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瘋狂的“黑石”

2011-06-13 08:14:13 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 錢煒  

中國長期以來重油輕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程度和總體認識水平。作為一種“非常規的天然氣”資源,中國的頁巖氣儲量居全球第一位。能否突破技術和體制的瓶頸,并正確認識和應對這種新型能源的環境風險,是中國在開始撬動這塊“黑色的石頭”之初,就需要仔細掂量的。

6月1日,北京CBD,中國大飯店,一場中美技術研討會正在進行。與會者,一方是來自全球頁巖氣最大產出國的技術專家,一方則是全球頁巖氣儲量最大國的石油公司代表。實際上,自2009年以來,北京平均每個月至少有一兩場與頁巖氣相關的研討會。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發布的報告,中國的頁巖氣儲量居全球第一位;而且,這些“非常規的天然氣”資源在中國尚未正式開發。

EIA于4月8日發布的這份報告,首次評估了全球32個國家的頁巖氣儲量。報告指出,全球技術上可開采頁巖氣儲量在163萬億立方米以上,其中中國、美國、阿根廷分居前三,分別為36、24和22萬億立方米。該報告的結論將全球的天然氣儲量提高了40%以上。

在日本福島核事故致使全球核電進入低谷、利比亞沖突引起油價波動的背景下,頁巖氣,這個能源家族的新成員,顯然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

 

陌生的“黑色石頭”

頁巖氣這個詞你聽起來也許還有些陌生。其實,就在5年前,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實驗中心主任張金川外出開會時,還得隨身背著一塊“黑色的石頭”,以便向同行解釋什么是頁巖氣。

“他們說,石頭里能出天然氣?這是開玩笑嘛!我就讓學生把石頭扔進水里,水咕嘟咕嘟地冒泡,表明有甲烷釋出,他們這才相信了。”從事地質資源評價的張金川,從1999年就開始關注頁巖氣,堪稱國內學術界研究頁巖氣的第一人。

張金川解釋說,所謂頁巖氣,就是保留在地質頁巖層中的天然氣。天然氣或以游離狀儲存在頁巖石顆粒之間的孔隙或裂縫中,或吸附在頁巖中有機物的表面。它是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與“煤層氣”“致密氣”屬同一類。

在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看來,頁巖氣的開發不啻于油氣領域的一次革命。“生、儲、蓋、運、圈、保”這6個字,是過去觀念里石油天然氣藏形成的基本條件。一直以來,油氣勘探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尋找這六個條件都具備的地質圈閉層。而頁巖是一種滲透率極低的沉積巖,以往被認為是油氣運移的天然遮擋。在含氣油頁巖中,頁巖既是氣源巖,又是儲層。頁巖氣的這一成藏概念,革命性地顛覆了傳統觀點。

頁巖氣的發現由來已久。1821年,美國在紐約州的Chautauqua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天然氣井,這口氣井恰好就是在頁巖層。但直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才開始將頁巖氣作為非常規氣的一個類型加以研究。

過去10年,美國的頁巖氣產量增長了11倍,如今可滿足美國近四分之一的天然氣需求。光是在2009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就超過了中國同期所有類型天然氣年產量的總和。

自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中國石油凈進口量連年遞增,2003年突破1億噸,2009年,國內原油生產出現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在2008年已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2009年的天然氣供應缺口超過40億立方米。

而在美國,頁巖氣的開發大大減緩了美國國內能源需求的壓力,2008年該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出現了1977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中國長期以來重油輕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程度和總體認識水平。到目前為止,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只有3%~4%,但美國和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平均比例卻為23%~24%。

張金川指出,“對天然氣,尤其是包括頁巖氣在內的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在能源領域中的科技進步水平。”[page]

瓶頸:技術還是體制

一直以來,業界有一種論調認為,“頁巖氣開發的瓶頸在技術。”對此,張金川并不完全同意。他表示,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和銷售,這3個環節各有各的問題,但總體而言,“我比較樂觀,認為沒有瓶頸,頁巖氣的開發只是個時間問題。”

他分析說,在勘探環節,目前中國究竟有多大規模的頁巖氣,業內并無權威定論。EIA發布的數據是36萬億立方米,中石油的預測是100萬億立方米,張金川的估算則在21萬億立方米左右。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一套成形好用的標準和方法,來精確預測某一地區的頁巖氣儲量。“不過,在地質勘探方面,我們已經做了10多年的技術儲備,因此這已經不是頁巖氣開發的最主要問題。”

開發環節的技術問題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大的瓶頸,但張金川指出,“美國從1970年代就開始研究頁巖氣,前期的地質勘探研究花了很長時間,而實際的大規模開發則很快,也就是近10年甚至5年內的事。頁巖氣的主要技術,就是水平井和壓裂技術,這些在國內都是成熟技術,只不過以前沒有綜合在一起運用過。一件事還沒有實際做就說有難度,我認為是不妥當的。”

因此,張金川認為,頁巖氣的開發技術問題,只要有人潛心研究,在10年之內是能解決的。更何況,目前中國的勘探機構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國外的成熟先進經驗可借鑒,也許用不了10年就能突破。

不過他強調,頁巖氣開發核心技術必須本土化,不能一味買別人的技術。美國的目的是想拿技術換資源。此外,美國的經驗拿到中國來也許還會“水土不服”, “比如壓裂液,要摻雜不同成分在里面,包括支撐劑、防腐劑、生物促進劑等一些化學物質和藥品。”張金川補充說,“由于頁巖的成分不一樣,即使是在美國本土,東部的配方拿到西部去,也不好使。”

至于很多行業專家提到的管網建設問題,張金川承認,美國的管網建設非常發達,其總公里數是中國的10倍,而在富含頁巖氣的中國南方地區,幾乎沒有管網,只有幾條主干線。但他認為,這仍然也是個偽命題,在有產量的地區,現建管網也來得及。其次,美國地廣人稀,為了將開采出來的天然氣賣出去,就必須建管網。但中國南方人口稠密,在合適的地區可以就地消化,根本不需要建管網。陳衛東則指出,管網建設有利可圖,目前有很多民營企業都想進入,可以部分參照建高速公路的辦法,“誰投資誰受益”,不需政府投入。

陳衛東也認為,技術問題并不是頁巖氣開發的瓶頸,真正的藩籬是在體制與政策上面。煤層氣開發所走過的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國的煤層氣開發進行了15年,直到去年,產量還不到20億立方米,距‘十一五’規劃設定的100億立方米/年的目標差距甚遠。” 陳衛東說。而中國煤層氣總資源量高達36.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

發展緩慢的原因,陳衛東指出,除了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許多非市場化的制度安排扼殺了行業活力,如嚴格的準入限制和采氣權與采礦權分離等。

在頁巖氣的開發上,陳衛東一直高唱他的“特區”論。他說,中國完全可以借鑒當年設立經濟特區的辦法,在有潛力的地區劃出幾個“頁巖氣開發特區”來,把權力和收益多交給地方,多交給投資者,少一些壟斷,多一些競爭。美國的頁巖氣開發,其主角即是上百家中小型石油公司。

據了解,目前國土資源部已確定6家企業作為招標主體,參與8個頁巖氣區塊的競標,招標區塊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主要位于貴州和重慶境內。國土部油氣中心副主任張大偉也曾表示,將逐步放開頁巖氣礦業權,鼓勵多種資本投入。

環境風險之爭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某位居民竟點燃了家中廚房里的自來水。這是去年獲奧斯卡提名的環保紀錄片《天然氣之地》中的一幕。該片在美國國內曾引起強烈反響,導演喬西·福克斯稱,頁巖氣開發已使美國地下水受到了嚴重污染。

如同一枚硬幣總有兩面,開采頁巖氣也有著無法忽視的環境風險,而風險主要源自頁巖氣的“壓裂開采法”——在幾千英尺的地下,一種由水、砂、化學制劑等物質混合成類似“雞尾酒”的液體,會在高壓作用下向巖石噴射。天然氣會從被裂解的巖石中逃逸出來,被導回氣井表面。

此外,頁巖氣開發對用水量的需求也很大。以巴耐特頁巖為例,鉆井的平均用水量為182噸/口井,而使用壓裂法平均每口井要消耗高達13650噸的水。

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發布的信息,盡管壓裂液的99%都是水,但由于液體總量太大,使得每個礦井中那1%的成分其實相當于57000升化學物質。在回抽之后,仍有85%以上的漿液留在地下。

2010年初,美國一家名叫環境工作組(EWG)的NGO發布報告稱,油氣公司往水平壓裂礦井中注射了石油蒸餾物,包括煤油、礦物油及其他石油副產品,它們都含有高濃度的苯,這是已知的致癌物質。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專家康玉柱則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壓裂技術即使在常規油氣開采中也有使用,對此,石油公司有嚴格的后續處理技術和程序。

2011年3月,美國環保署出資600萬美元深度研究頁巖氣壓裂開采法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據稱該研究將持續兩年,這是美國首次開展此類研究。

除了對環境的污染,頁巖氣的碳排放也遭到人們的質疑。美國康奈爾大學羅伯特·哈沃斯研究小組于今年4月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稱,較之煤炭,頁巖氣將對氣候變化產生更大影響。這是因為,在頁巖氣的開采過程中,有大量甲烷釋放到環境中,而甲烷則是一種溫室效應極強的氣體。根據美國政府和行業數據,頁巖氣井所泄漏的甲烷至少比常規井多1/3,有些甚至會多出2倍。

但在羅伯特·哈沃斯的研究結論發表1個月后,總部位于倫敦的全球變暖政策基金會(GWPF)隨即發布了一份為天然氣正名的報告,該報告認為頁巖氣是一種“儲量豐富、廉價且對環境友善的能源”。這份報告駁斥了哈沃斯報告中的數個觀點,認為哈沃斯得出的結論很多都建立在“推測“的基礎上,缺乏事實依據,所以才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爭論也許還將繼續,但中國的頁巖氣開發已經起步。正如美國洲際交易所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所說,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環保組織都應對潛在的環境風險心中有數,只有開采前的環境影響評估、開采后的監管都到位,才能有效預防風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頁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