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砥礪奮進,2025蓄勢待發。
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國經濟劈波斬浪,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穩健前行。
展望新一年,“十四五”規劃收官,新的五年規劃緊鑼密鼓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縱深向前。
駛向新航程,中國經濟無懼風雨向前進。
(一)
2024年,中國經濟交出怎樣的答卷?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這一判斷,經海內外媒體傳播開來,市場信心進一步提振。
“穩”,是2024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之一。
2024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5%左右,增速仍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30%。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
這份答卷寫滿不易,歷程很不平凡。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前高、中低、后揚”的曲線,盡顯韌性。
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多箭齊發、精準發力。
既正視困難挑戰,又抓住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
四季度以來,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態勢穩健,工業、股市、樓市等領域積極變化越來越多,市場信心更強了,社會預期更穩了。
外媒評價,“永遠不要低估中國經濟的韌性和中國決策者駕馭風險的能力”“中國經濟重回實現今年增長目標的軌道上”。多家國際機構上調對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2024年,更多捷報相繼傳來:
全年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這是廣大農民辛勤耕耘、大國糧倉藏糧于技的豐收之年;
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這是小包裹出深山、達四海,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提速之年;
鐵路年度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40億人次,這是億萬民眾追逐夢想、奔赴美好的奮斗之年;
一個個“首次突破”,印刻在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足跡中,激蕩起腳踏實地、砥礪奮進的足音。
歲寒知松柏。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黃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青海瑪爾擋水電站,正為2024年最后一天實現全部機組并網發電作最后調試。
再上冰原的新華社記者感慨:上一次是為了報道抗震救災,這一次是為了見證超級工程。當地2021年曾發生7.4級地震,是自汶川地震以來我國陸地最大地震。
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2024年,中國經濟雖然有起伏,但迎難而上、穩中求進,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不斷增強。
(二)
2024年12月29日,北京。
CR450動車組樣車首次亮相。一列彰顯“銳龍追夢”,一列寓意“科技之光”。該動車組未來投入商業運營后,運營時速將達400公里,成為全球跑最快的高鐵列車。
追夢不止,創新不輟,正如今日中國之姿。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向著深空攬月。53天,11個飛行階段,1935.3克,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取土”成功返回。
向著深海逐夢。全球鉆探能力最強、科學實驗功能最全的中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建成入列。
向著極地探索。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破浪出征,進行科研和后勤保障領域的國際合作。
自強創新,開放合作,向“新”奔跑的中國,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
2024年12月25日,全國首條跨市自動駕駛公交在武漢新城開通,線路橫跨武漢、鄂州兩市,開通首年乘客可免費乘坐。首批體驗的乘客楊女士贊不絕口:“剛剛在變道的時候,遇到公交車跟它搶道,它及時剎住了車,安全之后才開始行駛,還挺聰明。”
產業“破圈”,格局演變,未來已來。
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相繼揭牌,正是產業向綠色低碳、數實融合轉型的生動寫照。
放眼全國,更多企業邁開步子創新發展,創造中國經濟諸多高光時刻: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創下世界紀錄;出口全球最大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超級訂單”代表全球海工裝備最高水平;擁有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蟬聯世界第一。
2024年3月,美國蘋果公司宣布增加在華投資,將在上海、深圳兩地擴建及新增應用研究實驗室,以支持產品制造。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技術優勢是中國吸引蘋果投資的重要原因。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刊文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研發實驗室的作用日益增強。
今日中國,向“新”而進,向“智”求變,向“綠”圖強。
(三)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
畢業于廣州高校動漫設計專業的2024年應屆畢業生小陳,不久前通過“粵就業”大型金秋網絡招聘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有些“社恐”的他說:“網絡招聘簡直是我的福音,效率也很高。”
2024年,各地更加積極應對就業形勢,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組織就業服務活動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進商圈、進社區。
2024年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8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
安居樂業,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
2024年以來,從中央層面出臺促就業“二十四條”,到首個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發布,再到聚焦“一老一小”領域擴大養老托育服務有效供給,一系列政策舉措著眼民生急難愁盼,書寫暖心答卷。
當2025年的新年鐘聲響起,萬家燈火里,有一盞溫暖的光屬于環衛工人毛師傅一家。
2024年3月,在杭州從事環衛工作8年多的毛師傅,完成了環衛專項公租房選房,約6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月租金僅600元左右。“不僅面積大,房租還便宜!女兒來看我們也能有自己的房間了。”他笑逐顏開。
這一年,城市更有溫度,鄉村更添活力。
托起百姓“安居夢”,全國共計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172萬套(間)。
城市更新讓家園更宜居,全國共計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790個,改造城市危舊房7.4萬套(間),80%以上的城市啟動便民生活圈建設。
鄉村振興穩步推進,“土特產”出山越海,農文旅融合等多業態蓬勃發展,讓農民搭上致富快車。
“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情懷深厚,擲地有聲。
中國經濟不僅在基本面中見潛力,更在市面中見活力,賬面中見韌性,人面中見希望。
(四)
展望2025年,將迎來怎樣的風景?
各大國際機構對2025年世界經濟謹慎樂觀。聯合國貿發組織認為,世界經濟將面臨更多“前景多變”和“不確定性”。
任憑風云變幻,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時與勢仍在,這邊風景依然可期。
改革發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正在加快落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將持續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政策加力,財政政策從“積極”到“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取向再次改為“適度寬松”,釋放出進一步穩增長的鮮明信號,將為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提供有力支撐。
歲末寒冬,中國大市場暖流升騰。
2025年春運出行總量和單日峰值或將創歷史新高,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7天門票開門即售罄,攜程數據顯示2025年元旦春節假期的國內整體旅游訂單量顯著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2025年9項重點任務之首。
從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到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再到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都將不斷催生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廣州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生產制造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目前已在全球累計獲得超過千架的訂單及預訂。
倉儲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極智嘉,近日在合肥的制造基地正式投產,以支持全球業務擴張。
市場環境越是復雜,產業越要向“上”,培育新質生產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
上海提出到2025年組建5個以上合成生物功能型平臺,山東六大傳統產業繼續實施技改升級行動,遼寧布局無人駕駛船舶、人形機器人。各地因地制宜落子布局,爭相培育創新熱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堅持開門發展、互利共贏的中國,迎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信心票”。
近期,外資機構密集發布2025年前瞻性預測。高盛、瑞銀、摩根資產管理等紛紛對中國市場作出積極展望。中國德國商會調查報告顯示,92%的受訪企業計劃繼續在華開展運營,超過一半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增加投資。
信心源自對于中國發展大勢的堅定看好,源自對中國機遇的熱切期盼。
征程萬里闊,奮進正當時。
前進道路上,我們還將在風高浪急時爬坡過坎,在驚濤駭浪中涉灘闖關,更將在改革創新、團結奮斗中創造萬千氣象。鼓足干勁、提振志氣、充盈信心,中國經濟必將迎來更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