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0年前,美國和加拿大還是石油進口增量巨大的國家,而如今卻躍身成為石油出口國。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變?”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魯爾日前在2013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文版(以下簡稱《年鑒》)發布會上強調,“這不是因為加拿大擁有油砂、美國擁有頁巖資源,世界其他國家也擁有豐富的類似資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加具有非常開放的、競爭充分的能源市場環境,這進而會促使企業,尤其是反應靈活的中小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最終激發美加的飛躍式發展。”
魯爾同時也一陣見血地指出,中國之所以沒有實現像美國頁巖氣革命性發展的目標,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國從事該領域的企業多是大公司,市場條件并不適合展開充分競爭。
《年鑒》指出,2012年,由于致密油等非常規油氣產量的增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獲得全球最高增幅,其中石油供應量增長創美國歷史新高。意料之中的是,致密油仍是供應增長的生力軍。去年,美國北達科他州和德克薩斯州(美國擁有高產致密油儲量最多的兩個州)的產量增加近80萬桶/日。今年至今,供應繼續加速增長,美國的石油產量增長130萬桶/日以上。當然,美國頁巖氣和致密油的開發已成為耳熟能詳的故事。美國擁有豐富的資源基礎及水平鉆探和水力壓裂領域的創新技術。同時,效率提升也已成為美國石油產量迅速增加的第三個關鍵因素。
天然氣方面,《年鑒》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2.2%(820億立方米),增速雖低于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2.7%),但超過了2011年的增幅。美國天然氣消費氣量增長居全球首位(316億立方米,即4.1%)。2012年,美國天然氣產量繼續增長,增幅為4.7%(329億立方米),但遠低于2011年的增長紀錄(7%)。天然氣產量增長放緩的原因是美國的鉆探重點從天然氣轉向了價格更高的石油。
盡管如此,美國要實現所謂的“能源獨立”,這個提法本身在魯爾博士看來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太可行的。但是魯爾推測,“如果美國要實現能源自給自足估計在10年內就可以完成。”而出席《年鑒》發布會的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雖然目前美國天然氣的價格只是歐洲的1/2,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又是亞洲的1/4,但美國的這種低氣價是不可持續的,過去幾年美國頁巖氣鉆井數量減少了75%,市場將調節氣價使之回歸正常水平。”
魯爾說,2012年,石油雖然仍然是全球主導性燃料,其市場份額已經長達13年連續出現下滑,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份額(33.1%)是BP研究數據中所有年份最低的水平。在全球經濟疲軟、石油需求增長遲緩的背景下,世界石油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價格的絕對波動是1978年以來的最小幅度。然而,全球石油產量增長依舊強勁,石油輸出國組織占全球產量增長的3/4。非經合組織經濟體石油消費的持續增長再度超過經合組織消費的減量。即使經濟疲軟導致中國石油消費增長低于平均水平,但中國依然創下過去13年中的第12次的世界最高石油消費增量,消費量現已超過1000萬桶/日。
BP的研究發現,在過去20年中,全球能源消費增長了52%。在過去10年中,全球能源消費增長了30%,幾乎所有增長都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同時,魯爾也指出,“工業化進程國家不僅在能源消費增速方面超過了經合組織國家,其對能源生產的貢獻份額也相當可觀。在過去10年中,非經合組織國家在全球能源產量增長中的比重為98%。2012年,盡管美國頁巖油氣大幅提高產量,且中國煤炭產量增速放緩(3.5%),非經合組織國家仍保持了上述份額。”
魯爾分析稱,去年全球煤炭增長趨緩,消費和生產增長均低于歷史平均水平。消費增速降至2.5%,僅為2011年增速的一半左右;產量增長從6.1%降至2%。全球煤炭行業發展的主力軍仍是中國。中國國內煤炭產量在過去10年增長了135%。在此期間,中國在全球能源消費增長中占1/3以上的比重。去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在全球煤炭消費總量中的比例首次超過50%。BP分析指出,中國以外區域的煤炭消費增長普遍放緩。從各區域來看,只有非洲和歐盟的煤炭消費增速加速。從國別來看,主要的例外是日本和印度。日本的煤炭消費有效緩解了核能供應中斷的后果;而印度由于政府的價格調控,導致天然氣供應減少,煤炭需求迅猛增長,用以代替天然氣作為發電燃料。中國以外的煤炭產量增長受出口商推動。中國的煤炭消費增長放緩始于2003年,此后一路走低。2009年至2010年間,減速軌跡中斷,因為當時中國政府出臺了能源密集型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全球經濟危機。不過,中國政府力求重新平衡經濟結構,從粗放式增長轉變為更依靠服務業和國內消費的增長方式。
當前,世界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存在悲觀和樂觀兩種看法。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參加《年鑒》發布會時認為,中國經濟仍然有非常明顯的增長空間,未來10年仍能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能源是中國釋放增長潛力、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領域,需要一定的創新投資,在此過程中應動員民間投資的參與。他指出,中國百姓仍然需要大量的準公共產品和公共產品。而這樣的投資不是簡單的擴大生產能力,而是要直接進入消費。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