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0日,北京——國際環(huán)保組織綠色和平今日發(fā)布簡報《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各省煤電項目審批分析》(以下簡稱《簡報》)。通過梳理各省級項目審批部門的公開數據,簡報發(fā)現,2021年,中國新增核準煤電裝機約18.55GW,同比減少了57.66%,而其中超過11GW的裝機核準來自于第四季度,煤電核準重新“開口子”的態(tài)勢也延續(xù)到了今年年初,今年一季度獲核準的煤電裝機容量(8.63GW)將近2021年全年總量的一半(46.55%)。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吳婧涵表示:“在實現‘雙碳’目標以及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背景下,中國各級的能源政策制定者應進一步嚴控煤電項目,避免新增煤電裝機所帶來的碳鎖定風險。”
拉閘限電后地方審批重新“開口子”,地方國有資本“強勢回歸”
2021年4月22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公開宣布“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后,第二、第三季度,中國的煤電核準進入相對平緩狀態(tài)。兩個季度累計通過核準的煤電裝機近3.3GW,僅占全年核準總裝機的17.76%,且大部分裝機類型為熱電聯產。
而自去年九月拉閘限電事件后,疊加迎峰度冬因素,保供和能源安全擔憂占據電力行業(yè)發(fā)展有力主導,并在第四季度開始出現煤電裝機核準“浪潮”——從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的六個月里,中國各省共計審批了接近20GW的煤電裝機。
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煤電核準情況
此外,國有資本與民營企業(yè)在新增核準煤電中的比重發(fā)生顯著變化。2021年前三季度,國有資本的“核準煤電貢獻率”[1]較2020年全年下降了近33%,而民營資本比2020年全年上升超過33%。
三個時段不同類型投資方對核準煤電的“貢獻率”的變化情況
在2021年拉閘限電事件發(fā)生后的第四季度與2022年第一季度,肩負國家意志和保供任務的國有資本貢獻率回升至近93.85%,其中地方國企再次成為新增煤電核準項目的最大業(yè)主。地方國企的貢獻率從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6.54%回升至50.06%。
非熱電聯產煤電占總核準裝機超六成,填補省內電力缺口成主因之一
從核準的煤電項目類型上看,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傳統(tǒng)燃煤機組(非熱電聯產項目)占到核準總裝機容量的65.7%,是新增核準裝機的主力。在共12個通過核準的非熱電聯產項目中,有7個、共計10.62GW(占此類項目總裝機的59.46%)的項目以加強本省電力供給、彌補電力缺口為主要新建理由,這七個項目集中在湖南、安徽、浙江三省。
對此,吳婧涵表示:“以新增煤電裝機滿足電力缺口的‘傳統(tǒng)思維’將推高電力部門的經濟成本,此外,該思路也不利于現代能源體系的構建。地方發(fā)展規(guī)劃和電力部門應協(xié)同通過優(yōu)化和提升現役機組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各類電力資源的能力以及源網荷儲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來滿足未來電力缺口。”
簡報還指出,中國當前煤電機組服役年限平均偏低[2],通過新建煤電項目推動煤炭資源優(yōu)勢開發(fā)的模式,將進一步加劇電力行業(yè)的高碳鎖定,給地方能源結構調整優(yōu)化帶來更大挑戰(zhàn)。
目前,各行業(yè)、各省級政府均在制定、落實“雙碳”行動方案。電力行業(yè)作為中國減排任務的主戰(zhàn)場,需要做好“雙碳”目標、電力行業(yè)低碳轉型和電力安全保供的協(xié)同,因此綠色和平建議——
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在落實“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的基礎上,盡快出臺引導政策挖掘現有煤電機組潛能并制定源網荷儲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來滿足電力缺口;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結合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能源電力轉型路徑時,應注重充分挖掘存量煤電價值,避免新增煤電裝機帶來的中長期碳鎖定、資產擱淺等風險,同時敦促企業(yè)主動制定并嚴格執(zhí)行自身的低碳戰(zhàn)略轉型計劃。
注釋:
[1] “核準煤電貢獻率”指國有或民營資本控股的煤電項目裝機占當年總核準裝機的比例
[2]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2021全球能源基礎設施碳排放及鎖定效應》報告,2021-12-24,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0/90318.htm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