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三屆零碳城市峰會作為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高規格配套活動,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峰會由中國投資協會主辦,邀請了來自地方政府、世界500強企業、行業協會、知名高校等國內外專業人士,通過城市專題報告、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等形式,旨在探索零碳城市的發展路徑和實踐經驗,共同為構建更美好的零碳未來貢獻力量。
大咖話零碳發展
中國投資協會能投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杰主持了嘉賓致辭、院士報告、零碳城市主題報告環節。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發表致辭時指出,當前國際上許多城市在零碳城市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如丹麥哥本哈根通過發展高效公共交通系統和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美國波特蘭市通過設定城市增長邊界保護自然資源,以及英國倫敦通過引進碳價格制度推動交通領域綠色轉型。中國政府從2010年開展低碳試點工作,到2023年出臺《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在100個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政策力度逐步加大,為城市的零碳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零碳城市建設的意義不僅在于減少碳排放,更在于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交通等措施,顯著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居民的生活質量。展望未來,零碳城市的前景廣闊。
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陳清泉致辭時提到,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人類命運的共同挑戰。建設零碳城市是實現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不僅關乎城市自身的環境質量,更關乎社會的未來。近期我們的工作是創造“人工智能的腦袋”“人工智能的意見”。簡單而言,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就是融合,包括人文世界、信息世界的融合。此外,還致力于研究大語言模型和數字串聯的規律與關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大腦”,來推動零碳城市的發展。“我們堅信只有通過匯聚全球的智慧,才能把科技轉化為真正的社會交易,并愿意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企業家,共同探討如何解決零碳城市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難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零碳城市將不再是理想,而是會沖出科技的圍欄。”
中國標準化協會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原院長馬林聰指出,綠色低碳是零碳城市發展新治理和新路徑的關鍵挑戰,它不僅是一種環保理念,更是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以低碳、低能耗,以排放、低污染為主要特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穿生態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推動綠色創新,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產業和供應鏈,持久培育綠色新質生產力。因此,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是新時代下的鮮明標識,對于實現零碳城市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綠色低碳發展中,中國標準化協會已發布多項標準,開發評價工具和數據庫,助力零碳城市建設。
中華環保聯合會監事長、生態環境部巡視辦原副主任劉香芬認為,中國是最早制訂并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國家之一。為實現“雙碳”目標,中國建立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于2024年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中華環保聯合會致力于促進中國環境事業發展,推動全人類環境事業的進步,在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雙碳”戰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去年,聯合會與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協會共同發起國際行動倡議,旨在將低碳、環保、可持續融入生命周期思維,并建立促進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刻,我們呼吁各國政府、行業組織、企業和社會各界加強對碳生命周期的投入和應用。
院士講低碳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在發表題為《園區零廢低碳轉型》的演講時表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工業部門是能源消耗與廢棄物的主要來源,通過構建零廢低碳評級體系、推動工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非常重要。如五糧液江北產業園區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和資源循環利用措施,實現園區能源系統清潔低碳化、固液廢資源高值化循環處理。最后,凌文還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研究院核心目標與任務,包括打造開源、開放的ESG數據信息庫,構造國內引領、國際認可的ESG評級體系,推動中國企業ESG表現和國際評級的提升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院長黃震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再電氣化》為題發表演講。他重點介紹了再電氣化的兩種類型,一是直接電氣化,用綠電代替煤和以電代氣等,即終端能源電氣化。二是間接電氣化,比如可以用綠電制作燃料,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黃震從再電氣化的重要性和具體實踐出發,指出加速零碳電力供給,實現各行各業的電氣化,是減少碳排放的關鍵路徑。而利用零碳電力制取氫、氨和合成燃料等新型儲能方式,為實現交通航運等難以電氣化的行業的去碳化提供了新思路。他強調,要建立新的電力能效觀,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才能更好地適應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體系。
政府代表說零碳城市
遼源市委副書記、市長程宇介紹稱,遼源市每一個階段的發展變化都與能源息息相關,全面展現了一個資源型城市的誕生、發展和蝶變。20世紀90年代以來,遼源市依托扎實的工業基礎,先后培育多個接續替代產業,走出煤炭枯竭的發展低谷。2023年,遼源市政府提出以新能源引領產業結構轉型、以新業態引領傳統工業轉型、以新文旅引領生態環境轉型、以新生活引領城市發展轉型,全力創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市政府與中國天楹集團全面開始合作,建設“基于廢礦坑綠色修復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著力打造集發電、消納、儲能、應用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助力遼源市構建新能源全產業鏈和產業生態。下一步遼源市將把培育以新能源為標志的立市型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全力建設增量配電網產業園、氫基綠能產業園,前瞻布局以低空經濟、空天信息、數字經濟為主的新興產業,致力打造百億級襪業紡織集群、百億級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霍林郭勒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單連衡發表講話時指出,霍林郭勒是一座“因煤而建、緣鋁而興”的縣級新型工業城市,是國家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重要能源保障基地。經過四十余年的創業奮斗,霍林郭勒市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力實施能源轉化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成功吸引了國家電投、山東創新、杭州錦江、江蘇鼎勝、山東靖帆、福耀集團、北方鋁業等一批大型央企、國企、民企落戶投資創業,產業結構已經從起初的“一煤獨大”轉變為如今的“煤電網鋁加”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模式。202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1.4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852.6億元。如今的霍林郭勒市蓄勢待發,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呈現出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
行業專家謀零碳機遇
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首席代表高思主持了零碳專題報告、圓桌對話環節。
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安娜·索德霍爾姆介紹稱,1986年,本研究院首次參與中國在廢水、湖泊及大氣領域的項目,并于2023年推出生命周期思維(LCT)國際行動倡議。研究院在全球多個城市,包括斯德哥爾摩、北京、武漢和天津設有機構,擁有500余名員工,致力于為客戶創造環境效益與價值。LCT倡議通過生命周期評價和成本分析,評估產品的環境與經濟效益,助力政府和企業的綠色采購,推動低碳產品發展及出口(如EPD、CBAM),超越了傳統意義上對生產現場和制造流程的關注,涵蓋了產品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社會及經濟的影響。此外,LCT還能幫助城市、企業及產品層面制定低碳行動計劃,為碳足跡基線計算提供工具,幫助識別排放熱點,評估減排效果,并從全生命周期角度強化供應鏈管理。
國際環境產品聲明體系(International EPD system)大中華區主任徐敏以《環境產品聲明助力零碳城市發展國際經驗》為主題進行發言,他指出環境產品聲明(EPD)可以傳達有關產品和服務生命周期環境績效的透明、客觀和可比的信息。過去25年,在國際EPD體系中注冊的EPD數量已達到10000個,這為低碳城市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具體而言,EPD能夠推動建立商品分類規則(PCR)、加強信任和透明度、優化產業鏈、推動產業創新并提高效率、吸引可持續投資等,在監管合規和風險緩解方面也起到積極作用。
學界和企業代表開展圓桌對話
對話環節以“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策略:國際政策、電池法合規與出口”“通過生命周期思維賦能企業”“聚焦中外企業的全球對齊,供應鏈整合與互利共贏” 為主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國家電投電能(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偉,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德兵,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車內研發部部長、黨支部書記郭建強,斯凱孚中國區副總裁趙慶濤,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周永章參與對話,共同探討可持續發展議題和能源轉型路徑。
姜偉指出,目前,中國為世界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然而,全世界的低碳標準或核算方法尚未完全一致,產生的數據結果存在一些出入。例如中國各省級的排放因子,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這使得部分光伏產品統計的數據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此外,EPD雖然包含碳足跡,但其維度更為豐富,對產品的要求也更高。例如國家電投在清潔能源方面占比是最高的,公司圍繞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方面,公司在去年年初開發了光伏匯流箱,為EPD的認證合作提供了依據。另一方面,公司在綠色供應鏈建設方面取得了進步,第一階段偏理論性的工作已經完成,并進行了試點工作,第二階段很快將為供應鏈建設提供更大的助力。
趙慶濤介紹了斯凱孚(中國)在中國的運營情況:每6個月會推出新產品、新服務,以適應國內運營場景的變化。如今在極致降本的趨勢下不斷實現業務模式創新,如由以前專注于增量轉變為對旋轉設備性能的維護,與客戶共享收益。如今斯凱孚一方面積極致力于轉換能源結構,在中國的工廠已經全部獲得綠色工廠的認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從2020年的40%增長到2024年的80%。另一方面,也在推動能耗的降低,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向客戶提供更加低碳、高效、持久的產品與服務。
郭建強表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軌道交通車輛出口的重要基地。機車產品所涉及的產業鏈非常廣,比如對于一列高速工作組而言,機車可能最終產品,而這可能大概是由50多萬個零部件組成的,涉及電子、網絡控制、化工原材料。從運營和使用過程來說,軌道交通是一個低碳環保的行業。“我們也在追求低碳設計,并搭建了自己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針對綠色低碳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接下來將從標準培訓、完善平臺、供應商管理評價三個方面推動工作。”
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國資委最大的央企招商局集團旗下的一個三級子公司,長期從事汽車及摩托車整車系統零部件以及它的產品的檢測認證,包括國內法規和國外法規,最近幾年服務于行業發展,推動更多中國的汽車產品出海。陳德兵指出,目前電動汽車汽車和電池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充電,對于這一點,隨著整個超級充電系統網絡的布置,其實是有解決方案的。而在國際上,碳稅問題可能成為行業的一大痛點,未來在碳核查、碳優化改進和認證方面,我們會為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多努力。
周永章認為,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科研和創新方面,產學研究、國資合作以及標準的設立和運用極為重要。從如今歐盟碳關稅來講,他們關注到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這種組織管理值得中國參考,因此在助力企業實現碳中和過程中,也需要充分應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定量和定性的工具。如今各方已然站在一個正確的賽道中,廣闊的前景是可以預期的,因此應繼續推動低碳零碳發展。
“零碳中國”評價標準體系多項成果成功發布
本次活動發布了《零碳島嶼評價標準》《零碳中國·綠色甲醇》藍皮書、“零碳工廠”評價結果和對獲得“零碳中國”“零碳園區”零碳工廠”“零碳鄉村”“零碳島嶼”“零碳數據中心”標準試點相關單位的推薦工作。
《零碳島嶼評價標準》專家組組長、國家電網公司原總工程師張啟平表示,該標準的制訂,旨在通過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推動島嶼實現碳排放量最低或碳中和,從而促進島嶼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島嶼建設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還能有力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的廣泛應用,進而推動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這一標準的制訂與發布,是中國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能源轉型發展、全面落實“30·60雙碳”戰略方面,邁出的堅實一步,對建設零碳島嶼以至于零碳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而《零碳中國·綠色甲醇》藍皮書,為主動爭取綠色甲醇的國際話語權,對于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會還進行了生命周期思維國際行動倡議(LCT)項目工作組啟動儀式和環境產品聲明(EPD)工具發布儀式。
此外,本次大會發布了“零碳工廠”評價結果和“零碳中國”“零碳園區”零碳工廠”“零碳鄉村”“零碳島嶼”“零碳數據中心”標準試點等相關工作。這些試點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有助于推動中國在能源利用、產業結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深度優化和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之后各個試點也將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模式借鑒,推動形成更多國際合作和交流,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