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核電服務產業如果發展得好,其對GDP的貢獻度可能并不低于核電裝備制造業。上海發展核電服務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正在醞釀建立 “核電服務科技園區”
2011年12月9日。“上海核電設備焊接材料國產化及創新平臺”年度總結大會正在進行。
與一般的總結大會不同,這個大會,更注重焊接材料研制的各層面的信息交流,而不是簡單的事務性總結。
因為這個平臺更注重服務性。該平臺由上海市核電辦公室、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牽頭成立, 類似于德國的弗朗霍夫聯合體。其成員不但有生產商、高校和科研院所,還包括官方主管部門和產品的直接用戶,是一種“官+產學研+用”模式的新嘗試。其中的用戶單位主要針對新研制的焊材產品,進行性能和工藝的評價試驗,提供試用反饋信息和改進意見,從而有效縮短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周期。
以此為起點,上海正在核電服務業發展方面持續謀變。
核電焊材研發平臺
據統計,在一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中,焊材的成本雖僅占1%左右,但其重要性不容小覷。如果把機組設備的主材料比作一塊衣料,焊材就相當于縫衣服的線。其好壞直接關乎衣服的質量。目前我國已基本能夠生產非核級焊材,但核級焊材尤其是核I級焊材,離技術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現階段,核島主要承壓設備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管道以及主泵所使用的焊接材料全部被國外公司所壟斷,不僅價格昂貴,采購周期長,質量控制難,而且存在因其他原因而被封鎖的風險。
為實現核級焊材的國產化,2009年,在上海市核電辦公室的推動下,成立了“上海核電設備焊接材料國產化及創新平臺”。目前平臺擁有10多家成員單位,包括上海市核電辦公室、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上海交通大學、大西洋(600558,股吧)焊材公司和上海電力(600021,股吧)修造總廠等企業、寶鋼、上海電氣(601727,股吧)核電設備有限公司等。
核電辦副主任劉偉瑞告訴《上海國資》,“此平臺旨在搭建一個服務體系,通過對各種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更好地為上海核電產業發展服務。”
核電裝備制造重鎮
在劉偉瑞看來,上海的核電產業未來發展包括二大板塊,一為核電裝備制造業,一為核電服務業。
上世紀70年代初,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上海于1970年2月8日對核電站的研制和建設(俗稱“728工程”)進行了專門的部署,從此拉開了中國發展核電產業的序幕。
上海有100多家單位參與“728工程”,先后研制成功的設備占全部設備的50%,約占國產設備的70%,其中15項主設備中,上海承制了7項。此外,還承制了核承壓容器大鍛件及其他各種新型材料逾萬噸。
“目前上海市的核電產業主管部門——上海市核電辦公室,其前身就是‘上海市728工程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728工程’設計任務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一直被人們俗稱為‘728院’。這均說明上海與中國核電產業的淵源。”劉偉瑞告訴《上海國資》。
經過“728工程”的實踐,上海核電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上海電氣臨港重型裝備制造基地:生產核島主設備(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主泵),常規島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汽輪機發電機組;閔行的大型鑄鍛件生產基地和以寶鋼為主的核用材料基地等。
根據國家核電形勢的發展,為提升競爭實力,上海電氣在2007年1月即集中所有的核島制造資源,成立了上海電氣重工集團,主攻核島主設備、大型鑄鍛件,同時由上海電氣電站集團主攻核電常規島。上海電氣正致力于成為集核島、常規島、大型鑄鍛件于一體的核電主設備制造基地。目前,上海電氣生產的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核島兩大部件,其市場占有率接近100%。
核電服務產業初具規模
核電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必然帶動核電服務業的發展。
核電服務產業包括科研、工程設計、系統集成、工程總包、核電站運行服務、第三方測試認證、標準制訂、核電咨詢、人才培養等。
據劉偉瑞介紹,這幾年,上海的核電服務業初具規模。
上海是核電站研發和設計的重要基地。如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依托項目的科研、設計等工作,主要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承擔。此外,該院正在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CAP1400項目,已被列入國家重大專項。據上海核工院院長鄭明光透露,關于AP1000的國產化標準設計工作,上海核工院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CAP1400的初步設計也將完成。
同樣,許多第三方測試認證工作也在上海完成。如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由國家能源局授權組建國家級研發和試驗中心,主要從事核電儀表等測試和驗證工作并加快核電標準規范體系建設。
據該研究院院長孫叔平介紹,他們已經收集了世界上各種標準,通過消化和吸收國際核電的先進技術及標準規范,希望能促進我國核電質量測評與驗證技術的標準化。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則組建了AP1000核電以及自主開發的CAP系列核電的設備材料鑒定中心。該院原副總工程師戴佩琨告訴《上海國資》,目前其所承擔的國家能源局下達、適用于二代加設備用的11項核級焊材標準的制訂工作已基本完成(整個核電站共680項標準,其中設備273項,包括焊接材料14項),目前正在加快培育和形成第三代核電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的鑒定能力和技術標準體系。“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要求,接下來我們將進行三代核電站14項焊接材料標準的制訂工作。”
在同濟大學可進行核電抗震測試,核電設備專用臺架的抗震測試;而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與上海電纜研究所聯合建立的模擬核電失水事故的試驗臺架,則可對核電失水事故進行預測和檢查;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可進行核電設備耐輻照試驗。
另外,核電站運行支持服務也是核電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秦山5座反應堆的正常運行期間,每年提供服務的費用約需20億元。
目前,上海的核電站運行支持服務也正在發展。除了負責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所屬的核電站運行技術服務公司落戶上海以外,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可進行核電設備結構的完整性評價。據該院王國珍教授介紹,這種完整性評價,是從斷裂力學、損傷力學的角度,對核電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壽命等進行預測。如發現某設備的一個細小裂紋,該完整性評價體系就可迅速分析出裂紋的未來變化,并提出預警和解決方案。“核電站是變化異常的對象和環境,需要獨立、專業的核電運行支持服務體系。”王國珍強調。
醞釀建立核電服務業園區
劉偉瑞告訴《上海國資》,上海在核電服務業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已形成核電研發、設計、制造較完整的產業鏈;上海具有較豐富的人才資源;上海的區位優勢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也都為發展核電服務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對此,上海市核電辦公室2010年初專門做了“上海核電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課題,其結論是上海應當加大核電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和力度。據了解,這幾年上海核電服務產業的增長,是以百分之幾百的速度翻倍增長。以2007年為基數,其發展速度高于裝備制造業的增長速度。
“上海核電服務產業如果發展得好,其對GDP的貢獻度可能并不低于核電裝備制造業。更重要的是,這一塊的技術含量和科技創新水平更高,對掌握核電核心技術更具意義。”劉偉瑞強調。
據劉偉瑞透露,為有效推進上海核電服務業的發展,上海市核電辦公室經過調研,正在醞釀建立核電服務科技園。有關方案已由市核電辦攜手某企業集團與一家區政府商談論證。“我們希望這一園區能聚集各類核電服務業企業,通過初期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扶持上海核電服務業的發展盡快進入良性循環。”
“這不但能提升上海核電產業發展水平,也能提高上海軟實力。”劉偉瑞強調。
資本運作
在此項重組案中,有一項交易值得注意,即上海汽車并不是吸收合并華域汽車(600741,股吧),而是上汽集團(600104,股吧)將其持有的華域汽車進行股權轉讓。
“我們考慮過吸并方案,但吸并方案與股權轉讓方案比較,弊大于利。”上汽集團相關人士表示。
據《上海國資》了解,吸并方案成本比單純的控制權轉移成本高,“吸并方案要浪費一個殼資源,犧牲了華域汽車獨立上市地位,并且要經過多道審批,而股權轉移唯一可能涉及到的是要約收購義務。但因為對華域汽車來說,縱使控股權由上汽集團轉移到上海汽車,實際控制人仍是上汽集團,對于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豁免要約收購。”市場人士表示。
事實上,這項重組包括三項關鍵交易,一是上海汽車向上汽集團下非上市公司工業有限公司購買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股權,二是華域汽車的股權進行轉讓,三是購買的資產涉及企業多達17家,但新能源汽車業務僅一家企業進入。
“對新能源汽車資產進入有所保留,因為這部分資產還未到盈利的程度,難以迅速獲得基金的認可。上汽集團很務實,不想在無謂的爭論上浪費時間。”市場人士表示。
上汽集團亦很善于與機構溝通。
“對于全產業鏈上市,資本市場看法其實很不統一。”上汽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上汽集團率團在北京等地路演,與基金機構溝通,開始并不愉快。有的基金認為,全產業鏈上市,就意味著國資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減持,股價可能就上不去。
上汽集團此時采取密集上門拜訪,與基金一對一溝通。“了解到市場希望上市公司盡快推出激勵機制,才能增加整體上市的亮點。于是,上汽集團承諾將推出激勵機制,激勵與當年的業績增長直接掛鉤,并在其后的股東大會予以了承諾。”
這一承諾舉措得到了市場基金機構的認可。上海汽車復牌后的第一天,4月6日,股票微漲0.46%,但到4月8日,股票大漲8.21%。
整體上市的完美收官為上汽集團邁進全球化公司奠定了基礎,但留給上汽集團的考驗仍然很多,這個中國汽車的龍頭老大如何在充滿風險的市場中取勝,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