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報名截止前夕,華能卻已經開始建設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場。
8月30日,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趙世明宣布,公司將投資60億元,在江蘇省大豐市東側的毛竹沙海域建設華能江蘇C4國家潮間帶300兆瓦風電示范項目。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指出,“潮間帶風電場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是(風電發展)進一步走向深海的過渡平臺。大豐示范項目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單純的300MW裝機容量,最重要的是帶動配套的海上風電設備制造能力發展。”
300兆瓦示范項目
大豐C4國家潮間帶風電場示范項目是目前在建和已建的海上風電場中裝機規模最大、離岸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的海上風電場項目。目前,項目已完成海上測風塔的施工安裝,并于8月15日正式開始測風。現場地址勘察、可研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展開,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項目核準并開工建設。
據華能介紹,建成投產后,該風電場每年將生產約7.4億度清潔電力,節約標準煤25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2萬噸,與常規能源發電相比,每年還可減少6000噸二氧化硫、2500噸煙塵排放,節約淡水240萬噸。
該項目的風機設備供應商為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則擔任主要勘察設計單位。
在外界眼中,這個強強聯合體集中了中國最具優勢的電力開發商、亞洲最大的風機設備制造商以及目前海上風電技術最強的設計單位。
事實上,華能新能源與華銳風電的合作由來已久。
2005年,兩家公司共同開發建設了我國第一個國產化兆瓦級示范風電項目——華能威海風電場。風電場46臺風機全部采用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1.5MW風電機組。
華能榮成海上風電項目則是它們合作的又一個例子。這一項目前期規劃容量10.2萬千瓦,共安裝34臺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生產的單機容量3MW的海上風電機組,計劃總投資24.2億元,整個工程預計2011年底可全部建成投產。
據了解,華能榮成海上風電項目前期規劃容量10.2萬千瓦,共安裝34臺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生產的單機容量3MW的海上風電機組,計劃總投資24.2億元,整個工程預計2011年底可全部建成投產。
另一方面,華能大豐潮間帶示范項目上網電價仍有待核定。
“潮間帶風電場項目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通過該項目,將為我國潮間帶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運輸、安裝做出示范。但由于目前尚處于測風階段,項目單位千瓦造價與上網電價還沒有確定。”華能新能源副總經理何焱說。
海上風電前景
近年來,由于陸地上可開發的風資源越來越少,全球風電場建設已出現從陸地向近海發展的趨勢。
有專家指出,與陸地相比,海上風電具有風能資源的能量效益比陸地風電場高20%—40%,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等優勢。因此,海上風電已經成為未來風電開發的主戰場。
在過去的200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689MW,已經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00%,遠高于30.1%的陸上風電增長速度。而歐洲仍然是海上風電的主要市場,去年新增了8個海上風電場,合計裝機容量為577MW,累計總裝機容量2056MW。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家能源的政府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中國風電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依托“三北”、東部沿海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區,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大規模開發方式進行規劃和建設。
“現在風電已經進入了加快發展的階段,同時,以陸地發展為主逐步轉向海上風電為主。”梁志鵬說。
目前,國家能源局部署了中國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推出了江蘇沿海地區千萬千瓦級海上和潮間帶風電基地建設的規劃,并開始了多個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華能江蘇大豐C4國家潮間帶示范項目只是其中之一。
下個月,國內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報名即將截止。總計1000MW的特許權項目將分為四個項目,其中江蘇濱海、射陽兩處為近海風電項目,各裝機300MW;大豐和東臺兩處則為潮間帶項目,各200MW。
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神華集團下屬的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均計劃參與競標。
“華能新能源有專門的團隊正在對這四個項目進行測算。”何焱說。
雖然海上風電發展形勢良好,但梁志鵬也指出,海上風電同樣面臨技術難度和環境挑戰。
華能新能源也承認,潮間帶風電場還缺乏經驗借鑒,風機基礎、風機安裝施工技術及施工設備還處于摸索階段。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