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核電仍是優勢明顯的重要選擇

2011-06-17 11:14:08 中華機械網

入夏之際,全國多個省份遭遇電荒。華東、華中、華北,接受缺電考驗。

就在一個多月前,中電聯發布預測報告稱,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缺口可能在3000萬千瓦左右,相當于福建或安徽全省裝機容量。同時,中電聯預警“十二五”中期電力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未來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電力緊缺?業內分析要“多管齊下”,除了加大跨區跨省電力電量支援、有效協調好煤電矛盾外,還有一個途徑就是,核電等清潔能源未來要加大有效出力。

未來可緩解電力緊缺

據了解,目前我國三大核電基地均位于東部沿海,在運13臺核電機組2010年的發電量為7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6%,占全國全口徑發電量42280億千瓦時的1.8%。

“目前,核電與電荒之間沒有太大的關系。”一位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是,從調整電力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的角度長遠來看,核電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當然,前提是核電必須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發展,并且發電比重有大幅度提高。”

據中國工程院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稱,到202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規模達到7000萬千瓦是可能的,屆時,核電裝機占電力總裝機的4.6%,核電發電量將占總電量的7.0%左右;2030年達到2億千瓦,核電裝機占總裝機的10%,發電量占總電量的15%。

曾任中國核學會第六屆秘書長、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副代表公使參贊的傅滿昌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我國的電源結構中,以火電、水電為主,但是火電、水電都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痣娛茈娒汗⑦\輸、及溫室氣體減排等因素影響;水電一旦受氣候和季節性因素使得水庫水位降低,發電也會受影響。其他新能源由于技術和并網等障礙,利用率和負荷因子都比較低。而核電可以避免以上幾種能源所存在的缺陷:不受氣候影響、不排放溫室氣體、交通能輸壓力較低。所以,大力發展核電,對緩解能源危機和供電需求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核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具備穩定的負荷因子和較高的年運行小時數,不僅清潔,而且發電成本具有競爭力,是我國工業化發展模式下基荷能源的最優選擇。

可使電力結構優化

目前,核電作為一種清潔安全的能源,與火電、水電一起構成了當今世界電力的三大支柱。

現在我國的電源結構中,火電占比仍超過70%,比例偏高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倍;水電占比約22%,是峰荷電源主力;核電占比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個百分點,是基荷電源主力。

業內分析認為,電源結構不合理,過度依賴于火電,是造成中東部能源匱乏地區電荒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了解,基荷電源是發電主力電源,要求機組連續運行,發出電力不變,主要有火電、核電、城鎮熱電機組、徑流水電等。而腰荷電源則指連續運行的20萬千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受技術限制一天內不能開停調峰,發電出力可在機組安全經濟合理范圍內變化,調峰范圍為100―70%。峰荷電源是負責電力系統的調峰,水電是主力峰荷電源,特別是抽水蓄能電站,既調峰又填谷。三種電源的合理配置是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關鍵。

國家電監會日前發布的《電力監管年度報告(2010)》顯示,全國6000千萬及以上電廠平均設備利用小時率為4660小時,同比增長114小時。排名前三的是核電、火電、水電。其中核電的利用小時數最高,為7924小時,同比提高208小時;火電為5031小時,同比提高166小時;水電為3429小時,同比提高101小時。

“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力系統中都需要基荷電源,這對電源系統的穩定、電力調峰、調度都是必要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據了解,各個國家的基荷不一樣,歐洲大部分國家的基荷是天然氣發電,法國以核電為基荷,未來美國將以天然氣與核電為基荷。“而我國的能源稟賦以及較高天然氣價格表明,用核電作為基荷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一旦有了核電的優勢,也會給電力結構帶來優勢?;伞⒀伞⒄{峰電都有了,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電荒。”該人士表示。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李廷表示,在中短期解決煤電矛盾希望渺茫的情況下,為應對屢屢出現的電荒,一方面減緩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提高能源、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新能源,降低火電在電源結構中所占比重。對于發展新能源來說,核電發展是重中之重。


內陸核電可發揮作用

華東、華中、華北所轄區域,內陸省份居多。中電聯日前表示,近幾年的電荒是結構性缺電造成的,中東部地區面臨季節性電力缺口和“西電”無法“東送”的困境。

6月2日,覆蓋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川和重慶六省市的華中電網召開迎峰度夏新聞通氣會,稱華中地區今年以來供電形勢持續緊張,截至5月底,六省市相繼采取有序限電和錯峰用電措施,全網限讓電量共計40.7億千瓦時。

針對常態化的拉閘限電,中部各省早在幾年前就打算建設核電項目,而且在項目申報中詳細說明了發展核電的原因。江西彭澤核電項目、湖南桃花江核電項目以及湖北咸寧核電項目,已經是國家計劃內的首批內陸核電站。此外,河南、四川、重慶也在展開前期的選址調研工作。

去年12月,中電聯發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明確指出,到2015年,我國將形成“東中部核電帶”,即在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沿海省區加快發展核電;穩步推進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吉林等中部省份內陸核電項目。

但是,福島核事故之后,我國暫緩審批新核電項目。同時,對內陸核電建設的爭議更加明顯。

“認真對待內陸核電建設是應該的,但是內陸核電和沿海核電應該說都是安全的。福島一號核電站泄漏是超涉及基準的自然災害疊加造成的事故,9級地震并沒有嚴重破壞核電站建筑物,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嘯切斷了應急電源,而內陸發生海嘯的可能性很小。”傅滿昌表示,“未來要解決內陸的能源供應問題尤其是電力供應,發展核電仍然是重要的選擇。”

就公眾關心的內陸水源是否會受到污染,傅滿昌介紹說:“實際上所有的核電站在排放中都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只要不發生類似福島核事故一樣堆芯融化產生的高濃度廢液排放,就不會有超標的放射性物質向水源排放的可能性。”

“對于洪水,主要考慮山洪爆發和水庫決堤等突發的嚴重災害。核電站應該是在選址時做了充分的考慮,即百年或者更長時間的記錄中,選址所在地江河洪峰的最高水位是多少,這樣的水位情況下,洪水是否能倒灌進反應堆廠房,淹沒反應堆。”傅滿昌表示。

“唯有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發展核電,核能作為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重要支撐性能源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但是內陸核電的建設,還是要期待《原子能法》及子法、核安全規劃等出臺后,才能明確一些東西。”上述業內人士強調。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核電 仍是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