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日本2030年將成“能源出口國”

2011-02-21 13:45:04 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作者: 陳言  

按照日本現有的技術能力,到了2030年,日本很可能變成一個“能源出口”大國---一方面出口自己用不完的能源,另一方面出口提供能源的技術。這其中的預見、判斷、巧思和執行,都值得我們細品和學習

過去幾年在日本采訪時,常常聽到日本人說:“日本是個能源小國,我們不能不特別注意節能和發展自己的節能技術。”最近這一兩年再去日本采訪,則開始不斷聽到日本企業界人士說:“我們正向能源企業轉變,日本要成為一個能源出口國。”

出現這種變化,并不是日本人前后矛盾,而是能源匱乏的日本由于眼光超前,能源產業在這些年拔足先奔,早已今非昔比。

“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硅制造廠家,用我們的產品能夠很容易地組裝成太陽能電池。”株式會社薩姆科(SUMCO)總裁田口洋一對《望東方周刊》說。比薩姆科更厲害的全世界最大的硅制造廠家---信越化學工業公司也是日本企業。太陽能電池主要是由單晶硅或多晶硅的硅片來組裝的,出口硅片實際上就是出口能源。

連我們所熟悉的日本家電企業,也開始了“能源化”。松下電器集團董事長中村邦夫不久前對《望東方周刊》記者特別談到,“松下公司將成為一家能源企業。”松下已經收購了三洋電機公司,因為后者擁有出色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及電能儲能技術。中村邦夫認為,有了這些技術,就能在下一輪的轉型中幫助松下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紛紛轉型“能源”的背后,是日本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由于缺乏能源,日本政府一貫重視能源戰略。如果梳理一下二戰后的60余年,會發現日本在戰后較早的時期,就已經從以煤為主要能源的時代迅速過渡到了“油主煤輔”。盡管在上世紀70年代兩次經歷了石油危機的打擊,但由于早有準備,能源問題并沒有阻礙日本的發展。進入本世紀以后,日本開始更加重視核能,并進一步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戰略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搶占硅生產鏈條的制高點

國際能源組織(IEA)在2008年做了一個預測:到2030年,新能源市場規模大約是2006年的6倍。新能源中,約50%將來自風力發電,30%來自生物及垃圾發電,剩下的來自太陽能,地熱、潮汐等也具有一定的提供能源的可能性。

從總體能源構成上看,國際能源組織認為,到2030年,煤將占36%,天然氣為23%,水電19%,核電6%,石油4%,新能源則將占到12%。目前我們最依賴的石油,到2030年將只比太陽能發電規模大1%,雖然也還算重要,但對于產業及居民生活的影響,將遠遠不如今日。

日本是個每年有十余次臺風來襲的國家,在某些年份一年中甚至會遭遇20次以上的臺風,因此風力發電對日本來說有不小的風險。而日本的長處是工業生產能力強,把新能源的重點放在太陽能上,就成了日本能源戰略的自然選擇。

在推動太陽能的方式上,日本是“國家層面在開發出某種生產方式后,就將其推入到商業化階段,把這個技術轉讓給民間,讓民間來最后完成大規模生產”,薩姆科總裁田口洋一對《望東方周刊》說。

本刊記者在日本參觀了薩姆科公司的多晶硅生產線。7米高、數噸重的多晶硅是通過一個電磁爐用幾天時間連續鑄造的方式鑄成的。如果不考慮效率的話,截面在一平方米以上的多晶硅可以無限鑄造下去。工廠里沒有人戴口罩,沒有我們在國內常聽說的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經過去皮剪裁后,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硅片就生產出來了。

目前從太陽能電池的組裝上看,日本的總產量尚不能和中國相比,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裝廠家在中國。但需要強調的是,從原材料開始生產多晶硅或單晶硅的最大廠家在日本。日本企業之所以不大規模做組裝,是因為利潤不夠大。日本在硅生產鏈條上已經占據了制高點,今后中國企業要在硅提取方面爭奪日本廠家占據的國際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向關鍵的蓄電池技術進軍

在日本把新能源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后,很多企業便開始敏銳地轉向開發蓄電池技術,因為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最終都需要蓄電池來解決不能穩定供電、無法并入電網的問題。

數日前的2月1日,日立公司旗下的萬盛公司與宇部興產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宇部萬盛公司”正式開始運營,成為日本很多媒體財經報道的頭條新聞。一個出資額僅有1.5億日元(約合150萬美元)、不到100人的企業,卻將2015年的銷售額目標定在100億日元(約1億美元)。

鋰離子電池的制造與銷售是新公司的唯一業務。“萬盛公司有很長時間的生產磁帶的技術,宇部興產擅長生產電極間的膜狀產品,兩者結合起來后,生產出的電池將具有很好的耐熱性。”宇部萬盛公司發言人說。

蓄電池在充電和放電過程產生的高溫,一直是難以逾越的行業癥結,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蓄電池的充放電和蓄電能力都能有很大提高。正因為如此,一個投資額僅有1億多日元的企業,剛一成立就受到了日本媒體的注目。

本刊記者還曾專門去大阪附近專事電能儲能技術的三洋電機電池工廠參觀。公司送給記者兩節很普通的7號電池,并介紹說,“這種電池充電后放電很少,在未使用狀態下,三年之后至少還能保有75%的電力。”

工廠的屋頂、自行車存車庫的棚頂都安裝了太陽能電池,白天產生的電儲存在電池中,到了陰天和黑夜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電池中的電力。不過這家企業想得更遠:將白天產生的電力儲存在蓄電池中,可以穩定地向電網提供電力,這樣不論是太陽能還是風力發電,經過蓄電池聯網后,就不再有時高時低的問題。

在追求更高的電池蓄電能力上,日本企業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2010年11月,松下公司制造的身高1.7米的機器人“愛寶盧塔”,懷揣12節5號電池,走完了從東京到京都的500公里行程。它使用的是可以反復充電1600次的鎳氫電池,一天充電一次,用22天的時間走完500公里,“途中幾次遇到故障,走走停停,但最后還是勝利走完了全程。”機器人開發者高橋智隆說。[page]

買電動汽車,政府補貼1/3

在普通消費者層面,通過向電動汽車購買者提供補貼,日本政府又從另一個側面推進了新能源策略。

在東京汽車市場,記者看到,一臺三菱小型電動汽車售價接近400萬日元(約合4萬美元),是日本市場上普通家用轎車的3倍。但國家及地方政府對購買這款車的消費者可以提供接近總價1/3的補貼,以此來推廣電動車的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大樓還專門安裝了供電動車免費充電的裝置,地方政府自己也主動購買電動車。

另一汽車巨頭日產公司也加大了對電動車的開發。2011年當日產決定銷售其新推出的電動車后,一下子就在網上拿到9300份訂單。雖然消費者能否最終到4S店買車,目前還是個未知數,但很多人都表示愿意使用電動車。

“我希望電動汽車一次充電能跑500公里”,開慣了普通車的人會這樣說。目前三菱和日產的電動汽車一次還只能跑160公里,距離人們的要求還差不少,但隨著電池輕量化和蓄電能力的提高,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舉全國之力向外銷核電

在核電方面,日本則是另一種戰略:在企業掌控了世界領先技術后,企業外出拓市場與國家層面的外交努力相結合,大力向外“出口”。

日本核電專家丸彰先生在東京對《望東方周刊》記者介紹說,核電技術方面,日本不僅擁有沸水型核電技術(BWR),還掌握了壓水型核電技術(PWR),“兩種技術多年來一直既相互競爭,又互相學習,都具有了世界領先的技術水平”。

在此基礎上,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大力“推銷”日本的核電技術。

2010年10月31日的日本與越南首腦會談中,越南首相阮晉勇公開向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在越南東部建設的兩座核電站將“考慮使用日本技術”。越南計劃在2030年前建成運營14座核電站,將其中的4座拿出來國際招標。兩座采用了俄羅斯技術,已經在2009年和俄方簽訂了協議,另外兩座核電站由誰建設則一直懸而未決。

在東部建設的核電站由兩座各為100萬千瓦的核反應堆組成,預計2021年運營發電。為了能夠拿下這兩座核電站,早在2010年8月,日本政府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外交攻勢。先是由經濟產業大臣率經濟界人士訪越,提出日本將要為越南的人才培育、資金援助等提供方便。接著在10月又成立了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出資的“國際核能開發”機構,將日本全國的核電技術集中到一起,準備在世界上大量推廣日本的核電技術。2010年10月底,越南首腦親自表示傾向于使用日本技術,讓日本民主黨政府十分高興。

日本在越南取得成功之前,曾在阿聯酋羽而歸。本來無論從技術的成熟度還是下手的時間上看,日立制作所與美國企業的聯合投標似乎都勢在必得。但到了2010年2月,謎底揭開是韓國企業拿到了訂單。阿聯酋之所以決定使用韓國的技術,“是因為韓國總統李明博親自上陣,政府在后面全力支持”,日本企業方面的一位高層事后告訴本刊記者。

據他們了解,韓國在和阿聯酋談核電站時,提出不僅核電站的建設成本要比日美聯合體的價格低,而且會負責運營、維修,并幫助培養相關人才,拿出了一整套項目建議,“和我們單獨建設核電站的項目提案有著很大的不同”,日本企業的人說。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慘痛的教訓,日本后來集結全國的技術,在政府的直接參與下,去競爭越南的核電項目。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也在摸索單獨在外獲取核電站項目的可能性。2011年1月,東芝公司的子公司美國西屋公司與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共同開發大型核反應堆。2017年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東芝將完成開發計劃,屆時140萬千瓦的“CAP1400”壓水型核反應堆將能夠為50萬戶居民提供生活用電。

談到能源策略時,我們常常會想到加強石油儲備、去國外開發新的煤礦,或者就是擴大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但到了日本接觸日本企業時,發現他們更多是在談更具體的核電技術、多晶硅單晶硅的制造、蓄電池能力的提升,最后,他們又以電動汽車的形式,很簡單通俗地把新能源策略普及到了民間。

按照日本現有的技術能力,到了2030年,日本很可能變成一個“能源出口”大國---一方面出口自己用不完的能源,另一方面出口提供能源的技術。這其中的預見、判斷、巧思和執行,都值得我們細品和學習。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日本 2030年 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