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4(第五屆)國際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暨第三屆零碳城市峰會”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成功舉辦。大會由中國投資協會、國際院士科創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中國投資協會零碳中國研究中心聯合承辦。作為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高規格配套活動,其圍繞“培育新質力,探索新路徑”的主題,針對最新研究成果和行業趨勢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本次活動的主要成果包括:發布《零碳島嶼評價標準》、《零碳中國·綠色甲醇》藍皮書、“零碳工廠”評價結果,以及“零碳中國”標準試點。
發布《零碳島嶼評價標準》
中國投資協會于2020年1月發起《零碳中國倡議》,并于2022年正式啟動“零碳中國”1+N標準體系建設,陸續發布出版了《零碳園區評價標準》《零碳工廠評價標準》《零碳數據中心評價標準》等專項零碳標準,為相應場景的零碳建設提供了有效指引。此次發布的《零碳島嶼評價標準》屬于“零碳中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投資協會立項,經過一年多的編寫和多次專家研討,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共識的標準成果,將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零碳島嶼評價標準》專家組組長、國家電網公司原總工程師張啟平表示,該標準的制訂,旨在通過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推動島嶼實現碳排放量最低或碳中和,從而促進島嶼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島嶼建設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還能有力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的廣泛應用,進而推動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此次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定方面,專家組經過反復論證、高度提煉,最終形成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一級指標主要包括經濟發展、能源利用、低碳建筑、綠色交通、資源回收與節約、零碳治理、零碳績效;二級指標重點涵蓋了經濟收入、綠電、綠色建筑、新能源交通、生活污水、數字化管理平臺、島嶼雙碳規劃、島嶼碳達峰碳中和理念或碳普惠理念宣傳、固碳增匯情況等。
這一標準的制訂與發布,是中國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能源轉型發展、全面落實“30·60雙碳”戰略方面,邁出的堅實一步,對建設零碳島嶼以至于零碳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發布“零碳工廠”評價結果
由中國投資協會發布的“零碳中國”評價標準體系自正式出版發布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快速響應和積極應用,全國范圍內的“零碳工廠”“零碳園區”已經逐步從試點走向示范。這些試點一方面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零碳升級,爭取達到零碳標準要求;另一方面在新建項目上,全面按照零碳標準投資建設運營。經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評審,及中國投資協會專家復審,有4家“零碳工廠”在零碳能源利用、零碳建筑能效提升、零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等方面表現突出,具有代表性和推廣價值。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貴為4家“零碳工廠”上臺授牌,其中連木沁作業區吐魯番聯絡壓氣站被評為“零碳一星”;烏魯木齊輸油氣分公司烏魯木齊作業區、洛克美森(濟南)零碳智慧工廠被評為“零碳二星”;江中藥谷被評為“零碳三星”。
發布“零碳中國”標準試點
為發揮標準引領、試點先行的作用,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發展模式,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以“零碳中國”標準體系為依據,本著以“試點”促“示范”的原則,于2022年~2023年已發布兩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義的試點項目,并得到行業內的高度認可。
今年在第三屆零碳城市峰會上,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發布第三批“零碳中國”標準試點,從申報的眾多項目中選擇了其中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義的8個園區、7個工廠、5個鄉村、3個島嶼、3個數據中心,支持其零碳場景的打造。
2024年度“零碳園區”標準試點單位共8家,包括興城產業園、棗莊市山亭經濟開發區零碳智慧園區、西安工投集團涇河產業園、張家口市零碳建筑示范園區、廣安市分布式綠色能源示范基地、青海絲綢云谷低碳算力產業園項目、青島奧帆中心、東方電子零碳智能產業園。
2024年度“零碳工廠”標準試點共7家,包括新立采油廠III區塊、青島綠帆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廠、寧波愛詩化妝品數字化工廠、萬方乳霜紙巾智能制造工廠、廣州市番禺區勝美達舊水坑電子廠、湯臣倍健工廠、廣州瀝滘生態化地埋式凈水廠。
2024年度“零碳鄉村”標準試點共5地,包括湖南省平江縣麗江蘆頭零碳示范村、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群圍村、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大鄧村、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古夫鎮龍池村、懷安田園綜合體示范村。
2024年度“零碳島嶼”標準試點共3地,包括福建湄洲島、湖南長沙橘子洲、珠海市香洲區擔桿島。
2024年度“零碳數據中心”標準試點共3家,包括江西銀行總部數據中心、中金數據烏蘭察布零碳算力基地項目、江天數據環京大數據產業天津北辰基地。
這些試點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有助于推動中國在能源利用、產業結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深度優化和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之后各個試點也將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模式借鑒,推動形成更多國際合作和交流,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