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大地震摧毀了日本的核電站,同時也讓整個世界陷入了“核困惑”。
核工業還有沒有出路?美國有點迷茫,德國有些緊張,法國有點躊躇,日本有些驚惶失措。據報道,野田政府已經確立了2030年前實現“零核電”的能源政策,日本目前處于工作狀態的僅剩下一座核電站的兩個機組;默克爾去年宣布德國將在2022年廢棄核能,隨后關閉了8所核電站,現存另外9座核電站將逐步“下課”;薩科齊下臺后,奧朗德提出對法國的核電發展計劃進行調整,決心關閉法國老舊的核電站,并對薩科齊將核電壽命延長到60年的承諾持不同態度;瑞士去年就決定關停境內的所有核電站;意大利也通過全民公投方式給“重啟核電計劃”判了死刑。
上述這些在發展核能征程上曾付出巨大努力的國家,如今為何踏上“棄核之路”?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它們對核電安全信心不足。在全球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核工業發展過程中,核電事故雖然并不多,但每一次事故都猶如世界末日降臨,驚心動魄。眾所周知,在世界上核電消費總量占6%以上的4個國家中,除法國外,美國、俄羅斯和日本都曾發生過嚴重的核泄漏事故。世人忘不了美國三哩島之災、蘇聯切爾諾貝利之痛、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之禍。
遠離核災難威脅的“危機時刻”固然不錯,然而,放棄核電的“平靜日子”就會好過嗎?這些問題不僅讓世界各國的政治家們絞盡腦汁,而且也在不同國家的各界民眾當中引發了廣泛爭論。無論是在歐洲,美國,還是在日本,人們多半會加入“挺核”和“棄核”兩大陣營。“挺核”者認為發展核電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就業狀況大有幫助,“棄核”者則認定興建核電站等同于埋下禍根。“挺核”者聲稱開啟核電站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棄核”者斷言廢止核電站才能延長人類和地球的生命。既然使用核電的危險性難以消除,“棄核”者的呼吁在道義和法理上顯然要占上峰。
然而,“挺核”與“棄核”之爭的激烈程度足以說明,“棄核”之路并不平坦,在一些國家,這條路不僅難走,而且很可能走不通。沒有核電,日本北海道的居民們將如何度過嚴冬?在日本媒體提出的如此具體的小問題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一個人們不愿面對的大疑問:在習慣了現代化生活方式之后,“嬌貴的人類”是否能承受“棄核之痛”?充足的能源供應是現代化生活方式的保證。試問人類眼下的衣食住行,哪一樣離得開能源供應?在沒有其他能源供應替代核電的情況下,放棄核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些國家至今仍然對發展核電抱有信心。
客觀而言,美國的核電安全隱患甚至大于日本,在加利福尼亞州,有4座核電站處于世界最危險的地震分布帶上。盡管加州可以說是在核泄漏的陰影下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但它仍然不會選擇放棄核能。美國的核電消費量占全世界核電消費總量的31%以上,核電的地位在美國電力構成中舉足輕重。美國能放棄嗎?法國也同樣不能輕言放棄核能。有人算過一筆賬,對法國來說,“棄核”不僅等于70%以上的能源缺口,而且還意味著4000億歐元的損失,100萬人的失業大軍。盡管奧朗德反對薩科齊的法國核電振興政策,但目前法國75%的電力需求源自核電,奧朗德十幾年后使法國核電需求比重下降至50%的言論嘴上說說可以,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實際上并不輕松。
不過,當“棄核”呼聲響徹全球之際,一些國家卻在增加核能在其能源供應結構中的比重。
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說,俄羅斯計劃2030年前再建38個核電機組,也就是說,俄羅斯打算使目前正在運行的33個核電機組增擴至71個。俄政府還表示,俄羅斯在國際核電站建設方面仍將扮演領導者的角色,除在建的海外項目外,俄還計劃幫助別國建造21座核電站,并負責對其進行維護,保證其核燃料供應。
在俄羅斯人看來,停止發展核電的前提是找到充足的替代能源。在目前條件下,“零核電”的要求不合時宜。“棄核”者的呼吁值得同情,但這樣的主張卻如水上浮萍,難以生根。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能等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沒有補上核電空缺的情況下,核工業是不能放棄的。放棄核電就等于放棄一種清潔能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在一定意義上說,放棄核電也是放棄人類對自身能力的信任。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