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礦難發生已超過了72小時的黃金救援期,但連續多個晝夜沒有合眼的救援人員仍在不斷地超越著自身的生理極限。他們堅信:被困井下的礦工此時一定在某個角落等待著他們的救援……
打開一條“生命通道”
8月23日12時左右,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恒太礦業有限公司四井發生透水事故,當時有26人被困井下。
事故消息傳出,當地立即啟動煤礦事故搶險救援應急預案,緊急抽調了400多名專業人員,組成了搶險救援隊伍,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搶險所需的電纜、水泵、排水管路、變壓器等設備和物資全部準備到位。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副局長黃玉治、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工程師孟斌成于當晚到達事故現場,指揮搶險救援。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省長王憲魁也先后趕赴現場指導救援工作。
在事故發生6個小時后,第一條排水管路便開始出水,每小時排水量達90立方米;當晚9點每小時排水量130立方米的第二條抽水管路也開始排水。副省長徐廣國說,由于救援指揮部決定從發生事故的恒太礦業有限公司四井及與其貫通的三井同時抽水,使排水速度從開始的每小時排水能力從每小時400多立方米增加到1300立方米,參與排水的大功率水泵從4臺增加到13臺。
與此同時,指揮部實施了另一個救援方案:從地面向被困礦工可能逃生的地點垂直鉆孔,以開辟井下可能生還礦工的“生命通道”。28日22時30分,第二臺鉆機5號鉆孔在277.9米深度和采空區成功貫通,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并向被困區域成功送風供氧。
與“死神賽跑”的救援行動
在不懈的堅持下,人們期待的一刻出現了!8月27日18時30分左右,3名被困井下的礦工首先獲救。
獲救礦工景仁廣說:“我能獲救,得感謝政府堅持救援。”在被困井下的102小時里,他與同時獲救的王強平、李學偉靠一盞礦燈、一只手表、幾袋鋸末、喝臟水和彼此鼓勵戰勝饑餓和恐懼。
時隔一天,鉆孔現場又傳來喜訊:28日22時30分,多次重新定位的鉆孔打至可能有被困礦工的采空區,井下實現送風供氧。救援人員在向井下送風的同時,還以敲擊鉆具的方式,向井下發出“生命呼喚”,不久后聽到井下傳來敲擊聲。
“下面有被困人員!”人群中傳來一陣歡呼。
29日上午9時許,救援人員開始通過鉆孔下放救生艙向井下輸送營養液、礦燈、紙、筆等物品。下放救生艙的救援人員明顯感到有人拽拉繩索。人群再次沸騰!
隨后兩次放下的救生艙均未被打開,補給物資未被取出。29日午間,救援人員將攝像頭放入救生艙下放,未到底部便被水沫擋住視線,只好拉回地面。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局局長蔣維平說:“井下情況太復雜了,不好判斷。但我們堅信,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奇跡發生。”
30日早晨,救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救援人員從井下分三批分別將幸存的19名被困礦工安全升井。
今年52歲的礦工王文井看到獲救礦工后,邊鼓掌邊在遠處跟著擔架跑,他說:“這些獲救礦工就像我兄弟一樣,看到他們能夠平安歸來,我真的太激動了。”
當19名礦工被全部送上救護車時,現場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救援人員互相擁抱彼此祝賀,一些人留下激動的淚水。(記者高廣志、梁冬、王春雨、劉景洋、李建平)
30日早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恒太煤礦井口籠罩了7天的陰云終于開始消散。19名礦工獲救生還!至此,被困井下的26名礦工已有22人生還,還有1人遇難、3人失蹤。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親身經歷了165個小時大救援。
有信心,就有希望
30日5時55分,井下傳來消息,救護隊員在井下深部搜尋到19名被困礦工。
現場立即沸騰了,警燈閃爍,救護車轟鳴。黑龍江省長王憲魁和醫護人員等一起來到井口等候。
7時02分,第一名礦工升井。在掌聲、歡呼聲中,王憲魁趴在他的耳邊說:“祝你早日康復。”礦工回答:“謝謝。”
緊接著第二名礦工升井,王憲魁問:“叫什么名?”礦工大聲回答:“劉明祥(音)。”洪亮的聲音引來現場熱烈掌聲。
救護車將19名礦工火速送往七臺河市人民醫院,數十名醫護人員早已在醫院廣場待命。
30日第一個升井的黃國友躺在病床上,除了略顯消瘦之外,他的身體并無大礙,神志清醒,頭戴眼罩,喝了一碗小米粥,給家人報了平安。“我這次大難不死多虧大家不分晝夜地搶救,感謝礦山救護隊。聽著鉆探聲就有了信心,就算不能從鉆孔出去,也能送來吃的喝的,心里有底。”
19人當中的礦工劉明祥,事故發生那天是值班井長,他帶領15個人往高處逃,其余4人也從巷道另一側趕來,聚集到整個礦區的最高處東采區。“我們知道政府不能忘了我們,抱著能上來的信心。”
在井下指揮救援的龍煤集團總經理孫永奎告訴記者,這19名礦工被困東采區,是整個礦區最高的位置,正是聽到地面打鉆的聲音,知道救援在不斷進行,“給他們打了一支強心劑,堅定了生存的信心。”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