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9月13日電 世界經濟論壇與跨國咨詢公司埃森哲13日在2010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上聯合發布一項研究報告,認為智能電網有利于推廣先進低碳技術,應加快投資和建設試點項目,而推動的關鍵一是建立政府監管及激勵機制,二是制定全球性標準。
這份名為《加快智能電網試點的成功步伐》的報告,在當天開幕的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布。報告認為智能電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全球能源行業發展正處于一個拐點:清潔能源受到青睞,電網需要變得足夠靈活,以推動低碳新技術的引入。與此同時,客戶越來越期望了解和掌控自身能源消費。報告援引國際能源署(IEA)的估測,到2030年,全球電網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需要投入約13萬億美元。
報告給智能電網下的定義是:一個數字化自愈能源體系,將電力或燃氣從發電源(包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傳輸到消費端。智能電網能夠優化電力供應,促進電網的雙向溝通,實現終端用戶能源管理,最大限度減少供電中斷,并按需傳輸電量,帶來的結果是電廠和客戶承擔的成本降低,電力供應可靠性提高,而碳排放量大大減少。
報告認為,各國政府開始認識到智能電網在推動一系列低碳技術過程中的中心作用,逐漸將智能電網當作戰略基礎設施來投資,以推進長期經濟繁榮,幫助實現碳減排目標。報告說,為了防止電力基礎設施成為創造低碳未來的瓶頸,政府需要現在就采取行動,推動智能電網試點。
報告統計,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實施的智能電網試點項目有近90個,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而東亞、中東和南美地區的試點也在日益增多。同時,資金投入迅速增加,去年僅中國就投入73億美元,美國的經濟刺激方案中則有45億美元用于智能電網項目。
如何加快智能電網試點項目建設?報告認為,有兩個因素起著重要作用,一是制定有力的監管和政策框架,支持創新和投資。二是推動制定全球性標準,有助于提高市場確定性和可交互性。
報告還建議,電力企業在推動智能電網試點項目時,應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使消費者認識到智能電網的價值和真正好處。報告舉例,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的國家電網館“魔方”就很好地幫助參觀者與智能電網技術實現了互動。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