、油氣等項目;同時,向國家爭取煤電、海上風電、抽水蓄能、LNG接收站等規劃容量。四是加快統籌協調一批,抓住國家政策窗口期,統籌解決一批涉地涉林涉海能源項目落地難的問題;指導新能源企業用足用好綠色金融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