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秦山核電走入人們的視線,中國大陸第一座自主建設的核電站在杭州灣畔開始了其“國之光榮”的歷程;20年的歷程中,秦山核電不僅創造了經濟效益,同時也以其安全運營的業績創造了社會效益。從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間,秦山核電變化之大,有如核裂變,成為中國巨大進步的一個縮影。
秦山核電提供的一份“賬單”,反映了這個中國自主核電發源地、秦山核電基地十年來科學發展走過的扎實而不斷超越自我的足跡、取得的輝煌成就: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臺30萬千瓦核電機組累計發電440多億千瓦時;與同等發電量的燃煤發電相比,相當于少消耗標準煤17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0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120多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年的科學發展,秦山迅速成長為我國重要的核電能源基地。目前的秦山核電基地,共有7臺運行機組和2臺在建臺核電機組,其中已投產運行的7臺機組裝機容量為430萬千瓦,在建的方家山核電工程為兩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不久的將來也要并網發電。屆時秦山將成為中國擁有機組最多、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成為浙江乃至華東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秦山核電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的脊梁全國優秀企業500強之一”、“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浙江省文明單位”等稱號。
10年之內,從30萬千瓦走到了430萬千瓦,秦山核電為何能走得如此之快?創新!
自秦山核電30萬核電機組并網發電之后,秦山二期三期便相繼開工建設,從2002年4月15日起的短短10年間,在秦山核電基地先后有6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其中有4臺國產化的壓水堆機組,有與其他國家合作建造的兩臺重水堆機組。2008年底,秦山地區方家山工程2臺國產化100萬千瓦核電機組正式開始建設。十年的努力,換來了十多倍發電能力的攀升,奇跡就此創下。而創新,在這個奇跡的創造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世紀之交,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黃金時期,能源需求劇增,環境污染加劇,作為清潔能源的核電,因此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決策者們創新思路,決心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拓展思路,以新的方式、新的技術,加快發展。
就這樣,秦山核電的發展步子,在一聲聲的開工哨子中,快速前行。
快速擴張,并不代表放松管理。管理創新是秦山的一個制勝法寶。
成為國內核電老大,躋身世界核電之林,對管理是個巨大的考驗。秦山核電在管理上積極與國際接軌,對標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斷在實踐中持續提升電站運行管理績效,向世界同類電站的先進水平邁進……去年世界核能運營者協會組織的一項考核,對秦山核電的管理水平給予了充分肯定:秦山核電基地的各機組運行水平均達到世界中值以上,有的機組還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我們深入研究核電站組織機構實際運轉狀況,借鑒國內外核電站組織機構和職能設置的優點,不斷完善管理流程,對電站運營管理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和精簡,建立完善運行指揮體系、技術改進體系、維修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內控監督體系等,確保機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秦山核電人如是說。
秦山核電在原有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上,逐步推進管理現代化水平。
建立以“大修經理”為核心的大修項目管理模式,實現了機組大修組織和管理的優化,有效保證了機組運行的可靠性。
技術創新是秦山核電成功的另一法寶。
這些年來,秦山核電技術人員針對機組運行狀況,堅持自主創新,變被動為主動,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使電站的設備系統可靠性、機組整體安全性和經濟性得以大幅度提高,單個燃料循環連續發電時間不斷增加,機組能力因子不斷上升,有的機組達到了全球445座電站中的先進水平。
10年來,秦山核電每年都投入技改資金數千萬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項目130多項。以秦山核電首臺30萬千瓦機組為例,其共有287個系統,幾乎所有的系統都進行了調整和改造,安全性能進一步提升。
2010年6月2日12時,秦山核電30萬千瓦機組的主控室內一片歡騰:其額定功率從310兆瓦,安全升至320兆瓦。這是繼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后,秦山一期核電站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這是秦山核電技術人員在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積極挖掘潛在設計裕量,提高機組運行的經濟性,經過反復論證和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造帶來的。這將意味著每年可多發1.2億多千瓦時電,到設計壽期末可多發電14億千瓦時。
10年來,秦山30萬千瓦機組多項技術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其中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6項技術項目和研究實驗獲得了中核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自2006年申請第一項專利到2010年12月31日,已獲國家授權專利39項。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