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作為關鍵的支撐力量,發揮著平衡能源供需、提升新能源利用率、保障電力系統穩定的重要作用。通過儲能的調節能力,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大規模接入電網和優化能源結構提供了可能。
同時,儲能的多樣化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進一步拓展了低碳經濟的邊界,使得綠色、可持續的未來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因此,儲能在雙碳目標與可持續發展需求的結合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本土突圍戰
近日,在國家能源局2024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前三季度新型儲能發展情況。根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5852萬千瓦/1.28億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約86%。2024年1月至8月,全國新型儲能累計充放電量約260億千瓦時,等效利用小時數約620小時。
從數據上來看,無論是新增、累計裝機容量等規模數據,還是利用小時數、充放電量等實用核心指標,國內儲能發展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然而,在一片“欣欣向榮”背后,行業的復雜性和挑戰也逐漸浮現。無論是遙遙領先的行業“龍頭”,還是征戰多年的“老兵”,亦或是初露鋒芒的“新秀”,他們共同面臨的一個關鍵詞都是:“突破”。
現階段,國內儲能行業激烈競爭的壓力下,企業普遍面臨利潤空間被壓縮和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挑戰,不少企業正在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據星球儲能統計的60家儲能企業三季度報告顯示,超過56.7%的企業凈利潤下滑嚴重,部分企業的利潤降幅甚至接近700%。
雖然目前企業們面臨著產業政策的優化調整和市場的深度競爭,在短期內加大了企業經營的壓力,但從長期來看,這不僅推動了產業鏈的深度優化、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產品性能的提升、加強了企業的合規意識與創新能力,也推動了行業向著更加健康和規范的方向發展,進一步強化了行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基礎。
在邁向更廣闊未來的進程中,戰略調整和方向選擇至關重要。伴隨產業升級和技術突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拓展全球視野,積極參與國際市場。
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開拓新的業務機會和市場需求,企業不僅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更能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
出海正反面
出海,既是市場全球化的必然動作,也是應對本土競爭的發展策略。行業巨頭們率先扛起出海大旗,作為“排頭兵”開拓前路,帶動眾多儲能企業紛紛揚帆出海,競逐這一新浪潮。
CNESA披露,2024年上半年,中國儲能企業簽約訂單規模超過80GWh,其中海外訂單簽約規模超過50GWh。
然而,出海的征程并非一帆風順,國際市場的多元挑戰和風險依然存在。
一方面,盡管海外市場的毛利率通常高于國內,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儲能企業競相出海,產品的毛利率已不斷被壓低,部分市場的利潤空間甚至從早期的30%-40%下降至個位數。
另一方面,各國對儲能行業的法規和標準存在巨大差異,企業必須針對不同市場的法規進行生產、認證和運營模式的調整,這一過程無疑增加了市場準入的時間和成本。
再加之海外項目的交付周期更長,導致回收周期延長。此前,高利潤尚能覆蓋這一風險,而如今在成本提升和利潤下滑的雙重壓力下,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變得更具挑戰,同時供應鏈成本的波動風險也在增加。
不僅如此,由于各國對儲能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企業采取簡單“復制”策略并不能實現通吃,且海外市場對于合同履行的要求極其嚴格,就算企業因市場變化等原因出現利潤下降,甚至成本虧損的情況下,也要按要求履行交付,否則可能面臨高額賠償和法律責任。
另外,即便企業能夠順利解決以上一系列問題,如果無法提供穩定、高效、及時的本地售后服務支持,客戶信任也將難以維系。
面對多重挑戰,不少儲能企業已開始探索多種應對策略,如出海建廠、設立辦事處、組建當地銷售團隊、與本地供應商合作等,這些方法雖然有效,但成本高昂且存在局限性,無法全面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復雜問題。
此外,更為深層的挑戰還在于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要求,這一領域非儲能企業所擅長,需要具備豐富經驗的“職業玩家”助力。
低碳轉型需不斷技術創新,成本壓力大;碳排查和碳足跡管理復雜,難以高效追蹤各環節碳排放。此外,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還需應對歐美等地嚴格的碳排放和環保標準,合規成本高。
市場對企業的綠色形象和產品低碳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這一形勢下,儲能企業不僅需要進行內部創新,更需借助專業合作伙伴的支持,長遠看,這不僅是應對本土競爭和出海挑戰的高性價比選擇,更是滿足雙碳要求的可行之道。
破局最優解
近日,國內儲能巨頭海博思創的IPO申請成功通過上交所上市委會議審議。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海外市場風云變幻的背景下,面對“雙碳”目標與全球化挑戰,海博思創選擇與施耐德電氣合作,通過借力其在精益生產、低碳咨詢和全球布局方面的深厚專業能力,開辟出一條高效的破局之路。
雙方攜手探索結合各自優勢的創新解決方案,形成了“1+1>2”的協同效應,不僅提升了海博思創的市場競爭力,也為雙方帶來了超出預期的收益與成長空間。
助力海博思創提升企業競爭力,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施耐德電氣提供了覆蓋工業設計、精益生產咨詢和能源管理在內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推動海博思創實現高效精益生產及可持續發展。
在生產方面,施耐德電氣協助海博思創優化產線工藝流程,縮短生產周期,建立效率管理模型,改進生產區域布局,從而大幅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在倉儲物流方面,施耐德電氣通過物料分類、庫房分區和配送模式的優化建議,幫助海博思創建立高效的倉儲管理體系,顯著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時,通過優化主計劃、采購和排產流程,確保物料的齊備和準時交付,促進了供應鏈的整體效率提升。
在管理層面,施耐德電氣圍繞海博思創的戰略規劃,協助其分解細化運營KPI,并通過即時化管理和績效評估機制,不斷提升管理效率。
這一套精益管理解決方案助力海博思創的生產效率提升13%,OEE(綜合效率)提升5%,倉儲和物流成本也大幅下降,全面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施耐德電氣為海博思創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雙碳咨詢服務,以支持其綠色低碳轉型。
在“雙碳”戰略制定階段,施耐德電氣協助海博思創搭建了符合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供應商管理規劃,展開CDP評級提升研究;在排放現狀分析階段,提升對碳數據的整體管理能力,海博思創成功獲得了權威第三方審核機構 TÜV NORD的認證。此外,海博思創也在施耐德電氣的幫助下完成了科學減碳路線圖的制定,并建立高適配性“雙碳”管理體系,以確保績效追蹤與效果呈現。
在硬件方面,施耐德電氣為海博思創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高品質硬件,包括EasyPact MVS T系列交流框架斷路器、EasyPacT MVS DA1系列1500V直流隔離開關、ComPacT NSX塑殼斷路器、A9微型斷路器等低壓設備,以更加安全、穩定、可靠的性能,助力海博思創提升整體產品品質,更好地滿足終端業主的需求。雙方在儲能產品的工業設計上也展開了深入合作,在電極電芯結構和柜體內都進行了設計制作,助力海博思創在行業及市場端的競爭力提升。
憑借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施耐德電氣借助其全球網絡和品牌影響力,助力海博思創快速布局本地市場,由施耐德電氣提供符合海外(歐盟為主)標準的高品質產品,并通過全球服務網絡幫助海博思創進行項目調試、安裝及售后服務。
施耐德電氣在與海博思創的合作中,充分展示了其為儲能企業提供深度支持的專業能力與卓越成效。此外,施耐德電氣也期待與更多儲能企業攜手合作,助力全行業共同進步。
憑借在精益制造、雙碳咨詢、智能硬件及全球服務網絡等領域的豐富經驗和資源,施耐德電氣能夠為不同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共同探索和挖掘市場的新機遇。通過打造“1+1>2”的協同模式,施耐德電氣不僅關注單一項目的成功,更致力于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儲能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幫助更多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邁向全球化舞臺的長遠成功。
路雖遠行則將至
從國內競爭到全球化發展,儲能行業面臨的不僅僅是企業間的博弈,更是整個行業如何應對技術、成本、市場等多重壓力的系統性挑戰。與此同時,企業越來越認識到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行業開始涌現出更深層次的變革與協同探索。
這其中,創新驅動和合作共贏成為行業破局的關鍵路徑。許多企業不再將競爭僅僅聚焦于價格,而是將目光轉向技術創新、全生命周期客戶服務能力提升、生產經營效率的全面優化,以及在數字化和節能降碳領域的突破。這些努力不僅推動了企業個體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行業內的惡性競爭。
施耐德電氣與海博思創的合作僅僅是行業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更大的視角下,整個儲能行業正在經歷從低層次競爭到高水平協同的轉變。從設備制造到系統集成,從供應鏈管理到綠色低碳技術的引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找專業合作伙伴,探索新型協作模式。這種行業內部與跨領域的共同努力,正在為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和全球競爭力提供重要的解決方案。
通過全行業的協同創新,儲能行業的許多問題正在被逐步破解。利潤困境正在被技術驅動的價值增長所取代;本地市場的焦慮,正在被海外市場的多元化機會所平衡。雖然挑戰依然存在,但行業已經展現出破局的能力和潛力。
儲能行業的持續發展需要的不僅是個別企業的突破,更是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和生態圈的完善。只有通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儲能才能真正從內卷突圍,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而像施耐德電氣與海博思創這樣通過深度合作所體現出的協同效應,正是全行業邁向更綠色、更可持續未來的重要驅動力。
未來,儲能行業在技術創新、綠色轉型和全球化發展的道路上,或許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但可以確定的是,行業的每一次進步,都將為全球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的實現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文章來源 能源新媒/王成龍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