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儲能
  • “雙碳”引領政策加碼,新能源配儲大勢所趨

“雙碳”引領政策加碼,新能源配儲大勢所趨

2022-10-11 15:31:25 中國能源網   作者: 李穎  

2022年9月17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致辭中提到,我國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產業鏈,大規模儲能、氫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為推動能源發展變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在國家“雙碳”目標引領下,加之多重政策因素的有力推動,使新能源發電占比得以大幅提升,當新能源占比超過15%時,就需要用儲能技術進行“削峰填谷” ,以緩解高峰供電壓力,這就要求大規模、系統性的儲能配套。因此,新能源配儲已成大勢所趨。

今年以來,隨著儲能熱度的持續升溫,企業紛紛加大儲能投資布局,儲能產業日漸升溫,開始駛入發展快車道。

一、政策支持 持續加碼

近兩年來,國家已陸續出臺多項儲能指導性政策文件。在頂層框架下,地方支持政策同樣不甘落后,多省市相繼出臺推進儲能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2021年至今,全國已有25個省區陸續發布了新能源配儲政策。浙江、青海、新疆、陜西西安等地區還推出地方性補貼政策。

2021年以來國家層面的儲能相關政策如下: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新型儲能技術規?;瘧?。

2021年4月1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出要穩步有序推進儲能項目試驗示范。在確保電網安全的前提下,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化、規?;痉?,促進儲能技術裝備和商業模式創新。

2021年7月16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化學儲能電站項目督導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檢查化學儲能電站項目的安全管理情況,具體檢查事項包括關鍵設備質量、電站設計、電站施工、電站運維、電站并網、安全生產管理等。

2021年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指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2021年8月1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進一步鼓勵和推動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發電端儲能應用推廣,并將相應成本明確在發電成本中,這將進一步推動儲能推廣需求從政策導向轉向盈利導向。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份重磅文件相繼發布,文件明確指出,將推動新型儲能發展作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布局和主要工作之一。

2021年11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生態友好、條件成熟、指標優越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積極推進在建項目建設,結合地方規劃積極開展中小型抽水蓄能建設,探索推進水電梯級融合改造,發展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推動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長壽命的新型儲能技術研發和規模化應用。

2022年3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2022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建設可再生能源存儲調節設施,強化多元化智能化電網基礎設施支撐,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適應能力。

2022年6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新型儲能市場定位,強調將建立完善相關市場機制、價格機制和運行機制,提升新型儲能利用水平?!锻ㄖ诽岢?,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鼓勵配建新型儲能與所屬電源聯合參與電力市場;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配合電網調峰;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等。

2022年10月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完善水電和抽水蓄能相關標準體系。圍繞重大水電工程進一步完善升級相關技術標準,加快推進高水頭、大容量水電開發相關技術標準儲備,持續完善水電智能建造、信息化和數字化、水電機組設備更新改造、增效節能等方面的技術標準。結合水風光綜合能源開發利用需求推進相關標準制修訂。

2021年以來,國家與地方政府相繼出臺的儲能相關政策已多達300多項,產業鏈投資計劃已超過1.2萬億元。儲能政策的密集發布,對于促進儲能產業發展勢必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技術創新 降本增效

現階段,高成本已經成為儲能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瓶頸。

在《“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設定了一個重要目標——2025年電化學儲能技術的系統成本要降低30%以上。以2021年儲能系統平均單價1.49元/Wh計算,降本30%對應的單價是1.043元/Wh。

電池作為儲能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成本超過50%。受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儲能電池系統成本持續走高,電池原材料價格長期居高不下。據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2022年6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每噸47.10萬元,同比增長高達420.94%。成本大幅上漲使企業利潤下降。

然而,技術創新仍將是儲能突破發展瓶頸過程中的強大內驅力。電池技術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成本支出。電池在不同時間、不同溫度、不同倍率的充放電循環,都會不同程度影響電池壽命。在工信部發布標準中,要求儲能型電池循環壽命≥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實際上行業中所用電池循環次數大多在3000~6000次。項目運行一段時間后,儲能企業將面臨電池更換的成本支出,這就延長了收回成本的周期。

因此,儲能企業唯有在技術上不斷創新突破,盡力提高電池壽命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加大投資 跨界入局

隨著儲能熱度持續升溫,相關能源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布局。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已有多家知名企業跨界投資儲能?,F階段大力發展儲能的火熱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僅在2022年9月就有31家儲能企業宣布抱團合作,共同布局儲能市場。

其中,寧德時代9月份相關合作動態最多,通過簽署合作協議、合資建立公司等方式,分別與陽光電源、協鑫集團、中國移動、中國石化等企業聯手布局。涉及新能源配儲能、虛擬電廠、動力電池、充換電設施建設等多領域。

國家電網也在兩天之內,分別與國家電投、東方電氣進行會談,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

今年以來部分企業投資或跨界發展儲能概況如下:

明陽智能

2022年初,風電龍頭企業明陽智能選擇1.9億元增資?;履茉?,并成為其第三大股東,跨界步入儲能行業。

海基新能源是生產鋰離子電池及儲能系統的代表企業,在2020、2021年儲能技術提供商裝機規模中排名始終位居前三。明陽智能表示,公司在儲能方面的技術探索亦在積極進行當中。

國家電網

2022年3月,國家電網總投資147億的國家電網浙江泰順、江西奉新抽水蓄能電站開工。

9月26日,國家電網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9月27日,國家電網與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合作會談。

國家電網曾公開表示,力爭到2030年公司經營區抽蓄電站裝機由目前2630萬千瓦提高到1億千瓦、電化學儲能由300萬千瓦提高到1億千瓦。

三峽集團

2022年3月,三峽集團、長江電力與永泰能源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在河南全省投資建設儲能項目。

2022年4月,三峽能源宣布,在甘肅、河南、江蘇、遼寧等19個省份已配置和欲配置電源側電化學儲能。

2022年6月,三峽電能與鵬輝能源成立工作組,推進首期合作的4GWh鋰電池儲能項目。

三峽集團2022年大舉進行儲能布局,截止目前已投建近20個儲能項目,其“儲能雄心”直指2030年儲能項目和其他新能源項目總裝機規模達到10GW的目標。

廣東韶能集團

2022年3月,廣東韶能集團曾與大舜公司簽訂合作新能源項目合作開發框架協議,決定在光伏、風力、氫能、儲能、節能等新能源領域開展多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6月,雙方合作落地,廣東韶能集團公告表示擬與大舜公司投資成立合資企業,命名為韶能集團韶關市瑞儲新能投資有限公司,從事風電、光伏、儲能等項目投資開發等。

小米

2022年3月,手機企業小米和華為宣布共同入股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電池研發與生產),同時,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6136.73萬元人民幣。

9月,小米正式發布了小米旗下首款戶外電源產品,意味著小米正式進軍移動儲能市場。據悉,米家戶外電源1000Pro,采用“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電池”,電池容量達1022Wh,密度≥500Wh/L,可循環充電1000次,主要用于高端新能源汽車。

永泰能源

2022年3月,永泰能源與長江電力、三峽集團河南分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在河南全省投資建設抽水蓄能等儲能項目,預計到2030年,項目規模達到10GW。

8月30日,永泰能源表示將與海德股份共同投資10億元設立北京德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推進永泰能源向儲能行業轉型。

9月25日,永泰能源宣布北京德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來將以該公司作為儲能產業發展平臺,實現在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為新能源及傳統電力系統提供全套儲能解決方案。

永泰能源表示,將以德泰儲能作為儲能產業發展平臺,充分發揮公司與海德股份各自優勢,加快推進公司向儲能行業轉型發展規劃。

西子潔能

2022年3月12日,杭鍋股份改名“西子潔能”,公司表示秉持“新能源+儲能”的發展戰略,開啟綠色發展的全新篇章。

同日,西子潔能與紹興綠電能源有限公司簽署《綠電熔鹽儲能示范項目承包合同》,總投資金額總計19154萬元。該熔鹽儲能項目是西子潔能多年自主研發的熔鹽儲能技術的示范應用,也是繼西子航空零碳智慧能源工廠后,打造的首個綠色零碳產業園項目,將實現零碳產業商業應用“零”突破。

晶科能源

2022年5月30日,光伏企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能源”)新增對外投資,新增投資企業為江西晶科儲能有限公司,投資比例100%。標志著晶科能源正式跨入儲能系統集成領域。

江西晶科儲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26日,法定代表人為李仙德,注冊資本為1億元。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銷售等。

美的集團

2022年5月,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官宣進軍儲能領域。美的集團將通過“委托表決權+定增”的方式,從深圳資本集團手中拿下科陸電子實控權。

5月23日晚,科陸電子發布公告,披露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根據該預案,科陸電子擬向美的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3.86億元。發行完成后,美的集團將持有公司29.96%的股份及表決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安孚科技

2022年7月,消費電池南孚的上市企業安孚科技發布公告,與合肥長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共同投資設立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用以投資儲能研發及集成產線基地,致力于電化學儲能系統集成、源網荷儲一體化研發生產等領域。

安孚科技表示,在做好南孚電池主業的基礎上,探索拓展新能源業務,搶抓儲能行業發展機遇,拓展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三一集團

2022年8月2日,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集團在湖南長沙成立三一鋰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池制造、電池銷售、蓄電池租賃、儲能技術服務等,正式宣布進軍鋰電與儲能賽道。

三一重工針對電芯、電驅橋技術、VCU集控平臺、充換電站、燃料電池系統及控制技術五大方向進行了緊密布局,跨界鋰電或將成為三一集團加速推進工程機械電動化轉型的又一重要舉措。

偉明環保

2022年8月,偉明環保公告稱,公司與盛屯礦業、欣旺達、青山控股子公司永青科技就投資建設鋰電池新材料項目簽署協議,擬總投資不超過191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包含高鎳三元前驅體生產、高鎳正極材料生產等。

同日,偉明環保公告稱,擬通過子公司投資、建設高冰鎳項目,年產高冰鎳含鎳金屬4萬噸,項目總投資不超過3.9億美元。

寧德時代

2022年9月,寧德時代與陽光電源在儲能等新能源領域的全球合作進行探討,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陽光電源與寧德時代將攜手開拓全球光儲一體化市場。雙方將在儲能系統產品創新及全球應用等方面擴大合作,共同推進產業協同,助力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

9月1日,寧德時代與中國移動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零碳數據中心建設、分布式儲能與電網智能協同、備儲一體化智能鋰電池及運營管控平臺開發、虛擬電廠建設運營、新一代通信業務、工業互聯網智能應用、跨國業務連接、泛行業生態融合等領域開展合作。此次簽約標志著寧德時代和中國移動正式啟動全面戰略合作。

9月21日,寧德時代與協鑫集團進行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雙方將加速推動“光伏+儲能”兩大應用端有效融合,全面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大基地項目快速落地。根據協議,雙方將分別在重卡換電站通用性方面,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面,以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展開充分的技術交流與創新合作。

9月21日,由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寧德時代、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的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40億元。

9月26日,寧德時代與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十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攜手開拓電動化工程機械行業市場。將從產品研發、行業標準、市場推廣及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全產品線、全價值鏈、全球范圍”的業務合作與拓展,聯合推動工程機械電池技術標準的制定。

9月28日,寧德時代宣布140億在洛陽投建電池基地。據其公告,公司擬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投資建設洛陽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40億元。據悉,寧德時代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州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

維科技術

2022年9月9日,維科技術與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維科技術將參與浙江鈉創A輪融資,浙江鈉創將利用募集資本進行鈉電材料產業化產能建設,并對維科技術鈉電池生產優先保證材料供應等方面的支持。同時,維科技術將在江西維科產業園建設鈉電產業化基地,項目初期擬建2GWh鈉電池生產線,主要面向低速車和儲能市場。浙江鈉創將出資參與鈉電池產業化基地建設,并對鈉電池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持。該項目將于2022年開工建設,2023年6月實現全面量產。

晶科科技

2022年9月15日,晶科科技與湖南郴電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蘇文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75MW/150MWh集中式共享儲能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同布局郴州儲能項目建設,推動光儲能源一體化發展。

同興環保

2022年9月17日,同興環保宣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共建“中國科大-同興環保儲能電池材料及器件聯合實驗室”,標志著同興環保正式跨界進軍鈉離子電池產業。

聯合實驗室將開展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相關的基礎、前瞻性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并進行產學研合作。

同興環保五年計劃投入5000萬元。同興環保同時制定了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項目五年研究目標:電池單體能量密度>170Wh/kg,循環壽命>10000次。

固德威

2022年9月17日,固德威與億緯動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電池相關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繼續整合資源,發揮億緯動力電池技術和制造經驗,利用雙方各自在技術、供應保障及市場方面的優勢,開展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謀求突破,共同發展。

鵬輝能源

2022年9月24日,鵬輝能源與河南省驛城區人民政府、中電建新能源集團項目對接暨簽約。

電建集團規劃在未來三年內新投建5000萬千瓦以上的新能源項目,需求配儲規模約20GWh。根據共同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風光發電、工商業儲能、共享儲能、分布式光伏等領域,從項目層面、技術研究層面進行戰略合作。

贛鋒鋰業

2022年9月28日,贛鋒鋰業在公告中透露,已在近日與宜春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構建從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新型鋰電池、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

贛鋒鋰業將分別在宜春投建年產30GWh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和年產7000噸金屬鋰項目,在奉新縣投建年產5萬噸電池級鋰鹽及鋰礦采選綜合利用項目,在豐城市投建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項目。

南網儲能

2022年9月28日,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網儲能”)正式登陸上交所,標志著我國首個主營抽水蓄能業務的上市公司正式誕生。

南網儲能計劃“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分別新增投產抽水蓄能600萬千瓦、1500萬千瓦、1500萬千瓦,新增投產電網側獨立儲能200萬千瓦、300萬千瓦、500萬千瓦,以滿足3億千瓦新能源的接入與消納,預計到2030年總投資約2000億元。

格林美

2022年9月28日,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發布公告,公司與偉明環保、永青科技、溫州市洞頭區政府、溫州高新區管委會于當日分別簽署《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低碳產業園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溫州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低碳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8億元,建設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精細化學品化工產業園。溫州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2億元,建設報廢汽車與動力電池回收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并布局相關鋰電池新材料項目。

四、結語

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在于能源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與此同時,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所引發的能源消納等問題日益凸顯,而儲能正是解決新能源消納的最佳方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了影響。根據國家電網測算,2035年前,風、光裝機規模分別將達到7億、6.5億千瓦,全國風電、太陽能日最大波動率預計分別達1.56億、4.16億千瓦,大大超出目前調節能力,迫切需要重新構建調峰體系,以具備應對新能源5億千瓦左右的日功率波動的調節能力。

中央已明確要求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裝機快速提升,使儲能的剛需屬性愈發增強。在政策利好和能源轉型的雙重驅動下,儲能行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

來源:中國能源網

文:李穎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雙碳”,新能源配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