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的變動影響出口國,將引發“蝴蝶效應”?
盡管奧巴馬總統這兩周來政治上受挫不斷,但他在年初就職典禮上的施政目標正在逐一實現。5月17日,美國能源部批準了德克薩斯州的一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標志著美國能源“走出去”戰略的開始。
這一舉措也呼應了去年以來國際能源署(IEA)所出版的一系列報告。IEA在上月的一份報告中預計,今后五年內,全球新增原油供應的三分之一將來自美國。換言之,假定能源需求不出現快速大幅增長,美國將從世界上其他國家大幅減少能源進口。IEA的報告還預計,到2015年,美國將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出產國;到2035年,美國國內能源需求將“自給自足”。
目前,美國石油中的19.6%進口自拉美國家,12.9%來自海灣國家,包括8.1%來自沙特阿拉伯。非洲也供給美國10.3%的石油,其中5.2%來自尼日利亞。毫無疑問,評論家和華盛頓政客們津津樂道的“能源獨立”都將讓這些數字逐漸減小,且帶動全球能源價格走低。美林銀行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兩年,石油價格將降至每桶50美元。目前,該數字為96美元左右。
然而對一些靠石油出口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因此受到的沖擊可不止價格上的挑戰,還可能給這些國家,乃至整個地區政治帶來更大的復雜性。
“(能源價格的下跌)對于俄羅斯、委內瑞拉、南阿拉伯半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一些財政收入主要依賴能源的國家來說,將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政治的穩定性。”前克林頓政府時期國家安全委員會歐洲事務部門主任庫布乾(Charles Kupchan)對財新記者說。
這種挑戰可以從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間的沙特來印證。是時,石油收入占主導的沙特阿拉伯通過1300億美元的巨資來平息國內騷亂,包括用這筆錢來解決沙特國內高企的年輕人失業率,推出住房補貼等。但若今后全球能源價格大幅回落,沙特的出口收入也將不那么可觀,年輕人占多數的失業率可能攀升,國內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加。
“這會對沙特現有政權產生影響嗎?如果沙特不改變現有通過大量石油收入來平息國內騷亂,或許是的,且必然加快這一影響。”紐約卡本能源(Karbone Energy)咨詢公司能源與環境市場總監伯恩思通(Jonathan Burnston)認為。
這對美國來說也可能是噩夢的開始。因為長久以來,沙特是美國反恐和對抗伊朗的重要伙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內多個利益攸關國中的一個。設想沙特陷入危機,美國又將如何對應?對地區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另外,能源價格帶來的“蝴蝶效應”還可能影響中國。今年3月,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從海灣地區進口的石油約占總進口比例的55%。去年年初,時任總理溫家寶抵達沙特的當天,中石化就與沙特石油公司簽署了2000萬噸的煉油廠項目。
這表明,中國和海灣地區的能源互動正在日益加強。目前,中國天然氣集團公司也很快將在阿富汗進行石油生產。因此,中國需要應對的,不僅是2014年美軍撤出后對在阿富汗中國公司安全保障上的挑戰,還有更好地定位在整個地區內所扮演的角色。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