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中國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萬億-30萬億元,熱發電總量可占全年總發電量的30%-40%。
8月17日,多位太陽能行業研究專家對《財經》記者表示,保守估計,8萬平方公里的太陽能利用可解決去年全國全年總用電量,1500平方公里的太陽能利用就相當于一個三峽的總發電量。
太陽能發電分為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此前多指光伏發電,光伏發電是通過半導體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光熱發電是通過太陽光加熱介質的方式發電。
2009年,全國年度總發電量達3.65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3萬億千瓦時,水電0.554萬億千瓦時,核電0.069萬億千瓦時。同年,三峽年總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
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電氣協會副理事長黃湘指出,按照2020年全國總裝機容量13億-14億千瓦時的規模,從裝機容量、電力品質、負荷條件、環境壓力和減排需求等分析,太陽能熱發電的目標是全年總發電量的30%-40%,需要3-4萬平方公里土地。
假定每平方公里每年貢獻1億千瓦時電量,則3萬平方公里的開發,能解決2020年全國總用電量的30%-35%。若每平方公里的總投資控制在7.5億-10億元,則光熱發電投資總規模可達22.5萬億-30萬億元。
對于這一預測,多數企業認為只是“沙盤上的房子”。一位不愿具名的熱發電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熱電產業鏈上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且“人家不愿意和你市場換技術”,這將嚴重阻礙市場規模化發展。
另一位零部件生產制造企業負責人則擔心,由于眼下沒有一個實驗型或商用型光熱發電站建成投產,所以實際發電量可能會與理論測算存在較大差距。
上述負責人說,估算的巨大市場前景易導致大量企業瘋狂投入,一旦資金鏈斷裂,就要由政府收拾和買單。“太陽能熱發電現在有點這個苗頭,企業方面比較發熱。”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