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飛
2010年6月1日,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改革,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實行從價計征,稅率為5%。這意味著我國的資源稅改革正式開啟。該項改革開啟了我國能源稅、環境稅等改革的序幕,體現了國家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作的努力,的確是意義重大,但并不見得作用顯著。
“從價征收”解決不了根本
我們必須肯定國家資源稅改革從“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增加稅負,提高了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成本,促使企業珍惜使用不可再生能源、想辦法提高能效的積極作用。但是也應看到,這種單一提高一種或兩種不可再生資源稅負的措施并不能有效實現保護和合理使用不可再生能源、鼓勵新能源開發利用、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的目標。相反,由于資源使用成本的提高,使得生產企業不得不通過提高資源產品價格來轉嫁成本,從而使得能源供需矛盾的進一步惡化。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我國的新能源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新能源的各個產業遠不具備以低成本提供大量產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目前的市場沒能提供我們所依賴的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替代商品。這一情況可能導致的結果是,生產成本提高,能源產品價格上漲,由于缺少替代能源,能源需求并不減少。最終,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緊張,受價格信號指引,不可再生資源開采擴大,污染增加,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仍然發展緩慢。所以說,該項措施不一定行之有效。而要真正實現能源的可持續供應和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構建一套系統的財稅政策。系統的能源財稅政策就是指把整個能源產業視為一個由眾多的二級產業組成而各個二級產業相互影響的整體,在充分考慮各個二級產業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制定的一套完整能源財稅政策。
亟須構建系統的能源財稅政策
系統的能源財稅政策涉及對一些產業的限制和對一些產業的鼓勵及支持。從內容上來看,系統的財稅政策應該包括對于不可再生資源開發、生產和應用的稅制改革,對于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開發、生產和使用推廣一套稅收減免優惠和適當補助支持的鼓勵政策。通過系統的財稅政策引導社會資金從不可再生資源領域轉移到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產業;珍惜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同時,使替代的清潔能源產品能保證社會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具體一些來說,系統的財稅政策應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組成:
――限制不可再生資源及高環境污染產業發展的稅制改革。
改革資源稅,提高利用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成本。如果只是簡單、單一地提高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成本對于實現能源的可持續供應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用不大。所以,我們這里的提高資源使用成本的資源稅是在一整套系統財稅政策中的,配合發展新能源的別的措施,這樣資源稅才能真正發揮其引導企業珍惜使用不可再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開征環境稅,補償和治理開采能源資源帶來的環境污染。根據不同產業及企業生產方式制定不同環境稅的稅率,通過高額的稅收嚴格限制高污染產業的發展。
改革資源稅和開征環境稅綜合起來要實現三個目標:一是通過資源稅稅制保證不可再生資源被合理利用;二是通過重稅率等限制高污染產業發展;三是應用兩稅的稅收收入補貼和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新能源產業的財政政策。
加大新能源研究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新能源開發利用中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科技領先。發展科技的重要內容就是加強基礎研究和新技術應用推廣。調整能源研發費用分配,加大向新能源傾斜力度,以切實有效地增加其投入,促進新能源的產、學、研結合,推進新能源的技術進步。在基礎研究階段,需要制定相應的財政政策,加大財政對研究領域的直接投入;在應用推廣階段,需要必要的直接投入,這樣財政政策會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和鼓勵社會各投資主體進入該領域。
完善國家財政對新能源的補貼政策。實施財政補貼政策對新能源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利于直接增加政府對新能源發展的投入,降低新能源企業的負擔,而且這一政策信號,有利于鼓勵并吸引社會各方面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從而拓展投入渠道,擴大總體規模,加速新能源發展。
――新能源產業的稅收政策。
適當的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政策是為了應對投資過熱而特意設計的。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可以作為政府產業政策的一個輔助工具來使用。對新能源類的投資項目暫停征收(或永遠不再征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即稅率為零);對不可再生資源類投資項目按一定稅率征收;對高污染項按高稅率征收。對不同的投資項目實行差別化管理能夠體現出國家的產業政策意圖,而又不需要采用行政手段來限產、停產。
優惠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
對于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企業給予優惠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稅率。如:實行投資抵免制度,即可再生能源企業的投資可以用新增所得稅抵免一部分;實行加速折舊,加大研發費用的支出份額,等。
新能源設備進口關稅政策。
國內自有資金進口國外先進的相關新能源設備應該享受優惠關稅政策,以確保內外資企業的同等待遇,從而推動新能源的發展,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