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油氣資源潛力巨大,已成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競爭的一個熱點領域。日前,由信息和數據分析公司(IHS)舉辦的“深水油氣活動趨勢及洞察分析”專題報告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就全球深水油氣活動的前景,以及面臨的勘探開發、鉆井、裝備、環保等技術和成本難題展開了探討。IHS公司能源分析師在接受新華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亞太深水市場將有較大增長,中國仍處于深水油氣開發初級階段,發展進程取決于勘探進程,設備和人員是目前深水油氣開發的制約因素。
深海誘惑
國際上通常將水深超過300米海域的油氣資源定義為深水油氣。深水是世界油氣的重要接替區,近十年來,人們新發現的探明儲量在一億噸以上的油氣田70%都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位于深海。資料顯示,全球深水區最終潛在石油儲量高達1000億桶。
與大陸架和陸上勘探鉆井作業相比,深水作業的施工風險高,技術要求高、成本非常昂貴,但由于深水油氣勘探儲量規模大、產能高、回報高,促使各國不斷地向深水“探寶”。
在中國,南海被認為有潛力成為繼墨西哥灣、巴西和西非深水油氣勘探開發“金三角”之后,世界上第四大深水油氣資源勘探海域。
由于種種制約因素,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勘探開發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于300米,大于300米水深的油氣勘探開發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已有兩座深水鉆井平臺在南海作業:中海油2011年交付的“海洋石油981”和中海油服去年購置的“南海八號”。
對于南海深水油氣的開發,IHS能源分析師表示目前進展還不明顯,仍需等待看是否有大“發現”,深水油氣開發的進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勘探進程。
瓶頸待破
IHS能源分析師指出,目前制約深水油氣開發的最大瓶頸在于設備和人員。一些深水設備供給有限,無法滿足需求。深水船舶操作、深水鋪管作業等對專業技術要求較高,行業亟須大量專業、有經驗的人員進入。
另外,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敲響警鐘,“海洋石油981”吸取教訓,為了保證深水勘探開發的清潔安全,除了配備世界通用的防噴系統外,還增加了在沒有電控液控的情況下可以自動關閉的系統,一旦發生事故,可以及時關閉井口,避免井噴惡化。
環保投入將推高成本,如何在經濟效益和環保收益之間取得平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油企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政策扶持、資金補貼或引發一系列問題,反而易將產業帶偏,相較之下,更傾向政府制定法規和門檻,加強監管、完善獎懲機制,倒逼企業技術升級,提高效率。
他還提到,民資進入受限也是制約我國深水油氣開發的一大因素。民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海上油氣市場應進一步打開,引入競爭,讓更多企業有機會參與。
IHS能源分析師表示,深水油氣開發還面臨著頁巖油氣、致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開發的挑戰。
政策東風
據能源顧問公司Douglas Westwood最新發布的《2013~2017年全球深水市場預測》報告,2013~2017年,全球深水項目投資將升至2230億美元,而2008~2012年該領域的資本支出為1120億美元,5年將翻番。
瞄準海洋經濟,國內政策早已做好準備。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加大海洋油氣勘探力度,穩步推進近海油氣資源開發,加強勘探開發全過程監管和風險控制。到2015年,爭取實現新增海上石油探明儲量10億—12億噸,新增海上天然氣探明儲量4000億—5000億立方米;海上油氣產量達到6000萬噸油當量。
我國將提高渤海、東海、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等海域現有油氣田采收率,加大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依靠技術進步加快深水區勘探開發步伐,提高深遠海油氣產量。《規劃》中還提到,將重點發展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裝備。
面對機遇,IHS能源分析師提醒,企業要密切跟蹤市場走勢,關注深水設備的生產以及訂單交付情況。保持市場敏感度,把握介入時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