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全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在煙臺啟動

2023-12-15 08:58:26 水母網   作者: 信召紅 王宏偉  

海上逐光,風景這邊獨好。

11月22日,由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煙臺)有限公司與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共同創建的全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在煙臺啟動運營。

在國內外尚無成熟海上光伏開發模式和成功經驗的情況下,全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的運營和啟動,開啟了海上光伏企業聚鏈成群的新篇章,為各方整合資源、深化合作吹響了“集結號”,標志著我國在海上光伏實證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要突破。

填補國內空白

海上光伏產業有了“試驗場”

煙臺高新區四十里海灣,矗立著一座紅色的半潛式海洋平臺,這里便是全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所在地。

“集光海上光伏實證基地由一座半潛式海上生活平臺改造而成,從外觀上來看,整個平臺大小超過13個籃球場。目前首批46串光伏產品已安裝到位,實現并網發電。”昨日,記者跟隨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煙臺)有限公司總經理潘細錄登上這座海上“巨無霸”,實地探訪海上光伏產業的前沿動向,感受煙臺澎湃發展的綠色動能。

經過近一年建設,實證基地正式啟動運營。在此前的試運營過程中,實證基地克服風、浪、流的循環載荷和高鹽霧等復雜海上工況,對水位、結構受力、光照強度、發電量等數十項數據和光伏平臺項目的發電效率、新材料防腐性、抗風浪能力等關鍵因素進行了綜合論證,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滿足了要求。

記者看到,基地平臺開闊的甲板上,已經布滿了各種尺寸和規格的光伏組件。“當前陸上光伏產品不能夠直接用到海上,都需要針對海洋高鹽霧等特殊工況研發新產品。實證基地主要是試驗各種海上光伏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包括驗證海上光伏組件在海洋環境中能否長時間高效可靠運行,試驗海上光伏漂浮式平臺技術等,相當于海上光伏產業有了‘試驗場’。”潘細錄說。

目前,實證基地吸引了眾多一線光伏組件企業以及原材料企業的踴躍參與,共收集25家組件及原材料企業的46串光伏產品在此進行實證,包含了不同電池技術比對,不同類型封裝膠膜比對,不同玻璃鍍膜技術比對,不同邊框材料的比對以及透明背板與雙玻組件的比對。與此同時,這些光伏產品已經接入海上基地平臺的分布式儲能消納系統,開始為平臺生活區供電。

在數據分析方面,實證基地接入了由國家光伏質檢中心(CPVT)發布的戶外實證“曦云”數據平臺。該數據平臺可針對不同氣候環境、不同應用場景下光伏產品的實證表現進行實時、系統、全面的比較和分析,將進一步提升國家光伏質檢中心(CPVT)戶外實證基地的信息化、智能化、數據化實證技術能力。

打造全球首個

竹基復合海上光伏新材料

距集光海上光伏實證基地不遠處,幾塊巨大的光伏板漂浮在湛藍海面上,在太陽照射下閃耀著粼粼波光。

由4個單個浮體方陣組成,裝機總容量達400千瓦,總凈甲板面積約1900 平方米,可滿足在浪高6.5米、風速34米/秒、4.6米潮差的開闊性海域安全運行——這是中集來福士研發的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半潛式海上漂浮式光伏發電平臺,也是全國首個該領域的示范項目。如今,該平臺已交付中集集光并與海上光伏實證基地相連通,助力深入開展實證工作。

當前,光伏新能源產業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新周期,光伏應用場景由陸地邁向海洋,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中集集光專注于提供基于海上光伏的海洋綜合開發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我們已安裝的海上光伏發電能力是600千瓦,每年可發72萬度電,用作海上基地平臺的生活和工作用電以及電動船用電,實現海上新能源發電和海上就地消納。”潘細錄說。

不過,在近海布設光伏項目并不容易,海上空氣濕度大、鹽霧腐蝕強、多強風強浪的惡劣環境,對海上光伏組件產品的質量要求極高。生產建設成本高,一直是影響海上光伏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通過技術改進,實現海上光伏的降本增效,是加速海洋新能源應用開發的核心動力。

在海上光伏實證基地西南方向,全球首個竹基復合材料海上漂浮式光伏平臺項目“集林一號”正在開展測試工作。

“竹基復合材料是一種以竹子為基材、采用多種新工藝制成的新型生物基材料,與傳統鋼結構相比,具有重量更輕、成本更低、耐海水腐蝕、使用壽命更長、綠色環保等優勢。”潘細錄介紹,該光伏發電平臺由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科技集團與中林綠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建造,項目在全球首次采用新型竹基海工材料作為主材,開啟了新材料在浮式光伏平臺領域的試驗應用。在相關實證測試完成后,將規模化產品的普及和應用,助力推動海上光伏平價開發進程。

跨越從0到1

攜手推動光伏產業鏈“下海”

蔚藍大海,蘊藏著綠色低碳發展的無限潛能。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萬公里,測算可安裝海上光伏裝機規模超過70GW。

當前,山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省份已率先推出批量化海上光伏開發規劃,海上光伏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但從總體來看,我國海上光伏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無建設運營行業標準、無成熟可借鑒監管經驗等實際困難。通過海上光伏實證驗證與匹配,設計建造出符合海上選型標準和應用標準的光伏基地已勢在必行。

基于此,中集集光攜手國家光伏質檢中心,共同建設海上光伏實證基地。基地通過多種技術的集成、優化和比對,將進一步驗證在復雜海洋環境下,光伏發電技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形成相對成熟的論證成果,建立一套完整的海上光伏運維技術和系統方案,為海上光伏規模化、商業化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海上光伏還是一片待開發的廣闊藍海,是一個新的萬億級龐大市場,行業亟需掌握可靠安全的技術方案,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標準,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一個合作共贏的秩序,這需要多方的共同突破和創新。”中集來福士總裁王建中表示。

“海上光伏是一個從0到1的發展過程,如何制定標準,制定什么樣的標準能滿足海上光伏產品的推廣應用,仍是行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煙臺高新區智能制造及海洋產業招商中心主任李芳德表示,搭建專業化、商業化的實證基地,對海上光伏裝備性能分析與檢測、設計優化、安全性評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認為,該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掌握海上光伏核心技術,參與制定行業標準,為光伏產業鏈下海提供海上現場實證服務,將促進海上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推進我國海上光伏基地化、規模化建設,為國家海洋新能源應用開發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為國家海上檢測標準占領全球高地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發力新型應用場景

推動海上新能源創新發展

在“雙碳”目標和海洋強國戰略背景下,海上光伏發展潛力大、綜合效益高、生態環境友好,既是拓展新能源發展空間的有效途徑,也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的新增長點,更是經略海洋的有力抓手。

搶灘海上光伏新藍海,煙臺占據先發優勢。2022年6月,山東省能源局公布2022年山東競爭配置10個海上光伏項目,海陽、招遠、萊州三個入選區域裝機容量共計410萬千瓦,占據全部裝機總量的1/3,為6個入選地級市之首。

不僅是中集,今年5月份規劃建設的國家電投山東能源海陽HG34海上光伏項目采取的是近海樁基式,HG34海上光伏項目規劃裝機容量270萬千瓦,是當前全球最大、國內首批近海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

無論是漂浮式,還是樁基式,煙臺周邊海域已經成為各能源央企發展海上光伏的“良田”。

眼下,以中集來福士與中集集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也在積極開拓基于海上光伏的新型應用場景。“我們正在推進海上光伏制氫、氫+碳捕捉二氧化碳制甲醇等‘海上能源島’示范項目,并與上海濟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一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氫燃料電池船舶,實現海上新能源制氫就地消納,已于今年7月下海試航成功。”潘細錄介紹,中集集光還將與各合作方共同努力,攜手共推海上光伏產業化開發,大力推動海上新能源創新發展,為海洋強國戰略和“雙碳”目標持續貢獻力量。

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王宏偉 通訊員 孫俊杰 楊雪潔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煙臺,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