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上午9時,中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正式下閘蓄水,11月10日,向家壩水電站第一臺機組(8號機組)調試發電。從2004年7月向家壩水電站開始籌建至今,8年時間里云南省昭通市近7萬名移民搬遷,沒有一戶鬧事,沒有一戶非正常上訪,沒有一起群體性事件發生。
向家壩水電站是金沙江最末尾的一級水電站,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骨干電源點,200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立項,2004年7月開始籌建,2006年11月26日正式開工,2008年12月28日實現大江截流,裝機容量640萬千瓦,靜態投資434億余元,其中涉及云南省昭通市移民6.95萬人。
然而,向家壩水電站移民任務僅是昭通市移民工作任務的一小部分。在昭通境內的金沙江上,另外還有溪洛渡、白鶴灘兩大水電站正在建設,昭通市永善、巧家等4縣區還須移民10萬多人。
故土難離,重土難遷,移民工作被稱為“天下第一難事”。全力支持國家建設3座大電站,水富、綏江、永善、巧家、昭陽、魯甸等6縣區要負重擔當16萬移民重任,這對貧困大市昭通來說并非易事。
16萬移民利益的重新大調整,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新生的社會矛盾相互交織,這成為昭通移民維穩形勢的真實寫照。
補償安置是移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水電站建設涉及的移民絕大部分是農民,他們原來基本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如今樣樣要用錢,而腰包里的錢失去了源頭,生活無著落,出路在何方?此外,因后續扶持無產業支撐,移民維穩工作還存在著“難以致富”這一突出問題。
昭通市委、市政府通過深入調查和了解,發現移民工作存在補償安置標準不一不公不均等風險,必須想辦法予以解決。
“在挑戰面前,各級各部門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必須更加堅定,支援服務水電站建設和維護移民穩定的決心、信心絕不能動搖,同時,必須重視應對社會穩定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和投入足夠的財力給予化解。”昭通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福昌說。
為了做好移民維穩工作,昭通市委書記夜禮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建華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多次到北京、昆明、成都等地協調解決和落實重大問題。
“移民工作的核心問題是政策問題。要確保政策制定兼顧公平、政策出臺順暢協調、政策宣傳入腦入心、政策落實及時到位、政策扶持予以保障。政策還要健全,要先行,更要加強有關移民政策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避免政策一出臺,矛盾跟著來。”周福昌說。
中城鎮華峰村移民黃光仁,原本住在一座溫馨的小院里,經營著一片果園,一年收入四五萬元。在搬遷過程中,雖然移民干部多次給他做思想工作,但故土難離,他堅決不搬。移民干部鄧志國知道他嗜好喝酒,于是找機會變成他的“酒友”,在酒桌上與他交流思想感情,終于感化了黃光仁能“舍小家、顧大家”,支持了水電站建設。
昭通市委、市政府為從根本上做好向家壩水電站移民工作,不僅強化了領導保障,而且強化了經費保障,由三峽集團公司每年解決3000萬元維穩工作經費,并逐年遞增,補充地方維穩經費不足問題。
針對各種建設資金缺口大的問題,昭通市爭取國家和三峽集團公司加大投入,同時強化國家、省級部門和重點企業的對口支援幫扶,從多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效解決移民群眾的后顧之憂;建議把解決移民增收問題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切實解決庫區交通設施、人畜飲水、農田水利等方面問題,夯實發展基礎,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引進具有市場前景和示范帶動作用的示范項目,加強對重點產業、特色農產品基地及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營銷大戶進行重點扶持;建議國家和相關部門加大指導和投入力度,幫助對移民縣區大力發展工業、大興旅游產業等,努力實現移民就地、就近就業。切實健全后期扶持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完善扶持庫區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強對移民縣區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項目的傾斜力度,開辟長期穩定的扶持資金渠道。
同時,建議對移民大縣實行留存電量供電,實行電站收益地方分成,使地方和移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比如每度電提留兩分錢作為地方移民扶持發展長效基金。使移民幼有所教、青壯有所勞、老弱有所養、有病能醫治,確保移民后續生存和發展的產業培育有資金支持,移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實現后續發展、長效發展、社會和諧,真正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