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總不如理想那么美麗。相比美國的成功,中國頁巖氣開發需要跨越的坎還很多。】
頁巖氣的突然火爆,跟美國頁巖氣革命不無關系。5年間,美國頁巖氣產量增長近20倍。由此,美國能源自給率大幅提高,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17年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美國的成功讓各國艷羨。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預測,中國頁巖氣儲量約占全球20%,高達36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難道就不能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嗎?
但是,現實總不如理想那么美麗。相比美國的成功,中國頁巖氣開發需要跨越的坎還很多。
首先,單純的儲量數字對比沒有任何價值。中國復雜的地質、地貌條件是美國所不能比的。中國的頁巖氣埋藏更深,且集中于南方崇山峻嶺中,開采難度極大。美國打一口頁巖氣井大概需要300萬美元,而我國要高出3倍至5倍。在這樣的高投入下,中國大量頁巖氣都沒有開發價值。
其次,中國的水源條件是不容忽視的瓶頸。美國頁巖氣開發的成功,很重要的是水力壓裂技術的突破,而使用該工藝需要耗費大量水源,大約是常規天然氣的10倍。美國沒有年約30億噸的水資源,是無法支撐其頁巖氣革命的。
中國人口約占全球20%,但水資源量僅占全球的5.2%。水源短期根本無法滿足中國頁巖氣開發所需。中國目前年平均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2/3城市缺水。大規模開發頁巖氣,抽取地下水會進一步加劇水源短缺的風險,我們不能忽視。
除了上述差別,中國最大的問題還是體制、機制的落后。頁巖氣開發需要全產業鏈條的深度合作,需要良好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愿意來干這個事情。這些非地質、非資源因素的不完善,是制約中國頁巖氣大規模開發的最大難題。政府目前雖然出臺了補貼政策,但是依靠扶持是不可能培育出革命性產業的。
在美國,開放市場迎來了大量掘金者。迫于高成本、高風險壓力,這些企業不斷推進技術革新,這是美國頁巖氣技術能夠突破的關鍵。目前,美國85%的頁巖氣由小企業生產。中國的頁巖氣開發,則采取政府主導下的大企業唱主角模式,直接排除了大量積極參與的中小企業。
美國法律規定土地私有,包括土地下面的礦產,讓礦權流轉非常便利,獲取礦權成本不高。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礦權掌握在政府手中,獲取探礦權門檻極高,一般企業只能望而卻步。這將導致資本進入頁巖氣產業的通道狹小,頁巖氣開發難以獲得大規模的社會資金投入。
中國雖然將頁巖氣設定為獨立礦種,但相應的配套政策依然缺失,尤其是市場主體非常關心的激勵和退出機制,很關鍵的氣價、稅費征收、管網過路費用、產品分成合同等,都缺少明確規定。這直接導致了掌握頁巖氣開發技術的外資石油公司在中國態度謹慎,中國“資源換技術”“市場換技術”的老路在頁巖氣開發中面臨挑戰。
對于中國當下的頁巖氣開發熱潮,有必要潑潑冷水降降溫。中國根本無法與美國一樣掀起一場頁巖氣革命,人們需要對此有清醒認識。中國的頁巖氣產業只能是一個緩慢增長的過程,一哄而上的做法需要抑制。(作者王康鵬為《財經國家周刊》主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