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雙碳”背景下綜合能源服務發展趨勢與契機

2023-06-13 10:11:01 中能傳媒研究院   作者: 楊錦成  

一、綜合能源服務發展相關問題及原因分析

綜合能源服務,從2010年發軔,到2015年初步形成概念,再到2020年得到行業普遍認同,已歷經十幾年發展沉淀。但近年來,如果不將分布式光伏、售電等單一業務或原有傳統能源工程模式納入綜合能源服務范疇,則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與此前的預期存在落差,主要體現在:一方面,除醫院和辦公樓的能源費用托管有一定突破外,綜合能源服務并未在具體行業形成可復制的典型場景或商業模式,導致整體業務規模偏小;另一方面,除在項目本身的智能化(如自動控制、少人值守、智慧運維等)方面有一定進展外,平臺化的綜合服務模式也仍未形成。

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不及預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電改推進中,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建設、電力交易機構組建等主要工作有序推進,但以試點示范模式開展的能源互聯網、增量配網、微電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分布式發電市場交易等推進效果均不如意。由于綜合能源系統建設難以規避電力領域相關問題,因流程審批、供能范圍確認、源荷互動、靈活交易等方面的困難,導致項目規模難以擴大、收益來源單一、運行優化空間有限,客觀上限制了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

其次,綜合能源服務涵蓋的電、熱、氣等能源專業,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AIOT技術,涉及投資、建設、運營等業務流程,且涉及各類用戶側場景,使得其專業性、系統性和復雜性較為突出。同時,除技術挑戰外,還往往涉及商業模式創新、政策機制突破等,對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主體業務能力要求較高。

最后,綜合能源服務周期通常較長,在當前外部形勢、政策環境和產業發展變動較大的情況下,都將使得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業務主體承擔更大的商務風險。

二、綜合能源服務發展趨勢

雖然綜合能源服務面臨當前的困難,但考慮到“雙碳”目標的落實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任務的推進,以及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能源安全可靠、低碳高效、智慧經濟的要求愈發迫切,以低碳化、數字化和服務型為特征的綜合能源服務必然存在持續發展的業務空間。

對于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趨勢,可以從技術趨勢、業務增長、風險防控和用戶需求等四方面來分析。

(一)技術趨勢

隨著新能源、儲能等先進能源技術以及“云大物移智鏈”為特征的工業互聯網技術的逐步成熟,在用戶側通過能源設施改造和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相結合的方式,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綜合能源服務,在某些特定業務場景具有了有競爭力的性價比和推廣價值。因此,以新技術應用為支撐的綜合能源服務,成為了一種可行選擇。

(二)業務增長

我國能源產業中的設備、設計、工程、服務類企業在此前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大潮中積累了大量的產能,隨著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節奏的調整、傳統火電和高等級電網等建設規模的調減,以及新能源應用場景的變化,其積累的產能和技術能力亟需尋找市場,以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問題。因此,在新業務增量空間有限條件下,將傳統建設型短期業務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充分利用既有業務渠道、產能和技術優勢,是基于業務增長需求下延展出的一種潛在選擇。

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越來越大,加之其出力特性與用戶用能特性的差異,使得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和平衡的需求愈發迫切。以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為技術特征、以靠近用戶采用綜合能源服務為業務形態,通過需供互動有效解決能源消納和高效利用,實現區域能源自平衡和穩定,這是問題倒逼之下的一種自然選擇。因此,以企業和園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在適當的政策條件下,將成為綜合能源服務的一個主要業務增長點。

我國現有存量能源基礎設施的規模巨大,且能源設備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相較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為33%,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左右。因此,以設備利用率、管理效率提升帶來的設施改造空間,以基于能源托管模式的綜合能源服務帶來的巨大現金流,為綜合能源服務帶來巨大業務空間。

(三)風險防控

近些年來,由于內外部經濟形勢變化導致產業方向調整,使得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邊界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因此,重資產投資建設型的相關業務風險被放大。同時,由于新能源和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在用戶側直接對接用戶各類用能需求,以配套或改造提效的部分重資產投入為切入口,以工業互聯網技術改造提效的輕量級資產投入為支撐的綜合能源服務,通過業務模式由重到輕的轉變,成為了產業風險防控的一種有效選擇。

(四)用戶需求

一方面隨著產業政策和能源環保政策的逐步演進,相關要求逐步提高,用戶需要有專業技術服務主體(綜合能源服務商)支撐并轉移資金壓力和政策風險;另一方面,由于用戶在用能品類、質量上的差異性和對能源服務需求的差異性,加上能源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使得部分用戶愿意通過綜合能源服務商對其差異化用能需求進行價值外化,并共享其價值。

綜上所述,綜合能源服務是在政策、市場、技術、業務、風險和需求等因素共同推動下的一種選擇,一方面,用戶確實需要綜合能源服務來確保能源保障的安全、可靠、清潔、經濟、高效,另一方面,綜合能源服務更是相關能源產業、單位自身迫切的業務需求。

三、綜合能源服務發展契機分析

雖然當前綜合能源服務面臨政策機制、商業模式、技術融合等多方面困難,但在“雙碳”目標、新能源發展和產業數字化等趨勢下,綜合能源服務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與電力平衡、數字化賦能(能源)產業、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及業務拓展等方面將面臨更多發展契機。

(一)中短期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機會

1.公共建筑能源(費用)托管及延展業務

針對醫院、政府辦公樓、學校等公共建筑開展能源(費用)托管,在政策、技術和案例方面均較為成熟,且已逐步形成可復制的商業模式。

但公共建筑能源(費用)托管需關注以下因素:公共建筑主要能耗為空調(含供暖,占比約50%)、照明(占比約20%),空調系統優化專業性要求高、照明單項節能改造多數已實施;大部分公共建筑體量小、改造空間小;需要有效的數字化平臺提高能效管理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因此,在推進公共建筑能源托管時,仍需面對上述挑戰,且需注意地方財政等因素造成的潛在風險。

與公共建筑能源(費用)托管類似,已有綜合能源服務商選擇商業、工業領域中存在大量熱(蒸氣、熱水)、空調(冷熱水)、壓縮空氣等穩定用能需求的行業和企業,開展商業或工業用戶的能源(費用)托管服務。

2.能源數字化平臺及衍生業務

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構建數字化平臺,并依托平臺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能源服務的模式,已逐漸出現。主要業務類型包括以下幾類:

◆能源設施代運維

針對工業園區企業變配電設施、新能源場站發電設施等具有區域密度和規模的能源設備設施,提供設備代運維數字化平臺提供的故障診斷、少人值守、自動派單等功能減少設備運維成本。此類業務通常采用能源數字化平臺(線上)與運維團隊(線下)的O2O模式,為用戶提供代運維服務。

能源設施代運維將優先出現在人力成本高的經濟發達地區或專業人員缺乏的西部地區,且業務發展受線下渠道影響,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

◆能源設施運行優化

針對工業企業中大量存在的空壓機、制冷機、鍋爐等通用型公輔系統,采用數字化平臺提供設備狀態監測、設備管理、能效優化等功能降低能源系統運行成本。此類業務通常以提供能源數字化平臺為主,采用SAAS或收取流量費方式為主,并可為用戶推薦第三方設備檢修等線下服務。

◆低碳園區及碳資產管理

針對企業或園區低碳化需求,提供低碳智慧能源系統規劃、建設等服務,以及配套的能源和碳資產管理平臺。

◆能源設施狀態評估及診斷

針對新能源發電設備、發電企業重要能源設備等能源設施,通過大量數據接入,構建關于設備可靠性、設備能效等模型和算法,為企業提供能源設施狀態評估及診斷。

基于上述能源數字化平臺集聚的大量設備信息、用戶數據和用能需求,還可在既有業務基礎上,提供諸如能源交易(購售電)、需求側響應、節能商機撮合、能源系統快速規劃、碳資產管理等衍生服務。

3.企業級綠色/智能微電網

在新能源和儲能設備成本降低、企業能源保障需求增加、低碳能源供應及碳認證等因素驅動下,采用新能源和儲能、數字化技術,具有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技術特征的企業級綠色/智能微電網將成為綜合能源服務的一個重要方向。

(二)中長期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機會

1.園區級綠色/智能微電網

隨著新能源進一步發展,其就地消納和逐級平衡的需求將愈發迫切,促使電源、電網和用能用戶采用更恰當的方式平衡各方利益。當商業模式和政策機制逐漸具備時,園區級綠色/智能微電網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并在此技術形態中囊括更多綜合能源服務的業務內涵。

考慮到分布式光伏和用戶側儲能的潛在建設規模、配網逐級電力平衡的迫切需求,園區級綠色/智能微電網將釋放出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機會值得期待;但商業模式和政策機制的逐步建立,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大的包容性,以及相關主體利益平衡的考量。

2.平臺化和生態化能源數字化平臺

隨著工業企業、能源行業數字化水平提升和成本降低,以及能源數字化業務模式經驗積累和用戶積累,基于行業、省域、集團的平臺化、半開放的能源數字化平臺將有望形成,全國性、綜合性、生態化的能源數字化平臺也值得期待。

四、結語

從當前能源供需格局逐步從供方市場轉變為需方市場,以及能源基礎設施投資決策機制逐步從基于價格轉變為基于價值這兩個重大轉變來看,綜合能源服務商需以用戶需求和價值變現為牽引,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設計,并調整自身的業務支撐體系和業務決策機制。實質上,綜合能源服務是在政策、市場、技術、業務等因素共同推動下的一種選擇。對于綜合能源服務商而言,一方面需要從用戶需求出發,進行需求甄別和篩選,另一方面,需要從自身資源出發,進行評估和選擇,最終,考慮政策邊界等外部約束條件,對業務場景(用戶、需求和服務)和業務路徑進行聚焦,以此設計綜合能源服務業務。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雙碳”背景,能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