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7日,第二屆核安全峰會在韓國首爾舉行,此次峰會是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的后續會議,53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負責人聚首韓國,再度研討核安全問題,說明核安全挑戰的緊迫性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
原中國核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鮑云樵稱,核安全不是常規或局部問題,在越來越多國家掌握核技術的背景下,有必要出臺國際統一的核物質燃料存放、保管以及監督檢查準則或行為公約。鮑云樵預計,此次與會各國料將達成管理放射線物質等原則性共識,并為設立務實的工作路線圖以達成核安全目標。鮑云樵說,冷戰已結束多年,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持有核彈頭主要意在威懾,國家間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核設施老化的問題卻逐漸浮出水面。
公開數據顯示,在冷戰時期,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存有大量的核燃料和核設施。鮑云樵告訴記者,由于年代久遠,再加上技術和經濟條件落后,上述設施和燃料的安全性很難保障,隱藏在核產業鏈條中的環境風險更不容小覷。
鮑云樵稱,目前國際核安全主要面臨兩方面障礙。第一,盡管《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等國際公約推動了和平利用核能事業,但從實際實踐情況看,很多準核門坎國家曖昧不明的態度增大了核擴散的風險。第二,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仍掌握著國際核博弈的話語權,執行雙重標準,干擾了部分國家和平利用核能的進程。
在鮑云樵看來,在核安全國際合作方面,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作用需進一步增強。此外,還需建立各國普遍認可的核廢料和核設施處理標準。他說,兩天的會期只夠就原則性問題達成共識,對于設立核安全國際合作基金等問題,未來各國還需保持密切協作。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