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已經得到人們很多關注,對三網融合,人們也會有很多的解釋。但究竟什么是三網融合?人們對三網融合的理解是否存在誤區?
實際上,三網融合是指互聯網、電信網和廣電網的融合,包含技術、業務、市場和監管機構等的多層次融合,其核心不是某種網絡一統天下,而是發揮不同網絡的物理優勢,使得任何人能夠通過任何一種物理網絡獲得任何一種信息服務。因此,以往有些人認為三網融合就是一個網絡去統一其他網絡,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三網融合在我國是一種泛在網絡的概念,是從國家角度尋求信息化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手段。目前,三網融合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演變。
1978年,美國學者尼古路龐特用三個紅色的圓圈描繪計算機、印刷和廣播三者之間的技術邊界。他認為計算機、印刷和廣播這三者交叉的地方是成長最快創新最多的領域。我們可以把它稱為三網融合的第一個階段。
隨著三網融合邊界的發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電信網取代了印刷網,這是第二階段的三網融合,是電信、計算機和廣播三網的融合。第三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互聯網又取代了計算機網。第四階段,三網融合成了電信網、互聯網和傳媒網的新三網融合。
雖然我國早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就把三網融合寫入了規劃,但如今,我國要實現的三網融合只是第三階段的三網融合。我國的三網融合研究也是從2008年才開始,國務院發布政策解除了國辦[1999]82號文中“電信不得從事廣電業務,廣電不得從事通信業務”的規定。2009年5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又首次在政策中提出“實現廣電和電信企業的雙向進入”。今年1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三網融合決議,三網融合的政策法律壁壘基本被打破,但是與三網融合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構卻沒有得到完善。
因此,我認為,三網融合在我國推進緩慢的主要障礙之一在于管制。在政策監管方面,雖然82號文件已被廢除,但是國家鼓勵三網融合的其他配套法律法規仍需要完善,多頭監管問題依然存在,產業隔閡嚴重,產業政策并不明確,更缺乏面向新三網融合的產業政策。
此外,阻礙我國三網融合的發展因素還包括對三網融合的認識、技術、業務開發等,從融合主體上看,還包括電信與廣電的融合問題。
對三網融合的認識是解決三網融合問題的基礎。正如前文所述,三網融合強調的是不同物理網絡共生共贏的合作。
在技術上,電信和廣電兩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在電信方面,目前國內寬帶接入以ADSL和小區LAN為主,ADSL寬帶2M及以下網速的用戶占絕大多數,價格是用戶升級到高速ADSL的主要障礙,而提供質量較好的IPTV服務的同時滿足上網需求,一般需要4M的下行速度。在廣電方面,目前數字化雙向改造沒有完成,實際使用廣電寬帶的用戶又很少,廣電對Internet接入服務和數據網的運維經驗也不足。
在標準方面,國內標準之間、國內與國際標準之間爭論激烈,融合網絡結構和技術爭端沒有解決,電信、廣電各執一詞,都以獨立主導三網融合為目標,勢同水火。在業務開發上,與國外成熟的商業運營相比,廣電與電信都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經驗,尚需要不斷摸索。
因此,只有認清三網融合發展進程的阻礙,才能使之更好發展。我們也許只需三年左右時間,就能夠實現中國的三網融合。
作者單位: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現任北京郵電大學三網融合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