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沒有免費的午餐。如何在盡可能降低生態影響的前提下,加快發展綠色水電來減少污染更高的煤炭消耗?
近年來對生態和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對于水電大壩的環境影響的激烈爭論還未停息,這讓2010年來重新啟動的水電開發并未達到預期中的速度。
中國對水電項目的核準自2010年解凍之后,“積極發展水電”的表述出現在 “十二五”規劃綱要等規劃中,但事實水電的開發速度上并未如預想中快。
2011年和2012年,國家發改委分別核準9個和8個100萬千瓦以上的水電項目,2011年1月到2012年7月共核準項目總裝機2059萬千瓦,這比國家規劃的每年約2000萬千瓦的目標相去甚遠。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曾指出,“十二五”規劃提出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并且明確“十二五”期間要開工建設1.2億千瓦水電的目標,也就是平均每年至少要2000萬千瓦。
能源局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水電發展都沒有達到預定目標。“雖然大家總是在說要加快水電發展,但其實水電的發展速度相對并沒有加快,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也并沒有增加,水電占全國發電裝機的比例為22.3%,按照當前的發展速度,化石能源的消耗還將持續攀升”,該人士表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中,水電裝機2.49億千瓦,同比增長6.8%;風電并網6083萬千瓦,同比增長31.6%;太陽能發電并網328萬千瓦,同比增長47.8%。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主席賈金生在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表示,國家頂層設計應當支持加快水電發展,同時水電投資也應更加重視環保措施的落實,在發展水電的同時應盡力降低對生態的不利影響。
記者采訪中獲悉,目前的水電生態影響評估機制尚存在諸多缺憾,大多停留在項目審批前的環評上,而對于項目建成之后如5-10年內生態影響的監測還缺乏標準和制度。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水電需要綠色的、可持續的發展,如何建立一個適合于水電的社會環境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水電與生態爭議
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在能源領域里一直被視作對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能源,因此,各國均優先選擇發展水電。目前,北美和歐洲等地區的發達國家水電開發程度已經達到80%-90%,如今的發展重點已經轉移到了對已建水電站的更新改造中。亞洲、南美等地區的多數發展中國家也制定了發展規劃,計劃在2025年左右基本完成水電大規模開發。非洲等地區的欠發達國家,雖然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也一直積板致力于水能資源開發,但因資金、技術等條件限制,水電開發仍面臨諸多困難。還有一些政局不穩定的國家,雖然急需發展水電,但是限于國力條件,推進相對緩慢。
中國是全球水能資源最多的國家,但水電開發程度仍不到30%。受到生態影響的質疑,中國的水電曾一度停滯。2006-2009年新核準水電裝機容量分別為1950萬千瓦、234萬千瓦、724萬千瓦和737萬千瓦。
2010年在節能減排的壓力下,大型水電項目審批恢復,2010年和2011年水電新核準裝機容量分別達1613萬千瓦和1268萬千瓦。不過,水電建設周期通常需要5-8年時間,因此近年來水電新增裝機量并不明顯。
2012年,圍繞金沙江水電開發再次引發對水電開發的爭論。金沙江干流落差達3300米,水力資源有1億多千瓦,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電力企業以梯級開發形式規劃建設25座電站群,由于水電站密集、裝機規模相當于4座三峽而引發了人們對水電站周邊生態環境可能遭受巨大破壞的擔憂。
能源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便是清潔能源都可能對環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是,在一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對發展相對清潔的水電會產生如此大的質疑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賈金生表示,水電開發對環境存在不利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包括水生生物、移民和上游庫區的影響等等。但是,“過去60年發展水電的過程中,我們很好地研究和處理了這問題,如三峽、小浪底等等。這些工程,雖然對環境存在影響,但經過努力都最大程度降低了影響。” 例如,中國三門峽水庫的泥沙問題,曾經在修建前就遭受到世界上眾多國家水利工作者的質疑,但最終都進行了改造。
業內人士分析,引發質疑的關鍵可能在于水電項目多年中存在開發的無序。在過去很多水電項目都存在“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評先批”的問題。媒體報道,2009年,環保部曾因影響生態否決金沙江魯地拉水電站和龍開口水電站兩個項目,一年之后這兩個項目起死回生,重新獲得環保部的批復,而被責令停工進行整改的兩家水電站并沒有停止施工。
此外,人們對環評本身是否合理設置標準、是否真正按照標準對環境影響進行了全面的評估、投資方是否真正落實其可用手段來減少影響也存有疑問。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水電管理模式,水電歸口能源,水利歸口水利,實施不同的管理程序和環保要求。但在他看來,水電項目和水利項目有沒有發電都是一樣的,都是大壩。“應當對所有實質上一樣的項目都制定明確的標準,同時應該統籌考慮。”他表示,中國水電(601669,股吧)所面臨的生態問題癥結也在于管理。
趨勢:發展與環保并重
事實上,并非發展水電必然帶來生態災難。水電專家認為,水電其實同時具有防洪、灌溉、供水、航運等綜合利用功能,開發水電可以實現多目標利用,所以水電開發成為眾多發達國家能源建設的首選。世界上有24個國家水電占發電量的90%以上。其中,挪威99%的電力都是水電;巴西水電供應量占總電量的70%以上。可挪威和巴西的環境并沒有因為大量修建水電站而遭破壞;相反,在空氣質量、水質和其他環境要素方面,它們都在國際上先進或領先。
核心問題不是要不要發展水電,而是如何在盡可能降低生態影響的前提下,實現水電對化石能源的替代。從目前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看,為實現2015年、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1.4% 、15%的目標,加快水電發展顯然是必由之路。
賈金生表示,“現在國內的霧霾天氣比較多,空氣污染、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這都與發展中需要的能源有很大關系,我們現在用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與國際潮流不相符,中國的煤炭消費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太少,從國家的頂層設計層面來講,也應該大力發展水電”。
中債資信分析師李環認為,中國水資源儲量豐富,水電技術開發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目前開發程度僅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東部,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按“十二五”時期水電發展的主要目標,全國新開工常規水電1.2億千瓦,抽水蓄能0.4億千瓦,新增投產0.74億千瓦,2015年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9億千瓦(抽水蓄能0.3億千瓦) “從發展角度來看,2012-2020年是水電行業的黃金時期,水資源稀缺性也將逐步體現”,李環認為。
此外,2011年對水電上網電價進行了調整,每度電上調了0.02元左右,企業對于水電投資的熱情也較高。2012年1-10月,水電投資912億元,同比增長28.85%,投資集中于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和大渡河4大水電基地,主要來自長江三峽公司、華能、國電、二灘水電等公司。李環認為,未來結合環保成本、移民補償等方面綜合考慮,水電價格還會有較大的上升潛力。
當然也存在不確定性。目前,水電先上網的優勢主要是因為水電價格低于火電,圍繞如果火電水電同網同價對水電企業影響會是好是壞也存在不確定性,而且水電行業涉及的移民補償長效機制尚未定論。此外,水電行業的風險還可能主要來自于來水量波動、利率波動以及自然災害等。
目前制約行業發展的兩點主要是社會輿論影響和行政審批效率。而影響這兩點的則是生態環保措施的落實。無論是哪部規劃,對于水電發展的要求均提出要在保證生態環保的前提下,水電的生態問題將是一個長期現象,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投資者,未來都需要積極面對并破解水電的生態難題。
資料
水電國際發展趨勢
全球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約39.9萬億千瓦時,技術可開發量約14.6萬億千瓦時,經濟可開發量約8.7萬億千瓦時。到2010年底,全球水電裝機容量超過10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3.6萬億千瓦時,開發程度約為25% (接發電量計算) ,其中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非洲水電開發程度分別為47% 、389%、24% 、17%和8% ,亞洲和非洲是今后水電建設的重點地區。目前經濟發達國家水能資源開發已基本完畢,如瑞士、法國開發程度達到97% ,西班牙、意大利達到96% ,日本達到84% ,美國達到73% ,發展中國家水電開發程度普遍較低。優先發展水電是發達國家發展初期的共同選擇。從經濟發達國家發展歷程來看,電力建設優先選擇水能資源開發,待水電開發到一定程度后,才轉向大規模開發其他資源。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