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解讀。解讀稱,我國的光伏發電和光熱利用兩大產業規模已躋身世界第一,在今后的發展中,迫切需要完善太陽能產業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自主研發的能力,掌握核心技術,支撐我國從太陽能產業大國到產業強國的轉變。
毋庸置疑,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大提高能源安全度的最佳方式。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是本地利用,引發的能源進口增量不大。因此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控制能源進口量,減少進口能源發生波動的風險。長期來看,我國也有可能進口生物質能液體和固體燃料。要注意的是,進口來源需要多元化,如東南亞、南美洲、非洲、俄羅斯等。在我們的研究分析中,這些地區在未來有潛力出口可再生能源。
同時,可再生能源生產中帶來的意外傷亡率很低,出現大規模供應問題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在分布式能源供應體系下,被認為是最為安全的能源供應方式。未來的能源供應體系會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其他能源供應服務于可再生能源。
近兩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有了讓人驚奇的發展。在每年的投資和新增裝機容量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領頭羊。我國的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使得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為未來進一步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打下良好基礎。在風力資源比較好的地區,以及在東部缺煤省份,出現了風力發電成本已經可以和燃煤發電成本相競爭的狀況。
我國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也因近期良好的發展狀況而不斷修改,如風力發電從原來的4000萬千瓦提高到8000萬千瓦,進而到1.5億千瓦,近期在討論2億到2.5億千瓦,也有可能會達到3億千瓦的裝機。光伏發電從兩百萬千瓦調整到2000萬千瓦,5000萬千瓦也是可行的,甚至可以到8000萬千瓦或者更多。目前遇到的入網難的問題,不久后將隨著電網更好的規劃和智能電網的建設而不復存在,相關企業需要承擔自己的角色,支持國家可持續能源發展,成為支撐我國超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骨干。
在發展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上,也必須關注小規模或小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發展。如北京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不大,但是可以采取各種措施,全面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依據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盡快發展利用本地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建設項目。在開發利用大規模聯網風力發電基礎上,重視新型小規模、戶用風力發電系統的建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目標、補貼等方式鼓勵小規模風力發電。在北京首選太陽能熱利用,主要包括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采暖、太陽能烘干技術;同時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利用技術。光伏太陽能利用在我國進展很快,主要應用領域為屋頂光伏和大規模光伏發電站。北京可以結合低碳發展需求,采取電價補貼,鼓勵各種建筑屋頂光伏的發展。此外,北京的秸稈氣化和大規模應用還有很大空間。在北京農村地區可以全面推廣秸稈氣化,不斷提高秸稈氣化的技術水平。建設畜牧業基地的沼氣發電廠,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