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二發表的一項基準報告,日本去年發生的福島核災難,顯然未影響亞洲國家核能計劃的持續擴張,其中以中國、印度、韓國、俄羅斯的核能業成長速度最快。
為減少有害的碳排放量,近年無碳能源核能發展形勢看俏,有越來越多國家考慮以核能為替代能源,不過,日本去年2月發生大地震和海嘯,引發福島核災難,卻重挫一些國家發展核能的積極性。德國甚至承諾最遲在2022年關閉所有反應堆。
盡管如此,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兩年一度的報告,到2035年,全球核能的增長幅度預計將介于44%至99%之間。
這份“紅皮書”報告,主要是關于世界各國兩年來的鈾資源、鈾生產與需求的情況。根據兩年前的預估,核能的成長幅度介于37%至110%,與最新報告的數據相差不大。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燃料循環及核材料主管戴克,在談到福島核事故對全球核能業的長期影響時指出,這起事件可作為核能發展道路上的“減速障礙”,不過,預料中國的核能業仍然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據報告,核能業成長最快的地區是東亞,預計到2035年的增長率將介于125%至185%。增長最強勁的國家預料是中國、印度、韓國以及俄羅斯。
日本在福島核災后關閉了所有核電站,最近有兩座已重新啟動,但國內反核情緒高漲,在這個月內就有10萬人展開大示威以示抗議。
報告說,只要投入鈾礦開采業的資金源源不斷,預計鈾礦供應將能夠滿足核能工業發展的殷切需求。
報告指出,從2009年到2010年,鈾礦資源增加了12.5%,期間鈾礦勘查、鈾礦開發的開支增加了22%,總額超過20億美元。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