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8月31日電 記者 何欣榮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的接入、世博場館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使世博園成為鮮活的新能源集中示范區。在30日世博會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館舉辦的“普華永道世博圓桌會議”上,包括律師界、企業和投資方的代表均表示,無論政策環境、產業轉移還是國內新能源項目的大規模啟動,都將幫助國內企業在“追風(風能)逐日(太陽能)”戰中贏得優勢。
“中國在新能源立法方面的成就已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來自英國安睿律師事務所的唐曉東律師指出,不但中央政府層面有明確的節能減排目標并出臺了多個新能源產業政策及規劃,地方政府為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也是鼎力支持。“現在,中國在發展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法規,已成為部分國家議會上討論的焦點之一。”唐曉東說。
國內大型光伏企業晶龍集團副總經理曹敏表示,目前全球光伏業正表現出兩大趨勢:一是隨著德國等國家削減光伏發電上網補貼,預計歐洲占全球光伏消費市場的份額將由2009年的79%左右降至今年的70%左右。歐洲獨大地位的削弱和光伏消費在全球領域的興起,將幫助依賴出口的國內光伏企業分散風險。
二是光伏產業正在呈明顯的梯度轉移趨勢。2008年多晶硅價格曾瘋漲至500美元/公斤以上,金融危機時跌到50美元/公斤左右。“目前市場已明顯回暖,硅料價格回升至70美元/公斤以上且產品供不應求,各大多晶硅廠商的訂單都很飽滿。”曹敏指出。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后,國內光伏企業體格更加健壯,體現為一是制造成本更低,如行業龍頭保利協鑫宣稱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已經到了30美元以下,二是規模邁過GW級(百萬千瓦),如晶龍旗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晶澳太陽能今年的產量預計為1.35GW。在這種情況下,歐洲的光伏企業正在逐步向東南亞和中國轉移。“目前中國的光伏制造占全球近半的市場份額,未來將進一步上升至2/3左右。”曹敏表示。
除了光伏產業外,中國的風電產業也為投資方所看好。“我在美國開風電年會,前排就座的有很多是中國風電企業。”老牌私募基金德劭集團投資團隊成員王靜波博士說。目前國內的風電整機企業據稱有80家之多,慘烈的市場競爭令風機成本不斷走低,從而使風力發電的優勢得以凸顯。
王靜波表示尤其看好海上風電,因為其靠近沿海電力負荷中心,免去了長距離輸送的麻煩,“海上風電的缺點在于安裝和維護成本高,但隨著中海油等央企對海上風電的大規模布局,其成本也將不斷降低”。
至于核電,不管曹敏還是王靜波,都認為其將成長為支柱型的新能源產業。但核電的高技術門檻和事關公眾安全的特點,令私人資本進入很難。“核電屬于每個人都需要,但都不想放在自家后院的產業。從選址、規劃到建設,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這樣的投資周期更適合政府做,而私人資本等不了那么長時間。”王靜波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