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電、風電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變化,水電、風電發展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比如水電建設的移民、環保問題,以及復雜地質地震條件下高壩建設的工程技術問題等。這些問題引發了對水電過度開發的擔憂。
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我國發展水電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力發展水電也是節能減排的需要。發展水電產生的移民問題本質是補貼太低的問題。而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并不總是負面影響,也有可能改善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
我國水資源
可開發量世界第一
7月24日,三峽大壩經歷了自2003年蓄水成庫以來所遭遇的最強洪峰。而三峽電站32臺巨型發電機組持續12天實現安全穩定滿負荷發電,刷新了歷史新高。
近年來,我國水電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4月份的一次活動上透露,中國水電、風電裝機容量已分別突破2.3億千瓦和4700萬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
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水電并不存在過度開發的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金沙江流域建了很多水電站,我并不覺得多,水能不存在開發過剩的問題,對于當地只會減少洪澇干旱。沒有開發不破壞生態的,只是大小的問題。”
何祚庥一直以來都是發展水電的支持者,他指出,水電也并不是不能開發,中國水資源技術可開發量6億千瓦,世界第一,美國才1億多千瓦,遠遠低于中國。
水電開發的生態影響
也有可能是積極的
對于水電開發中引發的問題,何祚庥指出:“國內水電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對生態總是會有一些影響,但不一定總是負面影響,有些地區的生態反而會改善,水的溫度、環境的改變對生態的影響,也有可能是積極的。”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相關專家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國家必須發展火電以外的清潔能源,而水電是最大的清潔和可再生能源,應該積極發展。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已經占到了全國的20%左右,如果不發展水電,節能減排目標很難達到。”
“從兩個尺度來看水電。局部尺度來看,會有一些地方被淹沒產生移民的問題;從大尺度來看,它能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環境問題做出積極貢獻。全球氣候變化主要是由溫室氣體造成的,火電是重要排放源,而國家電力需求是剛性的,必須由水電更多地替代火電。”上述專家表示。
該專家指出:“水能是可再生和可持續的,水電的來源是降雨,而降雨來自太陽能,說到底還是來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太陽能的一種形式。太陽能照射在海面上,水汽上升形成云,通過空氣進行輸運,在大陸形成降雨。但是每年降雨不均勻,有些年份多,有些年份少,但是從平均意義上講,它一直是有的,不能設想說某個地方修建了水電站以后就不降雨了,這是不可能的。”
此外,何祚庥還建議大力發展抽水儲能電站。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