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礦井安全撬動資本市場

2011-04-08 13:47:52 能源   作者: 張娜  

“所有的礦井里都要安裝一種叫救生艙的設備,這是緊急避險系統的核心配備,當下,國內大大小小的煤炭企業都在議論這個消息。”河南神火集團旗下一位名為胡壁壘的礦長對記者如此說到。

“跟潛艇差不多,人鉆進去,耐高溫,里面有吃的,有水,也有電,并且可以制造氧氣。”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焦煤公司師紅亮說,文件已經下發,不久將進行安裝。

的確如此。在2011年3月的兩會上,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不止一次地提到,全國所有合法煤礦都必須建成應急避難所,“再難也要推進”。

來自安監總局的一則可以佐證的最新消息是:在2012年年底前,所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國有重點煤礦中的高瓦斯、易燃發火礦井全部建設緊急避險系統,并建成一大批高質量、高標準的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示范礦井;2013年6月底前全國所有煤礦全部完成“六大系統”的建設完善工作,切實提高安全防護水平;2015年年底之前,全國所有礦井全部完成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的建設工作。

這樣的強制性文件并非只有一個,2011年1月25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印發了《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對緊急避險系統的產品類型、安放位置和檢測標準做了具體規定。

為什么要安裝這套設備,而且如此強制性?

不得不追溯到2010年10月的那場智利圣何塞礦難。在地下624米的深處被困69天后,33名礦工全部安全到達地面,就是救生艙起到了關鍵作用。趙鐵錘局長當即表示,智利礦難救援的成功對我國礦山安全工作有重大借鑒意義,“救生艙的建設工作將是整個礦山企業的重中之重”。

據統計,目前全國約有2萬煤礦和2-3萬家非煤礦山,可以估算出救生艙的總需求量在20萬臺,市場份額可能在4000億元以上。

面對4000億元的市場,一些企業已經蠢蠢欲動,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必然引發一場新的爭議,于是,很多人開始討論:由煤炭企業自己制造,還是專業公司來領銜?如此高額的市場投入是否值得?救生艙這個生命防線會不會跟消防栓一樣淪為擺設?

礦難催生救生艙行動

雖說中國是富煤國,但多為深礦井,目前國有重點煤礦礦井平均開采深度均超過400米,有些超過1000米。而礦井的深度直接與事故率是掛鉤的,上天難,入地更難,可以想象,一個比平均水平更深的礦井發生礦難的幾率也會增高。

2010年間,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的礦難事故頻頻傳出。“3?28”山西王家嶺事故讓人觸目驚心,最終造成38人死亡。河南省接連發生伊川“3?31”礦難、平頂山衛東區“6?21”礦難和平頂山新華區“9?8”礦難。年末,河南義馬煤業集團巨源煤業公司瓦斯爆炸,26人死亡。在一個名為“煤礦安全網”的網站上,每天與礦難有關的事故大大小小都記錄在冊。

然而,細看各個礦難的事故處理結果,會發現總是被歸類為管理問題,其實則不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就曾強調,很多是技術難題沒有及時解決的緣故,深井開采需要國家提供大量的技術支撐。

再來比較國外的事故,還是以智利圣何塞銅礦礦難為例,其礦工家屬戲言,一場礦難讓智利成為全球的焦點。受困礦工的井下生活豐富多彩,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如果沒有設施齊全的地下避難所,沒有地面持續科學的給養與精神鼓勵,這兩個多月的地下生活是很難熬過來的。而這些,正是中國這個礦難頻發的國度必須要借鑒的。

于是,當時就有人質疑,為何中國的煤礦沒有地下避難所?“現在山西潞安集團在做試點,估計會從潞安推廣到山西,繼而推廣到全國,另外,我們河南也有公司在做。”師紅亮說。

資料顯示,潞安集團常村煤礦作為國家首個煤礦新型安全防護設施示范礦,2010年5月在主產礦建設了由我國自行研發、設計的可移動救生艙、臨時避難硐室和永久避難硐室。這套新型安全防護體系具有四個特點,一是所有井下避難空間內裝備的監測、監控、通訊、數據傳輸等設備能實現與礦井原有各系統的全面對接,救生艙和永久避難硐室之間互聯互通,每一個固定避難硐室都可成為井下的臨時救援指揮中心;二是多級防護,獨立運行;三是多點布置,全員覆蓋;四是就近避難,迅速便捷。

市場有多大?

每次新生事物的出現都會催生一個新的市場,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帶來的市場就高達4000億元,不得不吸引更多資本介入。

師紅亮說:“緊急避險系統可能會被兩類企業分食,一類是大型煤炭企業,這些企業本身就有煤炭機械廠,引進或者自主研發后可以生產制造,潞安就是個例子,還有一類就是專業的機械公司,現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這些采礦技術先進的國家已經推行了這套系統,所以中國推廣起來不會很難。”

胡壁壘在一次展覽會上也看了這種救生艙,他說有不同的型號,從容納幾個人到幾十個人大小不等,要根據礦井和作業面的大小來設置,大的礦井可能要放置幾臺。

幾次聯系后,記者采訪到了一家專業的生產救生艙的公司。這家名為中稅天網的公司鮮為人知,據介紹,其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緊急避險系統生產制造企業美國斯特塔公司的中國區獨家代理。3月中旬,再次電話聯系時,被告知其董事長李書勛正在美國談判相關事宜,因為他們的第一批產品即將下線。

“預計在2011年4月,第一批60臺‘中煤—斯特塔’產品將正式下線,這將是救生艙在國內首次實現批量生產,按照計劃,‘中煤—斯特塔’在北京順義的廠區會實現年產2000臺,成為全球最大的救生艙生產廠;今年下半年,在河南漯河的工廠也將建成達產,實現年產2000臺。”中稅天網董事長李書勛如此對記者表述。

據介紹,早在2008年12月,北京中稅天網科技有限公司就聯合美國斯特塔公司,由中煤勞保學會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遞交了《關于在煤礦推廣使用礦井應急避難所的建議》,當時,趙鐵錘局長批示,由中稅天網公司作為國外救生艙系列產品和技術的引入者配合有關部門制定產品標準及相關標準,以著手實施救生艙在中國的使用。

像中稅天網這樣的專業公司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國內大型煤炭企業也在尋求出路,比如前面提到的山西潞安集團、河南平頂山煤機廠等等。

但這畢竟是個新興行業,雖然有4000億元的遠期目標在招手,市場預期卻未必一帆風順,而且,是自主研發,還是分一杯羹給國外企業?李書勛認為,在一個行業剛剛起步之時,建立成熟的規范和管理規定需要很長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先引用國外成熟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再在研發和應用中逐步加入中國元素,從而建立一套適合中國企業的合理可行的管理規范,將是一個在全國快速建立礦山安全避險系統的捷徑。

作用幾何 后續待完善

緊急避險系統的核心配備為避難所(也稱“救生艙”),即在井下距離工作面的一定距離和巷道內的一定距離放置或者建造一個空間,該空間內帶有氣體檢測系統、氣體預警系統、氣體凈化系統、氧氣供給系統,食物和水供給系統、照明系統、清潔系統,通訊系統、并具有一定的防爆等級和很好的氣密性,可使礦工在井下發生危機無法撤離的情況下內撤離至該空間,等待地面救援。

由于救生艙剛剛開始在中國礦山企業應用,標準還沒有明確,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研究員楊大明就曾經表示,救生艙等避難所是生命工程,要求高技術含量和高可靠性。

而且,胡壁壘礦長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建筑起火的事故讓人觸目驚心,很多消防栓沒有起到作用,雖然強制推行,反而成為一種擺設,這個救生艙會不會也淪為擺設?”

的確,這是一套怎樣的系統,會不會起到作用,國內何時統一標準,還沒統一標準就大批推廣會不會參差不齊將來更難更換,等等,市場雖然被打開了,還有太多的問題期待解答。

“即使有了救生艙,但礦難發生后能否即使跑進去,放置在什么位置?”師紅亮說作為煤炭企業要考慮其實用性。

對此,李書勛介紹了這樣一組數據:根據煤礦事故統計和救援經驗,在礦井發生事故第一現場,因爆炸、坍塌等傷害立即遇難的人員僅占事故總死亡人數的10%左右,絕大多數礦工的遇難是由于爆炸后其附近區域氧氣耗盡、含有高濃度有毒氣體、逃生線路被爆炸阻斷而無法及時撤離到安全區域造成的。

“在井下建設可移動救生艙和避難硐室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因為是可移動的,可以提前移動到足夠近的位置,救生艙采用安全的密閉空間,在較大范圍的危險環境中用于被困人員的應急避難,則可以為救援贏得足夠的時間。”李書勛介紹說。

資料顯示,避難所分為固定式和可移動式兩種,固定式為避難硐室,避難硐室具有防爆墻和氣密式防爆通道門和三級供氧、供電系統,主室內可裝通訊裝置,實現與地面的聯系,能夠容納50-150人;可移動式包括鋼制救生艙和可充氣式救生艙。與這些配套的還有過渡站,過渡站是裝有厚重塑料門簾,存放食品、水、通信裝置、備用自給式自救器和急救箱的過渡設備。

目前,神華、中煤、開灤、陽泉、晉城、潞安、鐵法、龍煤、淮南、平頂山、兗礦這11個煤礦企業已經被批準為開展避難所建設的首批試點企業。主管部門要求各煤礦企業要至少確定一個煤礦開展試點,按要求在井下不同地點設置避難所。

按照國家規定,全國所有煤礦和非煤礦山都要在2013年6月之前完成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故而,4000億元不能只停留在遙不可及的數據層面,統一生產標準,鼓勵更多的企業和資本進入,維護好行業的發展顯得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礦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