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圍繞近岸/離岸海上風電制氫的需求,研發出一項以海水為原料制備氫氣聯產淡水的新技術,并依托該技術完成了25千瓦級裝置的測試驗證。
傳統堿性電解水制氫的電能利用率一般為65%至80%,未能利用的電能轉化為廢熱排放至環境中,造成了能源的嚴重浪費。在該研究中,團隊利用電解水產生的廢熱作為海水低溫制淡水的熱源,建立了廢熱回收系統,并與海水低溫淡化技術進行集成耦合,研發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相比傳統淡水電解水制氫,該技術省去了廢熱移除所必需的換熱器單元,以及與之配套的冷卻介質,減少了設備成本與能耗。
在此基礎上,團隊基于自主研發的鎧甲催化劑整體式電極,研制出25千瓦級海水制氫聯產淡水裝置。運行結果顯示,以海水為原料可實現高效電解水制氫聯產淡水,氫氣產能可達3噸/年,氫氣純度≥99.999%,產生的淡水在滿足自身電解需求的基礎上,可額外聯產淡水6噸/年。同時,相比傳統淡水電解水制氫裝置,可將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的電能利用率提高10%以上,證明了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的可行性與先進性。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