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石油
  • 一線調研丨單價超百億 看大型國產儲卸油平臺是如何煉成的

一線調研丨單價超百億 看大型國產儲卸油平臺是如何煉成的

2024-12-03 09:53:56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前10個月,我國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過四成。其中,全球最大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在江蘇南通成功出口,單價超過百億元。按排水量計算,這樣一個平臺相當于5艘航母的排水量,是代表著全球最高水平的海工裝備。“超級訂單”的背后,是我國制造硬實力的提升。
 
大型國產儲卸油平臺是如何煉成的?
 
當記者抵達江蘇南通海門基地時,碼頭邊停放的上千輛自行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負責人說,因為船廠生產工作區的不斷擴大,自行車成了工作人員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對比基地建立之初和現在的工程圖,記者發現生產區的面積足足多了38萬平方米。
 
招商重工生產管理部經理助理 趙智勇:我們目前手持訂單比較多,而且高端船型占比也越來越大。
 
船廠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企業出口總額的85%都是來自停靠在碼頭邊的這類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眼下這個“巨無霸”正在進行主船體的最后調試。船廠負責人說,想要打造這樣一艘巨輪需要四十幾個月,建造的難度相比于普通船也直接跳了好幾級。
 
招商重工技術中心副經理 莫剛:這條船的內部結構非常復雜,并且分為十幾個功能區。我們針對每一個功能區都成立了專項攻關小組,引進專業的人才和專家。
 
當記者進入主船體內部的時候,切實感受到了工程的復雜程度——甲板之下還有六層結構,密布著各種設備、管道和電纜,就像一個巨大的迷宮,僅僅走了三層就要花費十幾分鐘。面對如此復雜的技術挑戰,企業“逐一擊破”的方案派上了用場,就拿主船體最核心的部件——發電機來說,技術部門聯合國內多個發電機企業,最終完成了首次國產化建造。
 
前不久,船廠成立了一個平均年齡僅30歲的創新部門——精益管理中心,匯集了技術、生產、工藝、IT等多個部門的骨干。
 
 
現在,經過幾十輪升級改造后,平臺主船體的國產化率已達到70%,企業前10個月的出口額也比去年的總量提高了近兩倍。
 
拖航不易面臨挑戰
 
順利遠航開啟作業
 
在生產儲卸油平臺的整體制造方面,船廠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技術攀登。但是造好船只是第一步,“巨無霸”出海還要面臨什么新的挑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8月出口巴西的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建造完成后在上海港進行了交付。由于平臺本身沒有動力,整個交付過程完全依賴其他船只拖拽,加之平臺體形龐大、重量驚人,這無形中增加了交付的難度和風險。
 
 
招商重工生產管理部經理助理 趙智勇:經過幾年的嘔心瀝血把這個船造出來,一旦在這個航道上因為拖帶安全出現了一些事故,對整個行業來講,可能都是一種不可彌補的損失。
 
趙智勇向記者展示了一份超100頁的拖航方案。為確保這艘價值百億的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順利交付,團隊提前一年就開始籌備,盡力將每一個可能的細節都考慮在內。
 
招商重工生產管理部經理助理 趙智勇:我們這個拖航方案大概是由9條拖輪再加兩條警戒艇在內一共11條船實施這個拖帶工作,整個拖航船隊的長度大概在650多米,寬度80多米。這也是有史以來長江段最大規模的一次拖帶任務。
 
拖航任務跨越江蘇和上海水域,在各地海事局的協調下,“巨無霸”獲得了綠色通道。
 
江蘇南通海門海事處處長 程磊:我當時就在海巡艇上,看到這么一個龐然大物,大國重器,能夠順利交付,心里感到非常開心。
 
眼下,這艘8月出口的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經過三個月的遠洋航行,已經抵達巴西海域,開啟了長達35年不返港的深海作業。
 
船舶產業鏈
連接上下游 “鏈”向全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以儲卸油平臺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設計復雜,上下游產業鏈很長,涉及材料、研發、生產等多個環節。價值上百億的儲卸油平臺出口,不僅體現我國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的攀高式發展,還為上下游企業帶來了很多新訂單。
 
02:05
記者來到了江蘇常州的一家船纜制造企業,它是生產儲卸油平臺的上游公司。在這里,一根小小的電纜,要進行十幾項極限測試才能正式“上崗”。
 
現在,企業開始和國內知名院校展開產學研合作,開發了一系列適用于深遠海的新材料,跟著大船一起“出海”也讓他們收獲了更多新訂單。
 
常州船用電纜總經理 劉焱鑫:與去年相比,整體接單量增長超過了20%,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相關訂單增長已經超過了50%。
 
在這次調研時記者發現,一艘價值上百億的儲卸油平臺能有效帶動材料、機械設備、電器、儀表、石油化工等多個產業的發展。為了讓巨輪更好地“牽引”上下游產業,加強“抱團”生長能力,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在南通成立,為大船和配套企業搭建起技術創新和合作的橋梁。
 
長三角船舶與海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業務發展部總監 廖期龍:目前,我們已經積累了近200個科技創新創業項目,并且以創新性的撥款投資結合機制來支持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
 
眼下,南通已經牽頭泰州、揚州,成功打造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船舶制造、海工裝備制造規模分別占全國1/10和1/4。
 
長三角船舶與海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業務發展部總監 廖期龍:今年以來,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裝備的訂單量呈現良好的趨勢。面向未來船舶海工產業,我們除了在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船型開發方面做工作,還要下大力氣去支持船舶配套產業的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總臺央視記者 劉穎 林杉 唐高林 馬敏杰 王子楚)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國產儲卸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