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輸配電
  • 國家電網“閉門降薪”是否能起到示范作用

國家電網“閉門降薪”是否能起到示范作用

2010-08-31 15:05:51 中國商報

電網企業壟斷性很強,其高福利、高工資由來已久,2006年曾有報道,一個電力行業的抄表工年薪10萬元,又有數據表明: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倍至3倍,而且福利待遇好;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倍至10倍之間。電力行業名列高收入、高福利榜首,可見電力職工收入到了非降不可的程度。

電力內部人員收入有明、暗兩種,明的有工資和部分獎金,而暗的卻說不清,道不明,如電力企業工人用電不用錢或少出錢;如企業內部利用電資源優勢辦企業,收入比工資獎金還高。又如,據某電力央企工作的某人士向記者透露,“我們單位員工每月都有報銷任務,即1500元的超市購物和1000元的汽車油票,完成任務就等于報銷了2500元。”

按照慣例,不論是企業也好,單位也罷,內部的人士即使收入再高,福利再好,也不會輕意透露,不露富已成為一種潛規則。此次電網內部個別人士透露獎金下降,總收入下降并沒有多少真實性,反而更讓人產生聯想。

電力企業內部員工收入究竟有多少?其下降總數有多大?其收入由幾大部分組成?尤其是高管們的收入有多少?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如果內部員工年總收入是20萬元,其中獎金下降只是1萬元,那此種下降有何意義?因而,只有把具體的數字公之于世,才能讓人信服。

期待更多央企跟進降薪●侯文學

國家電網的這一舉措,令人為之稱道。

早在今年4月,國家電網召開第二季度工作會議,就確定了加強收入分配改革的方針,隨后全系統內一場大規模的降薪便悄然進行,涉及到從總公司到各省級電網以及各發電廠,實行年薪制的員工基本都在降薪范圍之內。但各地進度不一,行動快的在4月底就已開始,也有的到七八月才開始。由于不同區域、管理層與一線職工收入差距較大,各地各企業降薪的幅度各異,下降比例由各個公司自定,因此有的地方降基本工資的10%,有的是整體下降30%甚至50%。

應該肯定的是,國家電網悄然降薪是一種識大體、顧大局的行為。近年來,央企職工工資、特別是高管薪酬過高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導致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現象已廣為社會詬病。因此,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就明確提出,要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嚴格規范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監管辦法。國家電網主動降薪之舉,應當被視為是在響應黨中央號召的一種自覺行動。

國家電網悄然降薪,當然也與企業經營業績有關。近日,國資委給129家央企中108家的2009年度運營情況亮出成績單,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以利潤總額1484.7億元再次成為“最賺錢央企”,中石油、中石化緊隨其后。同時,虧損企業有8家,其中就包括虧損23.4億元的國家電網公司,但從2009年國家電網《社會責任報告》中體現出來的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包括主業和輔業在內卻是整體盈利40億元。而國資委要求央企進行主輔分離、主多分開的改革。央企在國家電網盈虧數據上的測算差距,大概就出在主輔業的計算方法上。

根據國際上衡量一國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衡量,到2009年底我國基尼系數已超過0.3的警戒線,高達0.49,在有完整的統計數據的150個國家中排在前10名,已經到了應該解決的時候了。解決這一問題,當然需要采取提高低收入群體工資水平在內的綜合措施,其中把央企工資水平降到合理水平不可或缺。當然,除了國家電網外,中國移動等也在采取降薪措施,工農中建等四大國有銀行高管的薪酬也已悄然降了下來。但愿更多央企也能盡快采取相應措施,為縮小我國貧富差距做出貢獻。

內部改革需要 僅剩“圍觀價值” ●燕  農

放在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差距和央企工資實施“雙控”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家電網此次大范圍、大規模降薪,應該頗具社會責任和示范價值。但是,且慢將二者輕易聯系到一起而賦予電網降薪以重大意義。就像記者調查所證實的,此次大范圍降薪的主要目的在于平衡內部收入分配的差距,易言之,降薪主要是由于國家電網內部管理改革的需要,而于壟斷之外的社會責任關系不大。

國資委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的利潤總額為46億元,這里包括了主業和輔業的整體盈利。但是,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主業凈利潤虧損23.4億元,成為凈利虧損的8家央企之一,虧損額僅次于中國鋁業和中國聯通,位居第三位。諸多信息表明,在國家電網公司內部的收入差距上,存在三方面不公:一者,有編制職工多的主業巨額虧損,卻享受著高薪酬,聘用制職工多的輔業利潤豐厚,而約定薪酬卻未必高;二者,不同區域內收入差距較大,有的可降10%,而有的要降50%;三者,管理層和一線職工的差距相當高,因此,降薪需要向實行年薪制的員工動刀。

在這種情勢下,通過降薪有針對性地調節國家電網內部收入分配差距,已成不二選擇,否則公司內部的競爭力和活力將越來越減弱。但是,在此番降薪的同時,也讓公眾比較清晰地看到了壟斷體制內薪酬分配的不公平,甚至是薪酬分配的不正義和無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此次降薪看成是國家電網對內部不同區域、不同身份、不同群體間薪酬分配較大偏差的矯正。而這種矯正,只與其內部管理壓力有關,而與縮小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社會責任關系不大。

進一步看,據記者調查,各式各樣的獎金收入、電力職工所參股的多種經營公司分紅收入以及部分職工的灰色收入,曾是構成電力職工收入的主要部分。這就像體制內文體明星的收入,工資在其全部收入中的比例微不足道,而出場費、代言費、廣告費、獲獎獎金等等,才是其最核心和最厚重的收入。如果電力行業泛濫的獎金、參股分紅和灰色收入得不到有效規范,那么,表面上的工資收入下降得再多,對于從根本上遏制壟斷高薪和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差距也無濟于事。

所以,根本的問題是壟斷企業的薪酬構成結構要合理、透明。總體上看,央企平均工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七成,如果考慮到全國平均水平并不包括大量低收入的私營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央企平均工資要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那么,如此高的工資水平和遠高于工資的其他福利收入,所體現的是企業競爭能力與管理水平,還是國家政策與企業的壟斷程度?按照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基薪三分之一,績效三分之二”的考核原則,巨虧的電網薪酬恐怕要降60%都不止。所以,薪酬結構不合理、不透明,國家電網“閉門降薪”也就僅剩下圍觀價值,公眾很難看出到底合理與不合理。

央企員工薪酬能否以透明換公平 ●李  輝

就在不久前,國資委給央企2009年度運營情況亮出成績單,其中國家電網公司虧損23.4億元,現在又有國家電網公司大規模降薪的消息,二者是否有關,引人猜測——公眾似乎也只能猜測,反正對于央企員工薪酬,從來就沒有哪個機構明確說過。

央企員工薪酬的高低,一直是民間關注的焦點,可公眾卻一直難以知道薪酬的具體數額,只能從“電廠抄表工年薪10萬”這類傳言中得到“央企薪酬過高”的印象。此番,國家電網公司員工自稱“大規模降薪,下滑近七成”,但是,這仍然只是幾個人的說法而已,他們的工種、職務還是個未知數,官方也沒有確認這個說法,公眾還是難以確切知道到底央企員工薪酬是高是低。

央企員工的薪酬,并不是只和當事企業、當事人有關。近些年,中國的基尼系數一直攀升,早已過了警戒線,而有調查甚至對降薪的目的性感到擔心。比如,具體降薪還是沒降薪,又是怎么降的薪等都是他們自己說的,普通公眾根本就沒辦法監督。 

比如,有中國鋁業減薪的先例。2009年2月2日《中國證券報》報道說,“活下去才是硬道理!”中國鋁業公司副總經理呂友清用這樣一句話來講述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鋁。2009年2月1日下午,中鋁在公司總部召開了有20余家媒體參加的2008年業績新聞發布會。為安然熬過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鋁決定自2009年起推行大規模的減薪計劃以節約人力成本。據了解,中鋁的減薪幅度大小與員工級別高低相對應,級別越高減薪幅度越大。詳細的減薪方案為:普通員工減薪15%;科級領導減薪20%;處級領導減薪30%;分公司領導減薪40%;公司高層領導減薪50%。

但中國鋁業年報顯示,2009年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46.46億元,與上年同期的凈利潤相比大幅下降,而這僅僅是上市部分的虧損,有報道說,中國鋁業以利潤總額為-72.5億元成為虧損最大央企。但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總額卻增加了不少,副總裁陳基華、劉祥民、丁海燕報酬從2008年的66萬元增加到66.42萬元。就算是總裁羅建川從該公司拿到的報酬總額從2008年的90.7萬元減少到87.87萬元,這和他們承諾的“公司高層領導將減薪50%”也是絕對沒有可比性的。

再比如,即便是降薪也可能是“工資總額保持不變”。報道中說,下降的比例都由各個公司自定,因此有的地方降基本工資的10%,有的是整體下降30%甚至50%。記者了解到,在國家電網內部,不同區域的收入差距也是很大的,管理層和一線職工的差距也相當高。實際上,很多一線員工的收入并不高。這次大范圍降薪主要目的在于平衡內部收入分配的差距。此次降薪的范圍從總公司到各省級電網以及各發電廠,基本上實行年薪制的員工都在降薪范圍之內。

但是,出現“國家電網進行大規模降薪,降幅最高達30%”這樣的新聞也絕對不是自作多情。一方面,這可以討好公眾──我們在降低壟斷企業薪酬方面可是在動真格呀。另一方面,這也可以為電費漲價做鋪墊。國家電網2009年虧損23.4億元,而如果降薪后繼續虧損的話,就只能是漲價了吧?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國家電網 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