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德國宣布將于2022年前徹底放棄核能發電。德國擁有全球最成熟的核電市場,核電在德國用電總量中也有著較大份額,此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引起關注。一個工業化大國該如何彌補核能退出后的能源缺口?列出棄核時間表后,德國的能源發展歷程或將給許多國家以參照。
在日本大地震引發大規模核泄露危機后,核恐慌情緒在全球彌漫,對核能的利用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關閉核電站為默克爾在“棄核派”中贏得了掌聲。但掌聲背后,卻是這樣一個現狀,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核電站提供了當前德國用電總量的近1/4。現在距2022年只有10年多的時間,一方面,并無懸疑的是未來10年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供求緊張狀況只會更為加劇;而另一方面,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否在10年間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實現規模量產,彌補核電退出后的能源缺口,卻是個巨大的問號。目前可再生能源提供德國近20%的電力供應,算上所要彌補的核電缺口,這意味著10年后,德國可再生能源的供應至少要比現在翻一番。
上世紀70年代發生的石油危機促發了核能在德國的大規模應用,但與全球普遍存在的狀況相似,德國國內一直存在著對核能利用的矛盾心態。一方面,核電事故和核廢料處理問題使得民眾對核能應用存有戒心,另一方面,從長期角度來看,核電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可持續性與經濟性明顯。近年來,“棄核”與“促核”之爭在德國國內十分明顯,德國對核能的利用事實上是在氣候問題、供應安全、經濟運行之間尋找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關核能的爭論,既關乎德國國內經濟發展,也為德國國內的政治博弈培育了土壤。有關核能的開發、應用及退出在德國更是經歷一波三折的過程。
2002年,時任施羅德政府與有關核能企業經過長達一年半的談判,達成了“有秩序地結束利用核能”協議,做出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決定。但2010年現任默克爾政府通過新的能源法,決定將德國現有17座核電站的服役時間從2022年平均延長12年,默克爾政府稱,“核能是清潔能源,幾乎不產生溫室氣體,德國有嚴格的減排目標,延長核電站壽命符合德國利益。”
但日本大地震引發的全球對核能利用的疑慮和恐慌,改變了德國國內有關核能博弈的天平,最終促使默克爾政府做出了2022年前如期關閉國內所有核電站的決定。而這一決定實際上也打亂了默克爾政府所謀劃的、對德國未來能源結構所進行的深刻變革。
2010年,默克爾政府正式出臺了《2050年能源規劃綱要》,這份雄心勃勃的綱要指出,“今后40年,德國將通過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全面推進氣候保護以及加快實施提高綜合能效措施,實現由傳統的化石能源時代向現代化的可再生能源時代的整體邁進。”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核能未來會在德國整體退出,但卻將在這一能源整體規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按默克爾政府的構想,核電退出計劃將從2022年推遲12年,核電將成為德國邁向可再生能源時代過渡時期的“搭橋技術”。根據規劃,核電企業延長運營期限所得到的大部分贏利會用于建立一個“綠色基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這樣既能在中期內為德國經濟發展中提供穩定電力供應,又可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騰挪時間籌措資金。
顯然,日本大地震震動了這一雄偉規劃。目前來看,除了政治上的考量外,從經濟與技術角度出發,德國要如期實現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將面臨巨大挑戰。盡管德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上走在世界前列,但從現狀來看,對于德國這樣的工業化大國來說,很難保證可再生能源的預期發電量能彌補關閉所有核電站后所造成的電力短缺,10年后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很可能仍是“昂貴而奢侈”的。
日本核危機或許會成為全球核能利用的轉折點。老牌工業化國家德國在核電上的復雜心態以及其曲折的核能發展經歷,值得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借鑒。今天,對于所有的國家來說,核能帶來的都是兩難選擇:一方面,核廢料尚難以找到妥善處理方式,核事故仍存在不可預期的風險,在這一前提下,進一步發展核電可能會固化現有的能源利用結構,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而另一方面,在現有的新能源技術水平下,核能退出后的能源缺口該如何彌補仍是個巨大的問題,中期來看,全球各國都不可能完全放棄化石能源及核能,核能退出給經濟帶來的損失該如何考量?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