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火電
  • 新聞調查:火電機組脫硝電價成本賬拷問補貼機制

新聞調查:火電機組脫硝電價成本賬拷問補貼機制

——一份0.8分脫硝補貼電價成本賬



2013-04-07 09:08:40 中電新聞網

 “0.8分/千瓦時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對在役30萬千瓦脫硝成本采訪中,得到最多的答復。正如大唐集團總經理陳進行在兩會上的表述:目前的經營形勢下,五大電力集團幾乎不可能完成脫硝改造的任務。采訪中,記者也對火電企業的壓力感同身受。

自2013年1月1日起,脫硝電價試點范圍由原來的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擴大為全國所有燃煤發電機組,標準仍為每千瓦時0.8分。但記者調查發現,政策實施幾個月以來,對火電企業的激勵效果似乎并不明顯,電廠對于此項政策的反應大多平淡。原因即是業內一直普遍反應的:0.8分/千瓦時的補貼根本無法抵消電廠的脫硝成本。那么,一臺機組的脫硝成本究竟有多少?脫硝電價到底應該如何制定才足夠合理?

直接成本1.2分/千瓦時

“我們去年投了一臺30萬千瓦機組,今年要投一臺60萬千瓦機組,明、后年還各有一臺。現在還不能算這個細賬,也沒有精力算。”記者在對華中某電廠設備管理負責人就此事進行采訪時,深感他欲言又止背后的無奈。

脫硝電價政策實行以來,總有人表示補貼難抵成本,但是,一臺30萬千瓦機組的脫硝成本究竟有多少?設備管理負責人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在一臺在役30萬千瓦機組進行脫硝改造建設的成本大約在6000萬元左右。日前,華電能源工程公司所屬北京龍電宏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煤化集團商丘裕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署了《2x315MW機組煙氣脫硝改造工程EPC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1.2億元。也印證了這一普遍成本。

其中40%是催化劑的費用,即2400萬元。也就是說,一次性建設成本為3600萬元,按每臺機組在役20年來算,每年分攤約180萬元成本。但資料顯示,市面上催化劑使用壽命在2.4萬小時,拿上述華中某電廠為例,該廠去年的設備利用小時數只有3900小時左右,該廠大概需要每6年更換一次催化劑,也就是說,每年都要增加催化劑成本400萬元。“再加上財務成本、設備折舊費用、人工成本等,總計成本應該在1400萬元左右。”這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記者對多家電廠進行采訪,了解到一臺在役60萬千瓦機組的脫硝改造成本大多在1.2-1.3億左右。仍按上述電廠3900小時的設備利用小時數計算,這樣,該廠每年得到的脫硝補貼(機組功率*利用小時數*補貼電價)為936萬元。

一道算術題,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出,一臺30萬千瓦脫硝改造設備要實施脫硝電價確實要1.2分/千瓦時才能剛剛抵消成本。

而在實際中,并不是每臺脫硝改造的機組都可以安穩的過起“在役20年的好日子”。“運行成本最高的機組達到2.7分/千瓦時。一方面,這一機組是原始混凝土結構,基礎改造難度很大,更為重要的是,機組剩余運行時間僅5~7年,而所有的脫硝改造成本都要分攤到這些剩余運行時間里。”國電集團的一位相關負責人曾經公開表示。

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研究室主任潘荔也曾表示,煤質、機組類型等方面的差異,造成火電企業脫硝成本差距很大,在中電聯的測算中,1.5~1.9分/千瓦時的運行成本都是存在的。

間接成本不可估

同時,上述負責人也對中電新聞網記者說:“從目前幾個月運行統計數據看,每千瓦時成本達到了1.2分,僅僅脫硝一項,帶來的廠用電量、尿素成本增加就遠超出8厘錢的脫硝電價。這只是消耗的直接成本,都沒考慮到其他因素。”

上述所說“其他因素”便包含了更多不可預計的間接成本:“我們公司去年投了一臺機組的脫硝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很多原來沒有預料到的問題:最為嚴重的如對空預器造成的嚴重堵塞。”記者了解到,空預器堵塞了只能用高壓水清洗,電廠需要先控制運行參數,然后再創造機會清洗。且不論這期間增加的成本和造成的損失,即便可以做到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進行清洗,也并非解決之道,該負責人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就好比一個人得了癌癥,做化療,只治標不治本。”

為何脫硝運行會對機組造成影響?歸根結底還是技術原因。上述負責人對中電新聞網記者說:“相對于脫硫,脫硝要簡單的多,所以沒有經過太多的論證和試驗,電廠的脫硝工程現在都一窩蜂的上馬,其實很多具體技術層面的問題都不成熟,所以對機組安全等方面帶來了很多問題。”近年來,國內對于環保的認識日益加深,對于環保的投入和力度也越發加大,出臺政策對于火電企業的要求,無論從技術指標還是時間節點上,都近乎苛刻。這讓火電企業倍感壓力,而這壓力,其中很大部分來自于成本,這里所說的成本,也不僅僅是資金。

浙江某電廠一位工程師也曾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選優的火電機組脫硝設施建成、投產的不多,煙氣監測和自動控制方面的技術尚不夠成熟,相關技術仍處于摸索和吸收轉化過程中:“SCR脫硝激射的氨逃逸監測的準確性、低負荷下噴氨量和效率的控制等問題較為突出。”

所以,計算一個火電企業脫硝的成本,僅計算賬面上的資金,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到投入的人力、時間成本。而我們更應該看到,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無可厚非,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合理安排及消化環保所帶來的各種成本及壓力。

電價補貼應考慮到地區差異

當然,我們不排除全國已經上線脫硝改造的火電企業里,在0.8分/千瓦時的補貼狀況下仍有盈利的佼佼者,但每個地區、甚至每臺機組的情況不同,也都會在客觀上影響到電廠運營的成本。上述華中某電廠設備管理負責人也明確說:“每個電廠所用煤質、設備情況都不一樣。有些電廠機組利用小時高,負荷率高,各種指標就都會表現的好一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在役脫硝改造和建設同時安裝脫銷設備的百萬機組,因擁有其設備利用小時數高,廠用電率低、補貼兌現快等客觀優勢,“在我們投產當年就已經賺錢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萬標桿電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國電集團相關負責人在公開采訪時曾經表示,在他們集團進行的測算中,機組脫硝運行成本最低約為0.5分/千瓦時,但這一機組規模很大、發電量多、排放氮氧化物的原始濃度較低,同時剩余運行時間還有20年左右。

潘荔也曾公開表示:“希望能根據不同機組類型、不同脫硝工藝、不同煤質等,劃分不同的脫硝電價范圍。”

國家現行的統一電價補貼,雖然簡單易操作,但由于對地區性的差異化考慮較少,未能很好的促進產業升級及激勵企業在達標排放之后的持續改進。眾所周知,我國資源分布具有其特殊性,各地用電負荷都千差萬別,對于小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的電廠來說,高額的脫硝成本、現行較低的補貼電價,組成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成為企業盈利路上一個不容小覷的難題。

節能環保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火電企業理應擔當起此項責任,但十二五規劃中的各項指標,對于企業來講并不簡單的只是落在紙面上的數字和符號。企業要考慮的是整體經營狀況,歸根結底,企業最終的目的仍是要盈利。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企業還更承擔著帶動經濟發展的原始責任。而單純從節能環保層面來說,此項工程的成本也應該分攤到社會各個層面,具體到火電方面,這個成本,應該由整個鏈條上的各個角色(生產者、消費者、管理者)共同承擔,而如何做到合理分攤,或許應該由有關部門做更多考慮。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火電機組,脫硝電價,成本賬,補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