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美國氣候變化立法:艱難的博弈

2009-08-11 13:55:23 《能源》雜志

位于印度正南方大約1600公里的印度洋上的馬爾代夫群島,是一塊遠離塵囂的度假勝地。然而,由于氣候變暖而造成的珊瑚蟲的死亡,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海水對海灘的沖蝕,使得這些小島似乎面臨著消失的危險。“趁我們還在這,趕快來看看我們吧。”出自該國旅游部對外宣傳手冊的這句話聽上去頗有幾分無奈與凄涼。

  當小布什政府在2001年3月28日宣布美國不支持簽署旨在緩解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京都議定書》時,可以想象得到,這個印度洋中部的島國是何等的震驚。如果馬爾代夫人為這個消息還只是感覺到沮喪萬分的話,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尤其是歐洲,則被激怒了。英國的《衛報》(The Guardian)干脆聲稱,美國拒絕簽署這一協議是一種“塔利班式的粗暴破壞行為”。

  在小布什8年的任期內,其政府始終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對于小布什政府的行為,歐洲議會的解釋是,“為了滿足美國公司的短期貪欲而犧牲世界上大多數人的長期利益”。

  當奧巴馬還在競選總統之時,與共和黨競選人麥凱恩辯論的時候被主持人問了同一個問題:“如何對付邪惡?”與麥凱恩“要打敗邪惡”的回答不同,奧巴馬說了一句話:“我們當然要打敗邪惡,但很多邪惡就是過去美國人自以為是而造成的,因此在打敗它們之前我們要先檢討自己。”

  也許在他看來,美國人過去在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領域的一系列行為正屬于這樣的“邪惡”。奧巴馬曾在一次有關新能源的演講中做出如此表示:“美國在解決氣候變化這個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嚴峻挑戰方面的意愿,與世界各國相比,還差得很遠。”而在他當選美國總統后的一系列舉措,更是向世人表示了美國希望充當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方面領導者的這一雄心壯志。

  在2009年年末將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各國代表將商討在《京都議定書》第一個承諾期結束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將何去何從。美國人在哥本哈根的態度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而在2009年4月份的一場演講中,美國總統能源和氣候變化特別助理卡羅爾?布朗納爾(Carol Browner)的表態聽起來卻并非信心十足:“我們在哥本哈根所能做的取決于在國內已經做好了哪些準備工作。”奧巴馬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但要將他的計劃完全展開,必定也會遇到巨大的阻力。

  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

  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兼白宮科學與技術辦公室主任約翰?霍爾德侖(John Holdren)在近期的一場公開報告中展示了能源和氣候變化方面近期的研究成果,他認為“氣候變化問題來得比之前預計的更快”。

  “二氧化碳的排放、濃度,各個地區及全球的溫度,海平面位置,各種指標的上升速度都達到或者超過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以前監測到的最高值。很多證據顯示,生態方面災難性變化過程中的臨界點可能來得更快。”霍爾德侖給出了這個令人憂心的結論。

  霍爾德侖指出了一些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季風規律的變化已經開始對許多亞洲國家的農業生產產生了影響;溫度的升高一方面使得一些地區的降雨減少,從而造成干旱和土壤干燥,另一方面又使許多地區經常出現暴雨,從而造成洪水災害泛濫;土壤的干燥通常又會造成森林大火;溫度的升高會引起高溫壓力和更嚴重的空氣污染;溫度的升高還創造出了有利于許多害蟲繁衍的環境,造成了更大的農業和林業損失;高溫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而造成的海水酸化將珊瑚推向了死亡邊緣;熱帶風暴力量的增強與熱帶地區海水溫度的上升關系也可能很密切。

  “所謂的臨界點其實可能已經并不遙遠。”霍爾德侖表示。他指出,北冰洋的冰層正在以比原來的預想快得多的速度減少,北半球的氣候也因此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因為過度的二氧化碳溶解而造成的海洋酸化,將對珊瑚以及其它以碳酸鈣作為外殼或者骨骼的海洋生物的生存產生巨大壓力;全球氣溫增加1.5℃將使海平面上升1-2米。

  霍爾德侖比較了1870年、2003年和他預計的2065年的二氧化碳濃度與其對海洋造成的影響。在1870年,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280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2003年為375ppm,2065年預計為515ppm。“因此能夠支持珊瑚生存的海水范圍呈一個大幅下降的趨勢。”

  根據霍爾德侖的測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保持在450ppmv(parts per million by volume, 百萬分之一),是一個避免發生無法管理的氣候變化的保守指標。

  “如果要一直保持這個指標,也就意味著到2050年需要減少70-90億噸的碳排放。”霍爾德侖指出,這就需要同時做出以下一系列的事情:減少全世界所有建筑物20%-25%的能源消耗;20億輛車需要將汽油效率指標從30mgp(英里/加侖)提高到60mpg;800個1億瓦(GWe)規模的電廠需要采用碳捕獲和碳儲存技術(CCS);新建700個1億瓦規模的核電站以取代火力發電;新建100萬個2兆瓦(MWe)規模的風輪機以取代火力發電;新建2000個峰值達1億瓦規模的光電站以取代火力發電;2005年對熱帶雨林的采伐速度需要下降一半。

  霍爾德侖也指出了實現這些目標的經濟困難所在,即不論對氣候變化形勢實施的緩解(mitigation)措施采用哪種方式,成本都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上升。而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政策框架使人們做出實現這些目標的選擇。

  改變市場前行的動力

  2009年5月15日,美國民主黨眾議員亨利?威克斯曼(Henry Waxman)和愛德華?馬基(Edward Markey)正式公布了《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H.R.2454,The American Clean and Security Act)。這個法案也被很多人視作為即將到來的清潔能源時代而建立的能源和氣候方面的立法框架。

  法案的提交人之一愛德華?馬基同時擔任美國眾議院能源獨立和全球變暖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Energy Independence and Global Warming),以及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下屬的能源與環境委員會(Subcommitte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的主席,也是美國能源和氣候方面的領袖之一。

  愛德華?馬基認為美國在為獲取石油而一直進行的巨額投入是瘋子之舉:“僅占世界4%人口的美國人能源消耗卻達到了全世界的25%。美國每天僅出產800萬桶石油,卻需要進口1300萬桶。對海外石油的依賴深深地影響著美國的外交、軍事、經濟和環境方面的政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說,精神錯亂的定義就是不斷重復同樣的事情卻總是期待著不同的結果。我們還需要為價格飆漲的進口石油付出多少代價,才能讓我們理智地對待我們在能源和全球變暖的政策方面的問題。”

  曾積極參與過通信方面立法的愛德華?馬基也喜歡將他現在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工作與上個世紀90年代在通信和互聯網方面的工作相提并論。“1993年我引入了一個對通信進行監管的法案。當1996年我的這項立法獲得通過成為法律時,還沒有一個美國家庭能通過寬帶上網。而10年以后,亞馬遜、谷歌,還有許多新詞匯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數字革命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改變了市場前行的動力。而我們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機會。如果我們更多地刺激市場以發展新能源,我們就可能看到同樣的科技革命的發生。”愛德華?馬基表示。

  僅僅多了一塊遮羞布

  “這項法案標志著清潔能源時代的黎明已經到來。”作為提交人之一的愛德華?馬基對于《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似乎很有信心。該法案的重要目標是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17%。

  然而,這項法案在眾議院恐怕將遭遇來自共和黨人士的強烈反對。據法新社的消息,共和黨計劃將對這項法案提出449項修正案。因此,如果該項法案期望得到產煤州民主黨人士和共和黨反對人士的批準,還需要降低其環保標準。

  即使該法案能以某種方式在眾議院通過,在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眼下,美國人更關注的是醫療改革,而這將會消耗大量本可用于防止氣候變化的時間以及政治資本。

  如果在國內對碳排放的限制不能做出一些成果,奧巴馬的團隊很難在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上與其它國家進行談判。而對環境保護的支持者們來說,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最近的一項臨時裁決顯然提振了他們本已經非常沮喪的情緒。

  4月17日,環境保護署做出了一項決定,即有6種溫室氣體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是危險的污染物。在2007年的一起案件中,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做出裁決:如果案件當中涉及到的溫室氣體(上述氣體)被證明確實有害,那么環境保護署將對其進行管制。環境保護署署長莉莎?杰克遜(Lisa Jackson)是奧巴馬能源和環境團隊中的重要角色,由她主導而成的這個臨時裁決顯然也沒有讓環境保護的支持者們失望。

  這樣,雖然亨利?威克斯曼和愛德華?馬基的法案還在國會中艱難地爭取著投票,但環境保護的支持者們依然有理由高興,因為環境保護署可以利用現有的法律對上述6種溫室氣體進行管制。

  在這種情況下,一項新的立法也可能會更有吸引力。因為許多企業界人士和議員可能根本不喜歡在舊的法律框架下的管制方式,而這就會促使他們參與對新立法的討論。“現在已經不是是否選擇立法的問題了,而是如何在管制和立法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愛德華?馬基表示。

  但由于該項臨時裁決僅僅限于機動車的排放,而這一排放僅占美國人二氧化碳排放的四分之一,因此其重要性遠沒有想象的大。要想將限制范圍擴大到其它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還需要遭遇法庭上的挑戰。然而,許多環保案件的一拖再拖使得這一切難上加難。

  對于美國而言,沒有頒布任何法律就去參加哥本哈根會議無疑是尷尬的,尤其是其它國家都在防止氣候變化的問題上取得了進步。“如果由于美國立法者們的無為,導致該國代表們可能面臨著一絲不掛地參加哥本哈根會議的危險,那么環境保護署對車輛尾氣排放進行管制的臨時裁決或許算得上是為美國與會者提供的一塊遮羞布。”《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如此評價。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美國 氣候變化