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同樣是核電站爆炸事故,日本福島核電站對周邊各國的影響,要遠小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呢?許多人會籠統地回答:技術的進步。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的核電站技術,其核心的安全技術中最重要的一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鉛筆中的石墨,就是它,保住了福島核電站的核反應堆。
核電站安全
離不開核石墨外罩
近日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的2011世界碳科學大會上,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龍東輝博士告訴記者,福島核電站事故中的主反應堆并沒有爆炸,發生爆炸的只是其儲存核廢料的部分,而保住核電站主反應堆的,正是用純核石墨制成的外罩。核石墨材料的熱膨脹系數低,在高溫下不易變形,同時能有效吸附核輻射粒子。因此,從第一代核電站建設時起,核石墨外罩就是重要的安全技術,核石墨是名副其實的核電站里的“安全衛士”。
核石墨的發展走過了一段坎坷的歷程。龍東輝透露,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石墨技術較為落后,其爆炸后用來封住反應堆的“水泥棺材”中并不含核石墨成分。這也導致了直到今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中,仍有高強度的核輻射。日本的福島核電站屬于第三代的“亞水”核反應堆,技術較先進,同時日本的核石墨生產技術屬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才使核石墨外罩能力挽狂瀾,扮演起“安全衛士”的角色。
產學研聯手
實現核石墨“中國造”
龍東輝說,中國未來的核石墨研究還要走一段“光榮的荊棘路”。他認為,核電站的技術要進步,其基礎就是核石墨技術的進步。目前,中國正大力研究最先進的第四代“高溫水冷”核反應堆,反應堆升級換代,對核石墨的需求也水漲船高。新一代的核石墨外罩需要做到一步成型,無縫銜接,這對核石墨材料的生產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挑戰也意味著新的機遇。華東理工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凌立成教授透露,目前中國的核石墨研究水平已處于世界前列,但其工業生產水平卻嚴重脫節,我國核反應堆中使用的核石墨材料基本依賴進口。凌教授迫切希望科研機構、高校能與企業聯手合作,促進產學研結合,早日讓我國核電站里的“安全衛士”打上“中國制造”的標簽。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