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陜北,天氣仍有些料峭,但在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一支掘進隊伍正在300米地下明亮的煤礦巷道熱火朝天的穿行,檢修電工在調試電氣設備參數并進行維護保養,機組檢修工在集控室監控著截割數據,掘錨機司機手持遙控器正準備啟動全國首套快掘6.0設備,進行掘進截割作業,隨著一聲開機指令,滾滾“烏金”從截割斷面達36平方米的巷壁傾瀉而下,乘坐皮帶源源不斷地被送往地面煤倉。
據了解,2022年,由該公司聯合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研發的智能快掘6.0成套裝備地面聯調取得圓滿成功并下線,在全煤行業率先走出了巷道快速掘進革命化道路,為破解煤炭行業采掘失衡難題提供了陜煤方案。
近年來,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煤業)深耕煤礦智能化建設,經過不懈探索與創新實踐,有效攻克了一批采煤、掘進等技術難題,突破了一系列智能裝備的痛點瓶頸,相繼在陜北、彬黃礦區建成了一批國家級智能化示范標桿礦井,做到了從煤礦業務智能化拓展到全過程智能系統化、從單個礦井拓展到整個礦區,形成了“一個新格局、五個示范標桿”的“陜煤新模式”,取得了令行業內外有目共睹的新成效,有力促進了我國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實現煤礦智能化全覆蓋
陜西煤業的智能化建設,首先從智能礦井建設開始。目前,黃陵一號、黃陵二號、紅柳林煤礦、張家峁煤礦、檸條塔煤礦、曹家灘煤礦、小保當一號煤礦7處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全部通過國家驗收。
據介紹,目前陜西煤業管理的36對生產煤礦的54個采煤工作面中,已建成50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產能占比達到99%;研發應用了13類792個智能化生產輔助系統,所有生產輔助系統全部實現智能集控,應用5大類智能機器人198個,實現了煤礦智能化全覆蓋。2022年底已全面建成28處“智能礦井”,形成不同類型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標桿煤礦。
不單是采煤、掘進等生產環節,智能化已經貫穿于陜西煤業全產業鏈。在陜煤榆北選煤分公司,記者看到,隨著集控員輕點鼠標,發出啟車指令后,廠房內啟車警報響起,皮帶機、刮板機、振動篩及離心機等生產設備按逆煤流順序相繼啟動運行;濃縮池、加藥房等多個崗位依托智能化實現了“無人值守”,生產班每班精簡崗位工10名,智能機器人巡檢、AI圖像識別等智能化設備、系統成為了生產線上的“新工人”。
“以前每個生產班都需要設置25個崗位,現在有了智能巡檢機器人、自動采樣機等二十余項智能化子系統,每個班的人數少了,生產效率反而提高了。”小保當選煤中心主任張琳說道。
近年來,陜西煤業全面深化煤炭產業全價值鏈數據互聯,超前布局‘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在國內煤炭行業率先推進生產方式變革,積極構建‘智能系統化、系統智能化’發展格局,為打造一流企業提供有力保障。
全力打造五個示范標桿
“煤礦智能化建設的終極目標是數字化轉型。未來,煤礦會由開采煤炭向采集數據轉化,達到向要素要能力、向數據要效率、向數字要效益的目標,這將成為實現煤礦安全、高效、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陜西煤業總經理王世斌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
為此,陜西煤業圍繞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堅持標桿示范先行,積極探索“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路徑,創新提出著力打造“五個示范標桿”。
五個示范標桿建設,包括入選國家首批煤礦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名單的7處煤礦加快“煤礦智能化礦井標桿”建設;大力推進“智慧礦區標桿”建設;彬長礦業建成一個“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示范標桿”;黃陵礦業一號煤礦、曹家灘煤礦、張家峁煤礦開展“智能化勞動組織新模式的礦井標桿”建設;系統梳理各項智能化工作,形成智能化標桿案例,建成“智能可視化新型標桿中心”。
通過持續加快智能化示范標桿建設進程,加大資金投入和科研攻關力度,陜西煤業在煤炭產業全價值鏈智能化升級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為行業智能化建設提供了實踐經驗和典型示范。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