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水電
  • 長江水電開發爭論不休 流域綜合規劃長期擱置

長江水電開發爭論不休 流域綜合規劃長期擱置

2012-12-26 08:35:55 東方早報   作者: 鮑志恒   

以向家壩水電站蓄水發電為標志,2012年,規模空前的長江上游水電開發邁入新階段,圍繞梯級開發的地質風險和生態隱憂,各界爭論不休。長江水電開發規劃本應服從流域綜合利用規劃,不過,在2009年完成修編后,該規劃即被長期擱置。也因此,一些水電企業和地方政府利用舊規劃,匆忙上馬有爭議的水電工程。同時,來自各方的消息顯示,目前,小南海主體工程的環評程序尚未啟動,小南海水電站的去留依然成謎。

“國際公認40%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戒線,而隨著水電規劃的實施,金沙江流域規劃的水庫總庫容將達到徑流量的83%,長江上游地區水庫總庫容將達到河川徑流量的61%,對河流生態環境將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原長江委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

以向家壩水電站蓄水發電為標志,2012年,規模空前的長江上游水電開發邁入新階段,圍繞梯級開發的地質風險和生態隱憂,各界爭論不休。

吊詭的是,長江水電開發規劃本應服從的流域綜合利用規劃,2009年完成修編后,即被擱置,至今未能獲批。

水電開發“妖魔化”之爭

“我們首先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開展對長江上游水電開發的環境影響進行回顧性評價研究,從區域和流域的角度,來梳理回顧梯級電站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總結河段水電開發環境保護經驗,包括環境保護措施的問題。”

2012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對“西南地區水電開發熱潮背后的環境風險、地質災害風險以及移民安置中出現的種種爭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早報《金沙江水電報告》刊發一個月后,環保部首次正面回應輿論對“長江上游水電過度開發”的質疑。

根據公開資料粗略統計,近年來西南地區水電開發計劃,總裝機達8個三峽的規模。其中,僅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就將建設25座梯級電站。屆時,金沙江上下游電站庫區將“首尾相連”,“不留一米水頭”。

2012年11月19日,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實現首批兩臺機組全部并網發電目標。這標志著我國已建和在建的第三大水電站,進入發電收獲期。向家壩是金沙江下游計劃開發的最后一級。它與上游的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三座電站的計劃開發規模加在一起,相當于兩座三峽。

據《瞭望東方周刊》統計,僅向家壩、溪洛渡的靜態投資,合計就高達937.66億元。而這只是三峽集團公司在金沙江下游的“一期”項目。而已經開始建設營地和展開移民實物指標調查的白鶴灘和烏東德水電站裝機容量共計2270萬千瓦,主體工程將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動工。如果算上規劃中的上虎跳峽(龍盤)水電站,金沙江中下游的這些水庫大壩將淹沒土地50多萬畝。

如此規模的開發計劃,被學界公認為人類水電開發史上罕見的宏大篇章。不過,在部分地質學家、環保學者、水生物學家看來,這也是一次異常大膽的冒險嘗試。

水資源保護學者、曾參與三峽工程論證的原長江委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認為,長江上游大密度的集群式開發,將不可避免地引發各水電業主之間的“搶水大戰”,進而對長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產生威脅。

地質學者楊勇、范曉等人擔憂,金沙江流域獨特的地質地貌和以大斷層、深大斷裂帶為特征的地質構造,將在“遍地開花”的水電建設作用下,產生難以預估的地質災害風險。

中科院院士、魚類學家曹文宣表示,水電工程改變了長江珍稀魚類的生活環境,而目前的水電開發項目雖然提出了修建過魚設施、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等魚類資源保護措施,但收效甚微。

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總工程師陳凱琪等人則質疑,西南地區“跑馬圈水”、“未批先建”、“遍地開花”、干支流“齊頭并進”式的無序開發,對局地環境造成嚴重干擾,天然江河被渠道化,生態日益破碎,水資源問題更加突出,水庫淹沒和移民安置不當還引發了一系列次生環境災害和社會問題。

不過,上述觀點均遭到了以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為代表的水電業內人士的反駁。2012年以來,面對國內眾多媒體關于長江水電開發爭議的報道,張博庭均出面一一回擊。張博庭認為:水庫可誘發小地震釋放能量,避免大地震發生;金沙江的生態環境保護迫切需要水電開發;水電站的建設使得金沙江的珍稀魚類得到了真正的保護。

張博庭的高調回應,促使這場爭論很快上升到“妖魔化水電”、“惡意中傷、造謠污蔑”、“否定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挺壩”與“反壩”的話題持續延燒。

媒體報道,水利水電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坦承,我國水電開發存在一些問題,但不能因噎廢食放棄水電,“關鍵在于應用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理性地看待水電問題。”

陸佑楣指出,我國水電沒有超前發展,反而相對滯后。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中國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5.42億千瓦,以目前的1.85億千瓦(常規水電)計算,水電開發利用率只有34%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60%~70%的平均水平。

長江綜合規劃已送審

“國際公認40%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警戒線,而隨著水電規劃的實施,金沙江流域規劃的水庫總庫容將達到徑流量的83%,長江上游地區水庫總庫容將達到河川徑流量的61%,對河流生態環境將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一直堅持“三峽工程利大于弊”的觀點的翁立達,在這場爭論中,也被扣上了“反壩”者的帽子。但他堅持認為,對河流水資源和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適度,不能超越河流自身的恢復調整能力。應根據長江流域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剛性規定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上限。

翁立達建議,國家應明確劃定長江不宜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要在全流域從生態與環境角度識別不宜和須限制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設的區域、河流和河段,并落實在新的流域綜合規劃中。

據悉,我國《水法》(2002年修訂)規定,一條河流應當有綜合利用規劃。具體到水電開發等專業規劃以及流域各地區的利用規劃,都要服從于這一整體規劃。

翁立達透露,我國最早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出臺于1959年,1990年進行了一次修編。自上世紀末以來,為彌補此次修編未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問題的缺陷,長江委即開始了再次修編的研討論證,修編工作于2009年完成,但被擱置三年,至今未獲國務院批準。

水利部人士在本月初曾透露稱,長江、遼河流域綜合規劃已完成會簽并報送國務院審批,并與國務院辦公廳就規劃審批方式基本達成一致,其他規劃正加緊會簽工作。水利部或許將在今年底完成全部報批工作。該規劃系統將制訂流域一系列控制性指標和“紅線”。

然而,新規劃的缺失讓一些水電企業和地方政府利用舊規劃,匆忙上馬有爭議的水電工程。

地質災害慘劇密集發生

復雜的地質條件下是否適宜開展集群式的梯級開發是爭論的另一個焦點。

2012年6月14日,金沙江阿海電站大壩旁因山洪形成的泥石流,16名正在架輸電線路鐵塔的工人中,有7人被沖進金沙江,1名工人受傷,其余8名工人成功逃生。兩三百工人雨夜轉移。6月22日,烏東德水電站工地上發生一起泥石流塌方事故。兩輛停在泥土回填平臺上的卡車因泥土塌方,掉入山谷,懸掛在金沙江邊,當時車內有3名工人。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施工區突遭泥石流襲擊,造成7人死亡,33人失蹤。

半個月內,金沙江流域三座水電站連續發生重大地質災害慘劇。這在獨立地質學者楊勇看來,正是大規模水電建設忽視潛在地質風險的結果。

據2006年出版的《21世紀中國水電工程》一書介紹,白鶴灘水電站庫形狹長,兩岸多為陡峻峭壁,庫岸穩定問題較為突出,其中既有松散堆積物在水庫蓄水后可能產生的坍岸問題,又有因卸荷、崩塌、泥石流及滑坡等因素造成的邊坡穩定問題。此外,白鶴灘所在金沙江河段,是著名的干熱河谷地帶,由于強烈的風化剝蝕作用,加上集中分布的雨季,還使得沿江兩岸的泥石流活動十分頻繁。《21世紀中國水電工程》還記載,白鶴灘工程區位于強烈活動的川滇菱形板塊的東側,地震烈度高,電站屬典型的高山峽谷水庫,“存在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

另據地質學家范曉的調查,橫斷山區的地質活動性非常強烈,白鶴灘、烏東德電站處于東川-嵩明地震帶上,歷史上曾發生過8級地震,而向家壩、溪洛渡電站處于馬邊-昭通地震帶,歷史上也曾發生7.1級地震。

對此,張博庭的觀點是,地震高發區水壩的抗震安全有保障,水庫可誘發小地震釋放能量,避免大地震發生,且水電站建設有助于當地的抗震減災。

小南海的底線能否守住

魚類學家尤其關注長江上游水電開發對珍稀魚類資源的影響。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劍偉認為,長江上游大部分特有魚類在流水中繁殖,對河流生境有著較高的依賴性。水電開發后,庫區流水生境變靜水生境。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大部分水域不適合特有魚類生存,特有魚類的種類、數量已明顯減少,它們被迫遷移至上游的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內。但隨著上游水電開發頻繁,流水生境越來越少,保護區成了長江上游干流僅存的一段流水生境,卻面臨被蠶食的命運。

據了解,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分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區,最初的保護目標是補償三峽工程對魚類種群及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保存長江上游河流的自然生態環境。

但隨著金沙江水電開發的啟動,規劃中的向家壩和溪洛渡兩座大壩,都位于保護區內。保護區不得不接受被“掐頭”的命運,于2005年被調整下移到向家壩下游1.8公里處。

四年后,在保護區的“尾部”,重慶市規劃的小南海水電站醞釀上馬,保護區被迫再次調整,被“去尾”。

不過,小南海水電站自規劃至今,始終充滿爭議。環保組織、學者、志愿者屢屢上書國家有關部門,要求阻止該項目上馬。其理由是:在重慶上下游的諸多水電站中,小南海水電站的發電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它上游有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四個大型水電站,下游還有葛洲壩和三峽水電站,即使不算葛洲壩水電站,小南海水電站的計劃裝機容量也僅為另外五個水電站發電量總和的3%。

此外,經核算,小南海項目的發電成本也遠高于長江上游各水電站,且對長江珍稀特有魚類造成巨大威脅。

今年8月28日,早報記者再次登上小南海水電站壩址所在的重慶中壩島。島上征地建壩的實物調查已經結束,小南海電站的業主單位三峽集團公司的標志牌已經豎起。

不過,來自各方的消息顯示,目前,小南海主體工程的環評程序尚未啟動,小南海水電站的去留依然成謎。

在今年6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吳曉青表示,對小南海問題,環保部“高度重視媒體和社會組織的有關意見”,要求地方有關環保部門“深入論證、慎重決策”。

吳曉青介紹,西南地區不僅是我國水利資源蘊藏豐富的地區,也是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生態功能重要、生物物種豐富和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在這一地區進行的水電開發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統籌考慮,適度開發,確保底線”的方針。

他還表示,環保部將結合自身職能,做好流域水電開發規劃環評管理,發揮規劃環評對流域水電開發的指導作用,合理確定水電開發的規模;完善水電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嚴格環境準入;加強水電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管,制定并落實環境監督管理計劃;開展水電開發環境管理制度建設和基礎研究,為流域的規劃實施和優化開發提供支持。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